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2日,日周六,天气雨
这段时间其实是比较焦虑的,事件安排都不是很合理,做出的效率也不是特别的高,只能学习了!
很多做得好的人,他们的“时间管理第一原则”——效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一件事情,有的人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然而有的人却需要三个小时,或者是更多的时间,这就是效率的差别!
有的时候总有这样一种想法,哪怕很累了,但是觉得休息就是有一种犯罪感,一定要找点事情做,然而效率并不是特别的高!有一次狠狠的,既然累了就好好的休息一下起来,头脑,却更加清醒,思绪也清晰了!做事起来也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完成了!只能说很多时候,一些事情都是有技巧的,有舍有得!
同学们分享的“效率”技巧觉得很实用,给你们分享下:
1、维持能量
觉当然是一定要好好睡的。白天连续工作太久,发现大脑效率下降的时候,不妨放松或者小憩一下充个电,往往效率曲线就又蹭一下上去了。
2、提高体力
有没有发现动脑子的时候饿得快?说明脑力工作也是相当耗体力的。所以大脑与身体能持续高效工作多久,体力是基础。腾出时间,去健身吧。这是对效率的投资,一定不亏本。
3、集中精神
大多数事情在集中精神的状态下都会完成得更快更好,所以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抄抄写写这种不动脑子的不在此列。
为了让你的大脑保证只想一件事情,往往要能够把脑子清空——如果发现有些事情在脑子里转来转去,不妨干脆先写下来,然后分配一个另外的时间再去想。
时间管理的第二个关键词:优先级
列了要做的/想要的list,下一步是排序。检验排序有效的标准:当出现冲突的时候,你能够干脆地放弃优先级低的。
所以,关于优先级这一点,想说的是:比决定想要什么更难但也更重要的,也许是决定不要什么。
我是容易贪心的平凡人,常常觉得这个也不能不做,那个也不舍得不要。观察身边的牛人,却发现很多我的第一反应会是“这怎么可以不做”的事情,他们却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干。
而这种放弃,是非常有策略性的。
例如,同学Y,discussion group不去,大部分要求的case都不屑读。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但慢慢发现人家不过是想学的东西跟学习的方法不一样。事实上,他会坚持在课后总结整理自己的收获与思考,还从学校图书馆拿了很多其他感兴趣的case和书,并认真地写读书笔记。
同学K,身为美女+流行歌手的乐队鼓手,简直就是学校里的名人。可她偏偏几乎从不出席商学院的主流社交party与大型聚会活动。
说到底,现在这个花花世界,填满生活还不容易,哪有那么多不能放弃的事情。在还没有足够优秀之前,人生是需要做加法的,当你有更多的选择权的时候,你的人生就需要做减法!
时间管理的第三个关键词:提前计划
说起来也不复杂,不过是每天、每周开始之前,拿出一点事情想想要干嘛。可是还是蛮容易想不起来去做这件事情的。
所以我们说说不提前计划的坏处是什么吧。除了事情可能恰好堆到一起导致手忙脚乱以外,最典型的负面作用其实是:时间永远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很忙的过了一周觉得自己好像啥也没干。
原因是如果不很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就容易碰到什么是什么。于是哪件事情先找上来就处理了,反正一时也想不起来有什么更应该去做的事。然后过了一阵子发现几件重要的大事一件都没干。
我对付这个毛病的办法是,在提前计划的时候:把大事分解成具体的任务。
把Calendar上用来做这件事情的时间锁定住。这样逼自己先把重要的事情的时间排出来,剩下的时间再处理其他事情。
反正时间长了就发现,其他事情真做不完也不会死。倒是重要的事情老拖着不做往往后果比较严重——重要的事情之所以“重要”,总是有道理的……
时间管理第四原则:成就感
最后想说一点,这些出色的时间管理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很喜欢to do list,享受从to do list上划掉一项的成就感。
这种对成就感的追求,本身也是他们去管理自己的时间的动力。但这未必是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从高效的生活中获得满足,也有些人从慢节奏随性的生活中获得满足。
如果你决定“发呆时间”“看小说时间”“看肥皂剧时间”对你来说很重要,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你知道你的选择同时意味着放弃什么,并觉得值得就好。
这个人生选择话题就太大了,任谁都是一生的反复权衡与纠结,我们就不说了。只是,不管怎么样,以上说的这些小技巧应该都能对执行过程有所帮助。
最重要的是立刻开始去做,哪怕只是其中任何一点。应该都能帮助你在同样的24小时里收获更丰富和广阔以及不焦虑的人生吧。
让时间能够四两拨千斤个人介绍:我是庄文丹,一个在地坪界不断追求进步的女子!20年专业防腐地坪漆施工,10000个防腐地坪工程实例,各大电子工厂车间地面指定专用,质保5年,找我很容易tel+wx=134-1373-6976,扣扣:6450-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