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孩子满3岁了,我正在感慨万分,小孩真是个神奇的生物,仿佛是眨眼间,身高翻倍,体重猛增,从哇哇大哭的小婴儿变成爱爬高上低、会说俏皮话的小姑娘。最密集的照顾阶段结束了,作为饲养员,我正沉浸在既骄傲又激动的情绪里,突然,一张幼儿园的入园意向表把我拉回现实,表上有一个问题:您对孩子15年的教育规划是什么?
我一愣,怎么孩子刚脱掉纸尿裤没多久,马上就要15年教育规划了?目前连幼儿园都待定,之后的规划更是一片空白。没有学区房,孩子的教育怎么办?但是住在北京,看看自己账户的存款,即使是孟母再世,也无解。于是,不免开始陷入后悔和自责的循环,为什么当初买房没有勇气多贷点款?为什么没有多研究一下各个区的教育差距?为什么当初不趁年轻去打拼多挣点钱?......
养娃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习惯性的钻到“全村”里去,“全村”是一诺和华章创立的“家长社区”,一年前,我在读完“当妈20年才敢写第一篇育儿文”之后,果断入群,成为第一批老村民。一年来,村里就像一座后花园,去逛逛,总是能让人从焦虑中喘歇一下,慢慢平静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村里看到华章的一个访谈给了我很多安慰。华章说,好的教育有很多模式。以往我们评判学校的好坏往往是看“出口”的升学率,而忽略了常识:孩子喜不喜欢学习,过的开不开心,有没有勇气和动力去面对以后的人生?一下点醒我,这些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有了学区房就自然能解决的。
华章讲成全式教育,不是为了筛选出顶尖的学生,而是想让大家都好。我突然特别感动,并不是因为一土学校,而是因为意识到,这正是我在“全村”的感受,这是一个希望大家都好的地方,看得到村民的好,也希望村民都好的地方。一年来我在村里,感受到不少的温暖和启迪,想把这些体验和感悟分享给大家。
1.童言童语:养育过程中的奖赏
村里我最喜欢的角落是“童言童语”,这也是村里最欢乐的地方。我有时候在想,小孩子的语言都是从哪来的呢?是天上掉下来的碎片被他们抓住拼凑起来了吗?我女儿不到三岁的时候会说“月亮是香蕉和奶酪味道的”,“斑马和狮子都排队来看妈妈点蜡烛” ,“春天走到了马路上,花还有点害羞”。有时她站在离我一米远的地方,看我做家务的时候突然说“妈妈,我想你了。”春节期间在网上抢口罩的时候,她突然认真的说“(我们家有了)让别人抢吧!”好多瞬间,我都想赶紧记下来,就怕这些时刻不小心就溜走了。
村里各个年龄段的“童言童语”更是充满奇思妙想,孩子们的话语让人微笑,心中的善意让人感动,小小脑瓜里的智慧也让人惊叹。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孩子果真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古灵精怪、脑洞大开,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图:村民的童言童语记录
孩子们眼里,万事万物都是活的,有趣的。听听孩子们讲话,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就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特别美妙。一诺说她做学校特别难的时候就会在学校听孩子们跑、笑的声音。我养娃心累的时候就看看童言童语,笑一笑,提醒自己,这一点一滴的童趣才是为人父母的奖赏。
丰子恺先生说儿童在他心中和“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占据一样的地位。他曾在《缘缘堂随笔》中记录了孩子们日常,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夏日吃瓜、买小鸡,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下来也显得十分有趣,孩子们的天真、执着、真实无拘束,前一秒哭后一秒笑,天然的活在当下,在成人的世界都显得那么难得而珍贵。
养育的确是一个艰辛又缓慢的过程:漫长的哺乳期、长期的睡眠不足、先是面对无法自理的婴儿、然后是不会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小怪兽,同时还需要不断去平衡工作和家庭,处理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最可怕的是没有周末、没有年休假、也没有退休日期。当父母简直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在如此艰难的过程中,如果能不断的寻找闪光点,看到其中的乐趣,日子就会好过一点,有时候孩子的一件趣事,就可以点亮我们的一整天的心情,日后回忆起来,痛苦也变成了淡淡的甜蜜。
