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晰记得上中学、大学时学过的东西吗?为什么我们出了校门后发现许多知识难以用上?
归根到底,我们的教育受益者是老师而非学生。“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为统治教育界天经地义的模式。
信息爆炸、数字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模式理应迭代精进。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知识;更需要拥有多元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
畅想未来的学校教育,我经过思考与借鉴,总结为四个层面——
1、从学科划分层面:开发新兴、综合性的学科。学科之间不再孤立、而是紧密相连,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实际应用。例如:社会伦理、生态环境、少儿商学、少儿哲学、少儿心理学等。
2、从培育方法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哲科思维……从竞争性考核,演变为对合作力和领导力的要求。重视专注力、人生规划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超越学业应试,用来应对现实世界的变化无常。
3、从教育模式层面:普及互联网联机教育,全面运用线上学习资源,实现跨校、跨地区乃至全球化的学习交流。老师们的注意力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拓展到了国际问题。例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地区贫困、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
4、从兴趣自学层面:超越大学选课的模式,下放应用到中小学。教师负责统筹、指导、提供咨询。学生可以从跨校网络平台上自行下载选学内容,考核为辅,兴趣为主。线上&线下建立兴趣学习小组,自行组织线下活动。
未来教育,突破局限思绪回到当下,需要从现状出发进行变革。那么我们能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看出什么?
第一:教育初衷存在谬误
1、非个性化设计的传统理念
忽视每个人不同的特性(天资、基础、擅长)。此处并非指根据所有学生不同特点来设计基础课程,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自主学习。比如在课堂中增加小组讨论、自学探究、情景表演的环节。
尤克里里课上我一般会设置1—2个自主学习环节,比如表演前准备、小组任务、头脑风暴、用10分钟左右让学生们分组切磋、探究。之前我尝试在黑板上用书写的形式讲乐理知识,或者手把手教弹唱,效果并不理想。
学校教育理应培养孩子们从自学探究、小组交流,互帮互助中深入理解知识、学会人际交往、拥有成就感。
同时我们须做到,不批评、不放弃“差生”,也并非按照“差生”的标准进行统一教学;而是运用不同学生进度、基础的差异化,彼此带动、教学相长。老师要始终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是学习曲线各不相同(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技能或知识的速率)。正如一个学生曾在课堂感想中写道:“真高兴,今天我教会了同桌弹歌!”
2、被动灌输模式形成的三点原因
造成学习过程被动的原因体现在三点:①过度关注学业成就(文凭)而非应用能力。导致包办、观光式、狼吞虎咽式的学习体验,而不清楚学习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坐在课堂。只知道要为应试而学,没有内在学习动力,和自我实现感。
②关注了解性知识而非知识内涵,注重信息的传递而非智慧的积累。我们所说智慧是指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逻辑、计算、分析、中庸等等,而非单纯诵记。
所以化被动为主动,需要了解知识的三重奏——应用层面、关联链接、背后本质。
尤其在互联网日趋发达的背景下,调动知识而非记忆信息愈显重要。如果课堂一味采用传统说教式,会因缺少互动、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故选择性地遗忘,一出校门什么都不记得。
我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来教授乐理知识,其中一个方法是比赛竞答。先分组,每组各自取队名。接着依次答题,每道题有2—3分钟的交流、讨论时间。然后公布答案,答对组获得积分。最终赢得积分最高的小组,可以有下一轮表演的优先权。
在竞答过程中,学生们偷偷翻书、查阅资料,交头接耳讨论,互相争论面红耳赤,我满心欢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种互动方式很好地使得学生在互动、游戏的氛围中深入理解知识。
③强求专业知识(难度)而非相关联知识(链接度)。
如果太过于建立专业壁垒,结果类似“铁锤人”,看什么都是钉子。有些时候,学得太专业反而不会用,变得谨慎胆小,甚至不如“业余专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少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
因为实际案例和考题有所出入,实际情况复杂得多。所以学习时,能够以构建知识地图为目的,而不是零散碎片化的记忆,那么就能应对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知识地图灵活的网状知识结构能够以其拓展性和生成性方式来接纳各种机会,拥有反脆弱能力,避免被自身价值网、潜意识所束缚。
