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在高中的时候,就经常听各科考试免费给大学打广告,说大学里面十分轻松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高中就要好好努力学习熬过这一关,才能迎来幸福美满的大学生活。
那时的我们这样的小毛头于是在心里纷纷立下flag,只要熬过了高考这个鬼门关,幸福生活就在不远处了。结果当我们真正来到大学之后,才发现原来并非如此。
在大学里面大约有两种生活状态,简而言之,采用《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一句台词“要么忙着生活,要么忙着死亡”。其实是这样的,大学里面,你要么忙着堕落,要么忙着提升。
所谓堕落,就是进入大学之后,大多数人终于远离了父母老师的控制,终于可以释放出自己内心积压了多年的玩乐散漫之心了,于是寝室就成了堕落的温床,天天翘课,追剧打游戏睡觉吃饭基本就是日常生活的全部了;
而所谓忙着提升呢,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都说“大学就是一所整容院”,这句话其实在理,并没有错,许多人就是在大学时期不断健身锻炼,练成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形体,也慢慢学会穿衣打扮,渐渐摆脱了原先的屌丝气质,华丽丽地完成逆袭;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内在了,图书馆就在那里,你去或不去,看或不看,它也不会有着任何的变化,为什么不利用空闲时间多看些书呢,不论是专业书,还是其他各个领域的书籍,只要涉及进去,你便会发现书海的美好,这些读过的书会 渐渐内化为你的修养,外化为你的气质,看事情处理问题自然就有了另一种格局与胸怀。
在这里,进入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能力的锻炼,很多人说在大学里面可以做很多之前不能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其实完成事情做出改变的过程虽然很艰辛,但是你的能力就是在这艰辛的过程里面慢慢锻造成的。
(一)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也就是执行任务做事情的能力。就比如,现在上头领导给你下达了一个紧急任务,叫你用最快的时间去策划一项活动,那你这时候就起码要知道怎样去策划一项活动,应该要联系哪些人,资金的走向以及等等各类问题。大学四年其实就是同学们走进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过渡阶段,在大学里面,锻炼你的执行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就是效率,自然,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效率越快当然也就越好。与之相对的就是拖延症患者了,一件事情不到最后关头就不出手,一篇论文不到截止日期就不动笔,这都是不好的习惯,要树立起现在就去做的准则,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来不断激励自己提高效率;
其次,方法是关键。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主办方叫参与者去调研某社区的每周食品消费类型情况,然后调查结果最准确和速度最快的参与者获胜。有的参与者挨家挨户去询问,有的参与者采取的是抽样调查每层楼去询问一个住户,也有的采用电话等方式,而其中有一个参与者他没有选择去联系社区人,而是注意到了放在每一栋楼下面的生活垃圾桶,从垃圾类型推测食品类型消费情况,最终,可想而知,这位选用了正确方法的参与者赢得了胜利,可知方法的正确性。与之类比的是,许多学生选择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应对考试方式,这种方法显然是低效而又无用的。
(二)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就是表述一件事情的能力。拥有一个很好的口才,这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试想一下,将来毕业后去面试时,每个人都会面临自我介绍,虽然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是面试官可以通过你的自我介绍来初步了解你。怎样成为让面试官通过短短的几分钟就了解你这个人呢?自然,表达能力在这里占了很大比重。
很多人在笔试部分可以做的非常的出彩,可是等到面试的时候,由于紧张等缘故,出现口齿不清、思维逻辑不紧密、说话颠三倒四甚至重复等等毛病,于是往往面试结束之后非常懊恼刚刚没有把握住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其实,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抓不抓的住就看你自己了,社会上面,别人没有必要全方位去调查了解你,只需要一场面试就可以肯定否定你。
而这项能力在大学期间就应该慢慢锻炼出来。你怕上台演讲,怕自我介绍,那你就抓住每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是上课回答问题,也可以是参加演讲比赛种种方式。别待在舒适区,做自己怕的事情,就对了,你越是畏惧它,你越要逼迫自己去做。
(三)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也就是看待事情思考问题的能力。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是每个人的目标。很强的思维能力可以为你在将来社会上的各个方面加分。而思维能力的锻造,不仅仅是从看书方面获得,这占了一大部分,还可以落实到日常生活里面。
多思考问题,这是关键,脑袋都是越用越活的,多用批判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里面的事情,深化自己的思想,慢慢丢弃掉浅薄,多方面去思考看待问题,能够给你很大帮助。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有经济基础的条件上面,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自己的见识,格局自然也会不同。
总而言之,大学四年你若是荒废不珍惜,抑或是每天都迷茫彷徨,那么等到毕业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而你若是积极去提升自己,纵然比不上某些大神,但是只需要与原来的自己相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那么,这四年就没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