不厌其烦的记录孩子生活的点滴趣事,就会慢慢发现孩子身上越来越多闪光的地方,孩子是有趣的,像星辰和艺术一样,值得被看见。这样,当孩子离家上大学的时候,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想起的就不只有鸡飞狗跳的陪读夜晚,还可以有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时刻。做父母的奖赏不是只在孩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对象的那一刻,而是藏在养育的过程中的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的经历。
2.游戏力:用笑声培养亲子关系
当初被一诺的《当妈20年才敢写第一篇育儿文》吸引,主要就是因为游戏力,一诺说,“衡量你做父母做的怎么样,有一条简单的标准:孩子和你在一起,大笑了吗?”的确特别简单,也容易实践。于是,带娃游戏慢慢也成了村民们拿手的本领之一。有了游戏力,叫娃起床、哄娃吃菜、吃药、催娃刷牙......在村里都不成问题,于是在这些生活琐事上,可以省了很多吼叫,都变成了欢笑。
图:村民的游戏力实践
疫情期间,村民们都冒出来了,村里异常热闹:有村民在翻译和搬运印度大师Gupta 的玩具制作视频,有村民带娃在家舞狮子、搭帐篷,有村民在家室内各种运动游戏......每天都不缺带娃的点子,大人孩子都乐在其中,一场大笑可以让大家暂时忘记了病毒肆虐的压力。
随后又有了一土空间的直播课:做大厨,学英语,数学启蒙、奥尔夫音乐启蒙,还有一土中学准备的课程,所有的资源像雨后春笋,纷纷上线。我正巧在尝试给孩子英语启蒙,听了Katie老师分享的“教你用英语和宝贝来一场战役”。本以为是教词汇和句型,没想到是“角色扮演”,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入一些疫情相关的英文表达。家长扮演病毒,开场白是“I am Virus. I will eat you.”然后去抓孩子,再根据孩子不同的水平选择相应难度的对话。意外的是,所有的句型讲完,老师强调的是“战役须知”竟然是:1.家长要又笨又傻。2家长要又笨又傻。3.家长要又笨又傻。
老师解释,因为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不是学英语,而是要让孩子释放对疫情的恐惧。一位英语老师的网课,说学英语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我惊呆了!这样的“神操作”我学了十几年英语都没有遇到过。第一次真切的体会到,英语只不过是工具,孩子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宝贝。这就是我喜欢的教育模式,重视孩子要大于知识、大于成绩。
因为读过科恩博士的《游戏力》,才意识到Katie 老师的“神操作”其实是游戏力的精髓。孩子们的生活其实也是很艰难的,面对很多的无助、恐惧和沮丧,很多是自身消化不了的,而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笑声,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孩子困在家中,见不到同学朋友,也不能出门撒欢儿,听着家长们谈论着日益严峻的疫情,内心的恐惧不会比大人少。当女儿看到我扮演的傻乎乎的病毒,一口咬到沙发,一头撞到柜子,笑到停不下来,当病毒马上就要吃到小朋友的时候,宝爸扮演的“口罩”冲出来,病毒败下阵来,小姑娘得救了,大声叫着“再来一次!”几轮游戏下来,对病毒的恐惧大概也无影无踪了,和家长的连接也紧密起来。
后来又看到很多村民也在家玩了这个游戏,孩子们都玩的很嗨,还有“舞狮子”、投币摇摇车、手工制作、自制太空沙......各种游戏像接龙一样,在天南海北的家庭一个个玩下去。看到村民的、讲座中的分享被村民纷纷效仿、实践,孩子们的笑声在天南海北的屏幕后传递,突然感觉到,这不就是理想中的“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吗?
《天天游戏力》的作者李岩老师讲,游戏力的目的不是让孩子顺利起床、吃饭、穿衣服、吃药,而是想让孩子的童年多一点笑声。我的体验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大笑的过程中,自然就培养了亲子关系。就像公司团建,一起玩得很开心的同事们在工作中更容易互相支持和协作,父母投入的跟孩子玩,关系维护好了,等孩子青春期孩子倔强又独立的时候,父母的建议才可能继续对孩子产生影响力。
3求助村民:支持性环境的意义
做父母的过程也不总是欢笑和游戏,时不时也会遇到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问题。每一个立志做好父母的家长都会去听各种育儿课,收集各种育儿经典书,可是还是免不了常常有这样那样的的担忧。
在求助村民的话题里,经常有人问,“我知道吼娃不好,今天还是吼了”、“我知道不应该和别的娃比较,可是看到人家的英文原版娃,还是焦虑了”“课上的道理我都懂了,可是为什么孩子会咳嗽/夜醒/胆小/畏难/打人......?”
