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可以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的人担任,需要经过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变更监护人需要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前提条件,必须由与孩子生活亲密的亲属或组织提起诉讼,并由法院根据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离婚后变更监护权需收集现有监护人对孩子不利证据。
法律分析
一、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谁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死亡或者不具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二、变更监护人需要哪些手续
1、首先,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前提条件;
2、其次,需要有人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孩子生父母,长期抚养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最后,就是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做出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判决。
孩子监护权变更申请只能通过法院进行。现实生活中,孩子监护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相关法律并没有是否明确的规定。
3、所以,如果在离婚后想变更孩子监护权,除了现有监护人存在客观无法履行监护义务的之外,一定要做好搜集现有监护人对孩子成长不利证据的工作,这是获得孩子监护权变更诉讼的关键。
拓展延伸
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变更程序和条件是什么?
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变更程序和条件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首先,变更法定监护人需要通过法院的审查和批准。程序包括提起变更申请、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进行听证等。变更法定监护人的条件主要考虑孩子的最佳利益,例如原监护人的失职、疏忽或不适当行为,或者原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等情况。此外,法院还会考虑申请人的资格、与孩子的关系以及申请人是否能够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合适的照顾。变更法定监护人的决定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保护孩子的权益和福祉。
结语
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确定的,通常是其父母。如果父母不具备监护能力或已故,可以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员或组织担任。变更监护人需要满足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条件,并通过法院审查和批准。变更申请需要提供相关证据,以保护孩子的最佳利益。孩子监护权变更程序和条件需遵循法律规定,以确保孩子的权益和福祉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