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22:24
1、吃茄子
河南地区在立秋这一天,绝大部分的人们会吃茄子。吃茄子,这是有着一些文化传统和根据的,早在明朝时期的时候,这种习俗就已经流传下来了。
并且在明朝的时候,战士们都会打仗,那个时候的食物并不充足,为了能让战士们吃到既有肉的感觉,又能够品尝到美味的蔬菜,茄子就此诞生了,在立秋这一天,每年都会吃茄子来贴秋膘。
2、吃肉
北方地区基本上都会流行贴秋膘,在立秋这一天,基本上家家户户也都会吃一些肉类的食物,因为在绿洲这一天虽然天气还是很热,但是潮湿的程度就逐渐的减少了,人们的身上也会比较清爽。
自然食欲也会上升,经过了一个夏天的炎热,很多人都会销售很多这个时候炖一锅肉好好的吃一吃可以补偿苦夏。
3、吃饺子
河南地区也有在立秋这一天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北方地区对于饺子都有着一种执念,无论是什么样的节日和什么样的气候,为了庆祝显示着喜庆都会包饺子吃,在立秋这一天也是不例外的,并且饺子从古至今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不仅仅是希望生活变得富有,更是希望家人和朋友的身体安康。
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