我一直觉得,在公开提问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不免需要暴露脆弱,就像蜗牛小心翼翼的伸出柔软的触角,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如果外面温暖又安全,蜗牛才会继续探出身体来,然后再往前走几步。看到求助村民话题下各种各样的问题,反而有种安全感,原来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困惑、迷茫。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好多问题原本就是正常的?从“懂得”到“做到”的鸿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可能就是需要这样一次次去尝试,一次次失败,然后反思,再尝试。就像孩子学翻身、学走路一样,看似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上百次的练习,强化肌肉,强化大脑中的神经通路,最后才形成习惯,不需要思考也能做的流畅娴熟。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孩子学翻身,五个多月的一天,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可以180度翻身了,于是白天翻,晚上翻,睡梦里也在翻。连续几天的夜里我就像在和摔跤选手斗争,她翻过来,我把她翻回去,不一会又接着翻......这么密集的练习了上百次,直到动作纯熟,才消停下来。我这才理解了林曦老师讲的“什么是童子功?就是像童子一样用功。”
对于孩子来说,摔倒了再站起来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们不去思考,不去自责,没有过多的情绪,只是本能的,想站就再站一次,因为每一个新技能的获得都伴随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对于成年人,从失败到再尝试的过程并不好受,求助村民的话题标签下,每天都有家长在反思,有的父母在疑惑:为什么没有预期的效果?有的妈妈在自责: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有的在忍不住去探究:自己是不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才当不好父母?
幸运的是,大部分的提问,在全村都被热心的村民回答。偶尔还会有各路教育大咖来答疑:李松蔚、秦华、戴亚楠.....更多的是村民们一起齐心合力想办法,实在遇到难题,即使是简短的留言“真不容易”、“抱抱”,也让人心生暖意。这可能就是创始人的初衷吧,爱孩子的同时也让家长们被支持和温暖包围着,然后爱就向各个方向流动了起来。我们一心想着如何爱孩子的时候,有时会忘记了如何爱自己,而村里,会有老师和村民来提醒你: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一起努力。这就是支持性环境的意义。
最神奇的是还有少数的问题,写下来的时候,提问者心中就已经有答案了。一位村民在纠结要不要从全职妈妈回归职场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思考,然后发现“写下来并不是期望谁能给一条正确的建议,我明白答案始终在自己心中,是一个寻找的过程,而不是等一个答案”这不也是最好的答案吗?提问者、回答者和旁观者都从中看到了力量。
最后,回到开篇的提问,没有学区房,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为孩子争取优秀教育资源是每个负责的父母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过度的牺牲,可能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人到中年,大家都自称“房奴”“孩奴”,但是加拿大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中讲,感到自己变成奴隶的同时也把对方变成了一个暴君。父母们常说“还不都是为了你?”其实这句话对孩子来说也是很重的负担。
虽然我很喜欢一土的理念:关注教育的过程,关注孩子自我认知,追求美好,沟通协作,学会学习,敢想敢做的能力。但是如果把孩子送到一土,由于现实条件制约,依然很吃力。我想明白的是,对于经济、距离、或者其他家庭成员观念的制约,焦虑、内疚或者埋怨只会不断消耗我的精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不如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享受养育的乐趣,改善亲子关系,加入组织寻求支持。
对于小学的孩子,虽然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学校,也有了自己的圈子,但是家庭依然是孩子的堡垒,依然可以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如果我能做努力工作、用心生活的家长,孩子很可能也不会有大问题。如果学校的环境不理想,可以尽可能寻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可以一起办读书会、英语角,爬山野营、做公益......一起去打造期望的环境,去实践期望中的教育。
华章的访谈中有一个情节特别吸引我,一土的孩子从厦门游学回来,在机场每个孩子都拿着一本书,安安静静的读着,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教育。一天晚上,孩子睡了,我拿起一本儿童心理学, 队友一会儿也放下手机,拿起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书。我知道,下次带孩子去旅行,机场里,我也可以有一段短暂的、像一土一样的教育。
隐约中,仿佛看到孟母微笑着说,房子原地不动,内心也可以跨过山和大海。
作者:joyce小昕,3岁女孩的妈妈,现居北京,央企工作,生娃后开始关注教育,深信:养育非易事,慢慢来,比较快。文章首发公众号:磁场(ID:Magnet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