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不少老师妈妈们聊天,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身为大学英语老师的我们,其实对于少儿的英语启蒙也一知半解,在英语学习上甚至可能产生出更多的焦虑感。
因为,我们认为自家熊孩子的英语“应该”会好。
在身为父母的这条道路上,永远要继续的主题——自我学习。
在晨晨三岁前,我一直秉持着“自愿、自由”的想法去引导,看看原版动画片,听听歌谣,先学好中文先。但前路究竟如何走?始终没有什么清晰的指导步骤。也带孩子去过市面上的几家英语培训机构试过课,但经验和心里感受告诉我——即使上了课也无法舒缓这种焦虑啊!
很偶然的机会,大概是淘宝cookie浏览记录推荐的吧,看到这样一本书《别说你懂“英语启蒙”》。
作者王青是UCLA应用语言学博士
我自信不是一个迷信权威的人,但在当时很困惑,搜寻无门的时候,还是多看了一眼它的宣传评价——
“人类在进化中获得了天赐的母语,千百年来没有第二语言的人生照样可以是完美的。发达的现代社会促成了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我常常说自己活了两辈子,就是因为英语给了我一个全新的生命视角,人生中不论做什么都多了一倍的享受。外语,应该为人生增加一倍的精彩,而不是应该让孩子消耗掉一半的生命去学习。”
对于一个专业本不是英语但后来阴差阳错走上英语老师的我,这段话触动了某个点。
看完目录后,我确定这至少不是一本灌输英语学习方法的“洗脑书”,管它的,大不了就当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教科书买来看看呗!
下单,搞定。
拿到书之后,没课的下午窝在咖啡屋里开始看,结果一口气全部读完,觉得神清气爽,有如醍醐灌顶般酣畅。最最宝贵的收获是——它彻底解决了我的焦虑感。
整本书几乎回答了当时我苦苦思考不得答案的几个问题,但它的回答方式尤其令人舒服。
一、不是光靠举案例说服读者的。先拆解理论,把某些枯燥无趣的部分讲述得平实易懂,并非强迫读者接受任何理论,而是委婉地告诉你:你看,之前的已经有人这么做过了,结果如何?那么你究竟要不要继续这样做呢?
二、好书不是光靠拍理论获得支持的。身为二语习得的研究者,作者没有靠在理论上实施“理论+案例”的套公式模式,举自家熊孩子、朋友孩子、学生的例子,但关键的地方是——例子颇具代表性,以一代万。
三、好书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而推广某些教学书籍、设备,单纯为了表达客观正确的观点。这些观点中不仅仅局限于儿童阶段的英语,它给家长指明了一条孩子学习语言的地图,要去哪儿,该怎么走,一目了然。结合自己接触托福考试,目前在大学教英语的经验,作者指出的某些道路恰好也和我的学生们情况不谋而合,我深以为然。
光夸无用,让我选取其中打动我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窗口期
你一定多次听过这个词。还多次在培训机构或者从妈妈嘴里闲聊中听过这样一种说法“错过这个时期再学英语就困难了,要赶在这个时期学习,事半功倍”。
好吧,我承认,曾经的我也认定有语言学习敏感期的存在,并且不断在自家孩子身上试来试去。
BUT THE TRUTH IS ………
窗口期,又称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原本是发展心理学和生物学里的概念。有一个很经典的实验,类比哺乳动物的视觉发展过程。在视觉发展关键期控制实验动物的光源刺激,视觉能力无法得到发展。
后来,这个理论在70年前被引入语言学范畴,提出了语言关键期的“假设”。
A:啥叫假设?
B:就是还未经证实或正在证实ing的观点
在此期间,在二语习得领域大量的案例和统计数字分析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在二语习得中,“关键期”没有那么关键。
并不存在错过了就难补了的事实。
(面对机构铺天盖地的“不要输,抓住敏感期”,你知该如何应对了哈!)
不过,把语言切分为小元素再看就有有趣了
1.语音:关键期对第二语言的口音有影响!年龄小的时候多接触纯正发音很有必要。过了青春期以后要形成完全纯正的口音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2.词汇:没啥子影响,成年人学习词汇反而有优势。
3.小孩子学的语言会忘记吗?答案很惊人:会!而且会忘得干干净净!!!
在青春期之前学的语言,在脱离了使用语境后会被完全忘记。
在老师中很普遍的一种做法是父母出国访学,当访问学者,顺被把孩子带过去一年,美其名曰“浸泡式体验”。除非回国后能有持续的语言输入和学习,否则指望这一年让孩子过语言关就真真不“人道”了。
最终,王博士的结论朴实而真实:保持一定的的敏感就足够了,不必过于纠结于“关键期”、“敏感期”这个传说中的时间窗口。
在这一本书中,类似的解惑还很多,包括
《“加大输入”的自我麻痹:“吗啡”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一文中揭露了中国家长们特别喜爱的“磨耳朵”行为究竟有没有意义。
《什么是外语学习的第一利器》告诉了爸妈们制定合理目标,怀抱合理期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于如何利用英文绘本和分级读物也有合理指导,不胡乱安利书籍,不提出不切实际的方法。
对于当下国内比较热点的phonics该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究竟是不是万用灵药?都做出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