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0:16
古人把“冬至”看作小年是从头起始的意思,那时候把“冬至”农历上的月份比作正月的。腊月二十三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准备开始过除夕的“过小年”意思。区分与“冬至”的小年,人们普遍把腊月二十三定为“祀灶日”的。 过去农村都用砖砌大灶的,房顶上有烟囱。祭奠灶神,那就是灶王爷了。只要家里开伙仓的,大灶头家家户户少不了,贴在锅灶墙上有灶神的像,两旁都有对联的,上头还有横批一条,一般都把灶王爷比做家中主人的意思。想想倒也是的,民以食为天,要吃吧,就有烧和煮的,都靠大灶头,灶神显然位置显赫。正因为灶王爷重要,大家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就要进行“祀灶”活动。 供品中的甜食赢得了小孩子的欢喜,准备的充足,剩下的就到了孩子们嘴巴里。普遍点的糖瓜都有的,想必是经过糖啧腌的冬瓜条子,装上盆子即可以祭奠了;也有些是用非冬瓜做的小糖瓜的;枣子、柿饼少不了;还用黍米粉糕枣糕等,都带黏性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0:16
古代小年习俗祭灶、挂桃符等习俗
以秦朝,汉代,唐朝为例
祭灶
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
——《论语》
祭灶之习,由来甚久。在夏朝,灶君便已经成为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
——《后汉书·礼仪志中》
而且啊,这时候的祭灶主要由老妇人主持,且时至东汉祭灶主要在夏天举行。是不是很意外呢?
挂桃符
春联者,即桃符也。
——《燕京时岁记》
春联,起源于桃符,即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木板,周代时已经出现。最初的制作材料为桃木,且题有字符,因而称之为桃符。
桃符与春联最大的区别在于制作材料的不同,桃符大多是用桃木制成,而春联多以纸张为制作材料。所以那时候过年大家门前挂着的都是一块块的桃符,而非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春联哦~
汉代
祭灶
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后,暴至巨富。
——《后汉书》
到了汉代,小年祭灶仍是被看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汉宣帝时有一个叫阴子方的人,因在腊月杀黄羊祭灶,成了巨富。百姓争相模仿,于是小年祭灶选用黄羊作祭品这个习俗遂沿袭下来。祭灶日也定在腊月进行。
也就是从汉宣帝时起,历朝历代才开始把祭灶日定在了腊月,宰杀黄羊祭祀。
唐朝
吃饺子
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颜氏家训》
胶牙饧
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白居易
小年夜,亲戚毕至,吃团圆饭,席间有种糖叫胶牙饧,类似于后来的灶糖和糖瓜粘,后世作为祭灶品。也就是说在唐朝,胶牙饧并不作为祭灶的祭品,这时的祭品仍是以鸡、鸭、鱼等荤菜为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0:16
关于春节的起源可以说是非常遥远了,据说早在殷商时朝,每当收获完粮食,储存好其它食物,到了岁末年初之际,都要进行一些拜神祭祖活动,感谢神灵和祖先的保佑,并祈求能够在新的一年中,五谷丰登,平安吉祥。而且那时候已经有人制定了“万年历”,且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之为“春节”了。秦朝统一中国后,把十月初一定为元旦,即“春节”,从十月开始就归入下一年,皇帝也会在每年的十月祭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民间则会在除夕时,用桃木来驱邪。
到了汉朝,又重新修订了历法,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还有了过“年节”的说法,并一直沿用至今。汉代及之前都把过年称为“年关”的,认为不太吉利,还要打所谓的“年兽”这种怪物,所以开始出现了“爆竹”之类的活动。魏晋南北朝时,除了以前的那些活动外,逐渐出现了“除夕守岁”的民风习俗。而到了唐朝,国力强盛,礼仪风行,开始有了类似今天贺卡式的“拜年贴”。历史上第一次写“春联”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宋朝时期,由于火药制造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开始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让过年变得更加热闹和喜庆。而到了明朝和清朝,过年的形式和内容都丰富了许多,过年前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诸如接灶神、大扫除、蒸馒头、包饺子、贴门神、守岁、拜年、正月十五赏灯等等,就逐步增加完善并盛行了起来。国民*时,试图废除春节,改作公历1月1日为新年,遭到国人的反对,并没有实际实行成功,尤其是在民间,人们仍然按照旧历来过年。
关于过年的相关内容,老北京人曾经有过一个过大年的顺口溜,比较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人们过年时的忙碌活动和愉快心情。“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过年时的喜庆情景的。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从先秦、汉魏到唐宋、明清,我国关于过年的民风习俗,其演变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总整说来,是一个从鬼神化到人性化的转变过程,而其中则充分体现出了社会时代发展的逐渐文明和进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认知的深入,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许多过年的习俗,从巫术向礼仪转变,从娱神向娱人发展,从迷信向科学进步。古代的那种过于庄严肃穆,甚至神秘神话的气氛逐渐淡化。现在的过年,更多的是保留了和倾向于传统文化中的合家大团圆、祭拜祖先、辞旧迎新、祈盼幸福等等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有新时代的特色,更具有祥和、安宁和愉悦的氛围了。大家以为如何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0:17
古代人过新年很有趣的,和现在“一样”,有“春晚”,只不过不是电视直播,而是*表演;有“春运”,李白当年回趟家花了一个月时间;也要“贴春联”,只是那时候是“挂桃符”...
古人的“春晚”
最早在汉代就已经有"春晚"了,那时在大街上会出现*的队伍,有杂技表演,舞龙舞狮,唐朝以后还有表演西洋魔术的。
古人的“春运”
虽然古时候人口流动数量不大,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条件受限,“春运难”也十分普遍。
举个例子,李白当年回家过年,单程路费折合成现代人民币花了3万元!一次就花掉大半年的工资,还不说路途的辛劳!你说难不难!
古人的“压岁钱”
在古代,压岁钱其实叫“压祟钱”。
祟是一个会在除夕夜出来害小孩的妖怪,后来人们红纸包着铜钱放在孩子枕边,“祟”就会被枕边迸出的金光吓跑。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
古人的“春联”
最早的春联叫“桃符”,相传后蜀主孟昶在桃木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之一。
古人的“春节祭祖”
古人过年很重视祭祖,他们会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古老习俗。
让我们学学古人,放下手机,好好享受我们的春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