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很多治疗疾病的偏方还是有着不错的效果,其实最根本的依据就是中医,肠梗阻的治疗也可以采用一些偏方来处理,但是民间肠梗阻有什么偏方?
1、附子炒山楂——原料: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做法:用水煎服即可。每日2剂,胃肠减压后服。
2、温中散寒——原料:党参20g,白术9g,茯苓12g,橘红6g,麦芽12g,川附片6g(先煎20min),神曲9g,草蔻仁4.5g,广木香4.5g。做法:水煎服,日1剂。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3、温通方——原料:党参、花椒、干姜、炒莱菔子各10g,蜂蜜30g(兑服)。做法:水煎服,1剂或2剂顿服。具有温阳散结,理气化滞的功效。
对于出现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以及面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等问题的人来说,需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可以用到的偏方有生大黄10克、熟附于10克、细辛3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芒硝20克。若是患有肠梗阻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病症的方剂进行服用。
对于肠梗阻患者来说,肠梗阻在发作后,想要缓解病症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肠减压: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后,应即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对老年病人还可以预防误吸的发生。胃管保持在胃内,可吸出由肠管逆流到胃内的液体与气体,从而减少肠管膨胀的程度,有利于手术探查;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仅用胃肠减压与静脉输液,有时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术。
2、水与电解质的补充:根据肠梗阻的部位,梗阻时间长短,以及化验检查的结果进行水与电解质的补充。因呕吐与胃肠减压所丢失的液体,与细胞外液相似,因此补充的液体以等渗液为主;对严重脱水的病人,术前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尤其重要,绞窄性肠梗阻,除补充等渗液体外,血浆及全血的补充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血压及脉率已发生改变时。
3、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川朴15g、炒菜菔子30g、枳实9~15g(后下)、芒硝9~15g(冲)。适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明显者。甘遂通结肠:甘遂末1g(冲),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朴15g,生大黄15~24g(后下),木香9g。适用于较重的肠梗阻、积液较多者。上列中药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经胃肠减压管注入。
如果有肠梗阻疾病的朋友可以结合自己的状况来选择一些偏方,如果上面的方法恰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那么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