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点预测:网络谣言

2024-08-17 来源:化拓教育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近几年较关注精神文明领域,这是由于文化建设属于我党和政府当前工作的侧重点之一,所以建议考生一定要多读书,也可以多练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的实践认知。
  一、网络谣言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网络谣言以网络为媒介,其数字化、超时空、全球性特征使其远远超越传统的人际传播。每一个线上网民都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反馈者和传播者。尤其是在微时代来临后,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就像是一份个人海报。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方式,使得网络谣言一旦发布,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形成浏览、转发、评价数量的几何式增长。
  2、传播渠道多,扩散性强。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网络社区、微博、微信、论坛、聊天室、博客、贴吧等众多媒介平台便利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复制与粘贴方式使得一些网民无意中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大范围的传播强化了谣言的欺骗性,又进一步加剧了接收者的迅速扩散,最终形成“锁链式传播”模式。
  3、迷惑性兼破坏性越来越明显。现阶段,我国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些人自编自导,刻意制造一些蛊惑人心的谣言,引起社会恐慌;一些人试图利用网络平台谋取利益,将平常小事用煽动性语言无限夸大。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为争夺点击率,不注重核实事实真相,随意传播那些博人眼球的假新闻,肆意制造它的轰动效果,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二、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1、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2、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3、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4、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5、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6、网络推手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7、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三、应对微信谣言的对策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加强主流文化建设,要倡导政府诚信行政,诚信开展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公民对网络的鉴别能力,理性看待,冷静分析,在传播途径中进行网络谣言的辨别和抵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
  2、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在网络谣言被发展到网络“核武器”的时代,以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造谣中伤的界限、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的界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法律责任的界限,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民事、行政、刑事等配套的规范,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3、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互联网技术领域要加快开发创新力度,建立网络谣言监测形成机制、筛选确认制度、破坏评估制度、整合相关职能机构调查处理制度、处理后反馈制度,形成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处置网络谣言、及时辟谣机制。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创新,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提高网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4、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转轨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尤为重要。净化官风、淳朴民风,从我做起,人人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抵制、防控网络谣言的泛滥。

更多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