每逢考试,无论规模大小,许多老师都会乐此不彼地“八卦”周围同事的成绩,比如平均分多少,几个人及格,或者几个人不及格等等,可见成绩在大家心中的分量之重。
我教过一个班,在八年级的六次阶段考中,有五次是年级第一,还有一次是年级第二。上了九年级后,第一次阶段考就掉到了年级第八!如果在过去,我通常的举动,就是拿着这个成绩到班上开骂,然后呼吁学生以这样的成绩为辱,下一次把第一夺回来。而这一次,我仔细地分析了成绩后,没有到班上发泄情绪,只是对教学的行动做出了一些调整,以及找了一部分优生沟通。接下来的第二次阶段考,这个班从第八上升到第二;随后的期末考试,这个班又回到了年级第一。
我之所以能够保持淡定,是因为相信这个班有拿第一的实力;而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我有一套评估学生数学成绩水平的方法。
班级由学生组成,评估一个班的数学成绩水平,归根到底,在于评估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
做这件事情有两个好处。
第一,它能帮助我们设置合理的预期,避免妄念。满120分计算,如果一个学生的水平在70分左右,我们就不会因为他某次考到90分感到过于欣喜,而是帮助他寻找进步的空间;也不会因为他某次考到50分感到万分焦急,而是帮助他寻找调整的方法。
我搭档过的一个同事,在刚送走一届,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不久,就偶尔吐槽:“好无趣啊!我以前教的班级,基本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这个班级居然还倒数了!”我也教同一个班,发现那个班的学生的确已经尽力了。这个同事的教学无疑是优秀的,只是她想要的成绩,学生实在做不到。
第二,它能帮助我们调整教学的策略,提高效率。满分120分计算,如果一个学生的水平在70分左右,就别拿一些复杂的题目难为他了,踏踏实实帮助他巩固基础,对他来说才是正道;如果一个学生的水平在110分左右,就别给他塞基础题了,不如大胆放手,让他寻找自己的提升之道,当他存在疑惑时,再适当地指点一下。
我教过两个学生,每当我发下学案,其中一个学生就兴致冲冲地把自己会做的做完,然后等我讲解剩下不会的题目;另一个学生就是“刷刷”地做完整张学案,然后拿出自己买的辅导资料,研究里面的难题。同样的时间,他们都选择了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教学的效率就这样一点点地得到积累。
那么,怎样合理地评估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呢?
学生的成绩水平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实力,就是在一份试卷中,学生把会的全都做对后获得的成绩。另一个是发挥,简单地说,把会做的做错了,就是发挥失常;不会做的做对了,就是发挥超常;剩下的,就是正常发挥。因此我们需要从实力和发挥两个维度,来评估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
先来看看如何评估学生的实力。其实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本事,比如当有人问起某某学生的成绩时,他们会说:“那个学生大概也就是70分的水平!”这里的“70分”,就是这个学生数学的实力中枢。评估实力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合理地找到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实力中枢。
有的人喜欢用分班成绩当做学生的实力中枢,有的人喜欢用最近的考试成绩当做学生的实力中枢,其实最靠谱的,应该是用学生个人的平均分。
平均分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而且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讲,学生单次的成绩偏离平均分的概率不大。有个经典的类比,主人海边遛狗,主人慢悠悠地走着,小狗则调皮地四处跑,有时跑到主人的前面,有时跑到主人的后面,但无论跑到哪里,它都会主动回到主人面前摇摇尾巴。学生的个人平均分就像这里的主人,单次成绩就像小狗。
如何计算学生的个人平均分呢?
偷懒一点,可以把学生的各个考试成绩加起来,直接除以次数。比如学生的两次成绩为80和90,平均分就是(80+90)÷2=85,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学生的实力中枢是85分。成绩的数据越多,平均分就会越逼近实力中枢。
如果想提高平均分的精确度,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调整。
一个方向是为成绩添加权重。从重要程度看,期末考试最高,期中的阶段考次之,平时的测验最低,所以我们可以设定,期末考试、阶段考和平时测验的权重分别为3、2和1。比如一个学生的期末考试90分,阶段考成绩80分,平时测验70分,直接平均分就是(80+90+70)÷3=80分,添加权重后的平均分就是(90×3+80×2+70×1)÷(3+2+1)≈83分,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学生的实力中枢是83分。
期末考试和阶段考试的次数不多,但平时的测验比较多,而且有时考察的内容不一样,这时可以对平时测验的权重做进一步的调整。假设一个学期学6个章节,一次测验只考1个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设定这次测验的权重为1÷6≈0.2;如果考3个单元的内容,可以设定权重为3÷6=0.5,以此类推。
另一个方向是为成绩分类。从改卷的方式看,期末考试由全区统改,权威度最高;阶段考试一般由备课组改,有一定的权威度;平时测验基本是自己改,主观程度高,权威度最低。因此,我们可以把期末考试和阶段考的成绩合在一起计算平均分,称为“官方平均”;平时测验的成绩单独计算平均分,称为“非官方平均”。
不分不知道,分了吓一跳。我去年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他们的官方平均普遍比非官方平均低两分左右,可以看出我平时改卷有多宽容!
