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为啥她干了一年却一分钱都没存上。
我花了两秒钟的时间回想了一下这个妹子朋友圈的动态,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说:不是都被你花完了嘛!
那个妹子想想,好像也是,她今年的消费确实都没有间断过。
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和这个妹子一样,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钱。
反正我有时候也是到了要还卡债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我这个月用了这么多钱。
所以,钱,你到底去哪儿了?
01
被看不见的“小东西”偷走了
我有一个朋友小P,他在金融业上班。每个月的收入1w+,公司在市中心的CBD。
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周围不乏一些高档的餐厅、咖啡厅、甜品网红店。
没有食堂的他们,自然成了这些地方的主力消费群体。
每次在餐厅吃完午饭,都会一人来一杯星巴克提升一下幸福感。虽然价格不高,一杯也就2、30块钱,对于上万的月薪来说简直九牛一毛,但是一个月下来也快小一千了。
然后隔三差五的来一顿甜点下午茶,那天小P粗粗算了一下,光是午餐加上饭后饮料和甜点这一块,一个月就得花掉3000元左右。
果然小不可大算,每天这些细小的开销,慢慢累积起来也是可以腐蚀掉你的钱包的。
02
被朋友圈的“精致生活”展示没了
从几年前开始,朋友圈已经慢慢变成了一个攀比圈。
最开始是朋友圈带我游世界,后来就变成了朋友圈帮我开眼界。
你今天晒了豪车,我明天就上了游艇。你今天买了TF口红,我明天就买个奢侈包包。总之在朋友圈的我不能输!
为了不断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大家会不自觉的花钱消费,只为了在评论区里出现的赞和一些感叹。
M酱就是一个热衷于活在朋友圈的女子。打开她的朋友圈,你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向往的世界。前两天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今天是老公送的包,上个月又是时下流行的彩妆。
总之你看她的朋友圈,绝对会羡慕这样的生活,没有烦恼,一派悠然自得,只有身边的朋友才知道,她问我小姐妹借的6000块已经过了半年还没还。
于是我的小姐妹就上门催债,得到的反馈是:包是A货,高档餐厅是盗图的……弄的我小姐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现在有很多商家为了激发大家的消费欲望,不断营造一种氛围。满大街充斥着:“90%的精致女人都要有它”、“有了这个,你过的才是生活”等等这种你必须有什么,你才能成为什么的广告概念。
适当的消费是合理的,超过自身能力的消费,是非常不可取的。
它就像是一种精神鸦片,慢慢麻痹你的神经,让你短暂的感受“拥有”,剩下的就是长时间的“惆怅”,为了还卡债而惆怅。
03
被商家的花式促销“坑”走了
现代人对网络促销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特别是商家已经搞了好几年的双十一。今年的双十一大家都很冷静,买东西前会和平时比较一下价格,真的有优惠了才下手。
包括我身边的同事也是,今年问了几个同事,都说双十一都没有买东西。要么是自己要买的东西双十一下架了;要么是双十一的价格根本没有多优惠;还有一种就是一真的没有东西要买。
大家在今年显示出了一派祥和的景象,但还没当我来得及感叹大家都成熟了的时候,双十一的节后综合症开始慢慢体现了。就因为双十一没买东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节后开始买了很多东西。
给出的理由是:我双十一没买,所以我节后要好好买,不然我今年都没有买什么;我要的东西节后上架了,我要赶紧下手;我就是想买,我以为忍过双十一就好了,结果没用,想买的还是要买……
社会的发展,让购物变的越来越简单,守住自己的钱包也就变得越来越难。而商家又会给你很多买买买的理由,你要不买还真觉得对不起自己。
商家:亲,这个是限量的,是节日特定,节后就没有了。
客人:买!
商家:今天买一送一哦,折上还有折扣哦~
客人:买!
商家:现在搞活动,现在用不上你以后也要用的,趁便宜赶紧屯一点。
客人:买!
世上的诱惑这么多,总有几个坑你跨不过,保持冷静才是不后悔的关键。剁手一时爽,还卡火葬场,且买且珍惜。
04
被洗脑的鸡汤“洗”走了
总是有这么些鸡汤,会用温柔的语气告诉你:
亲爱的,你辛苦了,不要压抑自己,要为了自己而活。
学习任务这么繁重,吃一顿好了犒劳一下自己。
上班这么辛苦,买一个包奖励一下自己。
当妈不容易,给自己一趟旅行放松一下。
做妻子好辛苦,办一张美容卡让自己不要变成黄脸婆。
你的身边总会有各种声音告诉你,你应该对自己好一点。
这句话百试百灵,但是买东西消费就是对自己好了吗?
并不是哦~
这只是一种途径,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遵从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不要为了买而买。
我有一个朋友,有段时间热衷于买包,我就问她:
你觉得买这么贵的包能让你开心多久?
朋友:可能就半天吧,剩下的就是想要怎么还钱了,或者过几天会觉得有点小后悔……
我:那你还买?
朋友:唉,对自己好一点,想这么多干嘛~~
因为卡要自己还呀,可不得多想想。买东西从出发点看起来好像是对自己好,但结果却是让自己还卡费更累呀,宝宝们,你们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05
被生活中的“小意外”带走了
当你熬过了一个月没有什么购买欲,并暗自庆幸着这个月马上就会有存款的时候,老天总是会来提醒你,你该交税了。
有些钱还真的是我们存钱路上的“程咬金”。
比如突然手机屏摔了,要花钱修手机;比如小孩生病了,要花一笔医药费;比如朋友结婚了,红包少不了……
只要是遇上了这5种情况,那你的钱真的是走了~
走了~
走了~
走了~~
06
“拯救”钱包大作战
找到了“掉钱”的原因,我们来看一下岛国人民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给我们一些灵感。
01
记账
众所周知,日本人民从小到大都习惯于记手账。各式各样的主题都会有不同的手账。记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他们会把每天支出的费用都记上,大致分为:衣、食、住、行、育、乐、医这几块。
先弄清楚钱去哪里了,后期才能做相应的调整与控制。
02
合理对待自己的欲望
每个人都会有想买的时候,可以买,但是要注意频率。遇到特别想要的东西,可以根据价格来考虑,价格适合的可以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买一次,作为每个月的小奖励;价格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来确定愿意为它存多久的钱来拥有它。
总之,先思考后下手。
03
建立不同功能的账户
日本家庭一般会建立三个账户,分别是:流动资金账户、使用预定资金账户和生利账户。这些账户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支取的时间。
流动资金账户:顾名思义这个账户的特点在于资金可以及时变现,流动性是这个账户的第一要素。一般用于生活日常的开支,例如受伤生病的钱、地震灾害的应急费用等。
使用预定资金账户:这个账户着重一个预估性,是一个家庭未来几年内可能发生的支出账户。例如小孩读书的钱、买车买房的钱、或者装修的钱等等。基本以定期、国债这种短期投资为主。
生利性资金账户:这个账户就是为了利息而存在的了,基本上都是10年以内不会去用到的钱。例如老人的养老钱和一些其他的费用,所以这里的钱可以用来投资股票和基金。
以上是日本普通家庭都会设立的3个账户,如果你还有其他需求的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立不同功能的账户。例如旅游账户、买买买账户等等。
花钱的欲望不能克制,只能疏导。让钱花的有效且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为了让自己能够变成富人而不是“负”人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