课堂中我采取自主测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曲目,同时让每个学生担任评委,给每一首曲目计分。
此举让不同学习基础、进度的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展示空间。我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鼓励全员参与,不考量所选曲目的难易程度。
这样学生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学,不是为考试而特意准备。大家可以兴致勃勃地弹奏自己擅长、喜欢的曲目,拥有自主决定权,并将这种体验感带入到学习其他歌曲中,增强自信,而非老师指定的强制性考查,或是紧紧围绕一首曲目考核弹奏水平。
全体担任评委过程中,学生们静静聆听、学习如何欣赏他人,并从别人选择的曲目中,挑选感兴趣的进行自学。评选结束后,我留出十分钟时间,以供学生们总结、互相请教。这样无形之中提升了不同学生之间学习内容的链接。
我在测评中也会设置其他角色,有部分角色会提前培训。比如测评主席、主持人、颁奖嘉宾、统分员……主旨是鼓励自愿担任,不强制。其实,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勇于挑战的意识。
自主阶段测评环节第二:没有内在学习动力
1、被动灌输导致缺乏内在学习动力
我们已经了解,造成学习过程被动的原因。接下来讨论,这种被动灌输为何会导致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力?
从大脑神经学解释,一种解释神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当某个脑细胞参与学习的过程时,这个细胞就会生长。如同肌肉般。新学习的内容在大脑中存储的时间取决于接受信息时的活跃程度。如果是被动接收、那么活跃度低,造成了瞬时记忆,应试记忆。如果是主动接收,在生活中不断被使用,理解就越来越深刻,形成长时记忆。
以前刚当老师的时候,我也让学生跟着拍子统一弹奏、在黑板上滔滔不绝地讲授和弦技法。但是我发现,兴趣社团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每次都以事假、病假等方式来逃避上课。
而后我不断调整方法,课堂任务主要在于互动、交流。学生在产生兴趣后,课余回家自主练习,买辅导书、买变调夹、买调音器、自学了很多歌曲,情绪高涨。
一旦学生有了内在学习动力,学习效率就会很高。保持动力的源泉在于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而不是靠外部施压。
2、“教”与“学”混淆,强调灌输
教多少≠ 学会了多少(用统一考试来评判)≠ 会用多少。
传统观念强调教、而非学,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为防止出错。强调灌输,较少考虑营造课堂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付出&收获的性价比很低。经典现象——学完后书包一扔。
事实上,传统课堂中学生疑惑的三个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就被强迫灌输(填塞),所以学起来索然无味。我们需要首先正视它们——
Q1:Why? I am here? 我为什么要坐在教室里?
Q2:What? Should I learn? 我该学什么知识?
Q3:How? Can I use them? 我该怎么用这些知识?
这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就无从提升学习力。如果单纯由老师来告诉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效果不如集体的力量。为此我们应秉持“课堂中不是以老师或者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学习为中心,人人都可以施教。”的理念。
作为学校,理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空间、充分相信学生潜能。
作为教师,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来帮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比如:小组讨论、自学探究、自主测评、互助学习、头脑风暴、亮点评选等。
我课上的小组互动学习深入理解包括三点:
1、知道如何运用、调动知识(跃迁式成长)
2、如何连接不同学科知识点(跨学科多元思维)
3、知识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第一性原理)
正如《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所述,一直以来,进入大学之前的教育重点在于教授已知的知识、已经验证过的事实和已经确立的法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地区,当孩子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父辈还十分相似时,这种教育曾经非常有效。但如今,我们已经不能再打赌说明天的生活会和昨天一模一样了。
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讨论,关于传统课堂的现状。唯有立足、分析现实,才能有助于应用翻转教育理念,陪伴孩子们快乐地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