有的人可能要犯懒癌了:“你这个计算太复杂了,没事干嘛给自己增加这么大的工作量!”其实,计算看似繁琐,但是我们有Excel呀,一条求平均的函数命令就能搞定,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手动输入成绩而已。再说,有些人喜欢批改完试卷后,把成绩抄在一张纸质的表格上,时间没少花,但是分析的便利程度却远远比不上使用Excel。
评估完学生的实力,接下来就是评估学生的发挥。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平时的测验都能拿到100分左右,可是一道大考,只能考到80分的水平。找他聊天发现,他每逢大考都会感到紧张,一紧张就大脑空白,许多丢分的题目,刚交完卷,他就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但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因此,数学学得好,不代表就能考得好,发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发挥,对学生的实力中枢进行微调。
对发挥的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个方面是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会提高正常发挥的概率;反之,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会降低正常发挥的概率。
对态度的分析,可以从两个细节着手。
一个细节是学生对自己成绩的关心程度。有的学生,刚考完试,就四处找人对答案,时不时地跑到办公室,问老师成绩出来没。如果发现考差了,他们自己会先感到惭愧,认真地研究出错的地方,然后发誓下一次一定要努力考好。有的学生,考完试,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对答案和成绩不闻不问。成绩下来,如果发现考好了,就四处装一个×;如果发现考差了,也无所谓。老师谈起成绩,他们通常的回答有两种,一种是“这次只是我还没准备好,下次会注意”,另一种是“我的水平就是这样,改不了的”。这两类学生,谁积极,谁消极,一目了然。
另一个细节是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有的学生,会全力以赴地完成你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不管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如果学有余力,他还愿意给自己寻找一些更有挑战性的练习来做,或者向你请教提升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你给他布置的任务,如果没有及时检查,他就会在质量上打折扣;有时甚至需要三翻四次地跟进,他才勉强地达到基本的要求。至于其他的练习,就不用想了。这两类学生,谁主动,谁被动,也是一目了然。
第二个方面是习惯。
对习惯的分析,同样可以从两个细节着手。
一个细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别人讲解时的倾听、自己练习时的思考、以及反馈交流时的调整。我们可以从课堂、作业和课外培辅中,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在你讲课时,有的学生会专注倾听,而有的学生会自娱自乐;在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认真思考,而有的学生则等着抄答案;在评讲题目时,有的学生会主动给做错的题目记笔记,而有的学生把答案一改,就“大功告成”了。
另一个细节是学生数学考试的习惯。考试的习惯也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做题的节奏、解题的格式、以及草稿纸的使用。我们可以从平时的测验中,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我教过一个女生,平时学的还行,考试成绩却不大好,跟她沟通发现,她在考试的时候,习惯从最后一道题做起,当时我赶紧劝她改过来,后面成绩就慢慢恢复过来了。
解题格式和草稿纸使用的规范,也会提高学生正常发挥的概率。比如我教过的两个班,在多次分析了他们测验中犯的错误之后,决定帮助他们规范草稿纸的使用,学生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适应过来,但是他们在测验中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尤其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通过对学生态度和习惯的分析,我们就能大致评估学生正常发挥的概率。如果概率较大,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实力中枢向上微调,比如学生原来的实力中枢是70分,可以上调到75分;如果概率较低,我们就需要把学生的实力中枢向下微调,比如学生原来的实力中枢是70分,需要下调到65分。
借助Excel表格,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按照上述的步骤评估下来,然后汇总,就可以统计出班级的数学成绩的实力中枢。根据优秀和及格的分数标准,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估班级的优秀空间和及格空间,这样就能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果优秀空间小,但是及格空间大,那就可以在稳固基础的同时,挖掘能冲上优秀的学生。如果及格空间小,但是优秀空间大,那么对于优秀空间的学生不妨大胆放手,让他们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后面的学生,拓展及格空间。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个使命,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走的更远。既然如此,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学生身在何处。评估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可以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在帮助学生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成长。
- End -
更多教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