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热土观后感

2024-07-16 来源:化拓教育网

热土观后感

篇一

土地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反映时代变迁的缩影。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在《热土》这部影片中,主人公田韧的爷爷因为大片的土地被抛荒而感到忧心生病,田韧回来看望,村支书动员他种地,可他却说脑子坏了才会回来种地,看到这里,想起了小的时候,记得那个时候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每当到了丰收的季节,大家都拿着镰刀去收割,然后把一捆捆的稻子或麦子放在脱粒机上面把粮食打下来,不仅累,还会有大片的灰尘。那个时候的我跟田韧是一样的想法:长大以后我才不要种地,有苦又累,还只能解决温饱。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有了这种想法,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多少年轻人想着种地,他们更多的是在离家在外打工挣钱。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来种田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于是大片的土地变成了荒地。

党一直在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自党的十八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的战略后,农村再也不是以前我们记忆的模样。每当到了收获的季节,田里不再是到处挥着镰刀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大型的收割机,直接把稻子或者麦子收割成粮食,大大地节省了农民们的精力,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多余的粮食和农业补助费用还会给农民们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

影片中的田韧在观察了几天之后也终于看到了发展的机会于是决定留下来种地创业,但创业的过程总是艰辛的。田韧在经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在党支部的帮助下赢得了农民们的信任并且建立了农业合作社,由党支部、合作和和农户共同来种植维护土地,在合作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大丰收,田韧也因此经历了人生中最美的丰收季节。

影片中还比较了田韧和爷爷各自的爱情,当年的女知青离开了土地,而今田韧的女友周悦雅却主动回到乡村,更是展示了农村才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

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土地不仅仅是可以养活我们的地方,更是新时代青年大有作为的天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饱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篇二

一条大江孕育了无数英雄儿女,一片稻田写下了多少豪情壮志,一种精神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

电影《热土》讲述了桦川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与传承,影片首先讲述了“八女投江”中的冷云和抗日英雄赵敬夫,在生死面前他们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舍生取义无畏牺牲的精神至今为后人传颂。

随后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第一一个集体农庄一星火集体农庄的诞生和发展。垦荒者们在最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团结一心,战天斗地,他们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把千里荒原变成了鱼米之乡,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完美蜕变。接着影片继续讲述了徐振忠带领“傻子屯”脱贫致富、袁艳敏为了教育奉献青春扎根贫困山村。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桦川精神:随着滚滚奔流的江水,桦川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它是抗战时期的冷云精神、牺牲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星火精神、开拓精神;是改革开放后的傻子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袁艳敏、刘运昌、田有等人为这片热土奉献青春与汗水,不断创新、进取、实干、担当、奉献的精神。

白桦不曲,川流不息。桦川像他的名字一样迎难而上宁折不弯,这片热土孕育了桦川精神,而桦川精神也成就了今天的桦川。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我们新一代的桦川儿女怀着这片热土最深沉的爱,为建设理念新、动能新、文化新、风气新、环境新的五新桦川砥砺前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