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规定欺诈罪是刑法第几条?
没有欺诈罪,欺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涉嫌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有关于诈骗罪的相关规定。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民事欺诈和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1、目的不同。
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
3、法律关系不同。
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
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主张权利;
5、法律后果不同。
诈骗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
三、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
四、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需查明哪些事实?
(一)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二)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三)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实施;
(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五)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六)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七)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八)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事实。
五、涉嫌诈骗罪定罪证据有哪些类型?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辨认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六、诈骗罪的公诉条件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欺诈罪是《刑法》第几条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上内容了解,实际上民事欺诈跟诈骗的法律性质是不一样的,民事欺诈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合作目的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但诈骗本质上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如果对于该问题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提供专业法律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