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42
共10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2 18:16
“拍一拍”是微信团队在微信中上线一个新功能,用户只需连点对方头像两次,聊天界面就会显示“你拍了拍xx”,除了聊天界面内的文字记录之外,对方不会收到任何形式的提醒,这一新功能私聊和微信群均可使用。
这一功能的加入引发了网上的激烈讨论,并一度冲到了微博热搜第一,阅读人数超过了七亿:有人火速做了几十张图片恶搞,也有人认为这是微信团队不克制的表现。但我认为,这次“拍一拍”功能的加入,是微信团队“重新思考,再出发”的最好写照。
在微信的“拍一拍”功能推出之后,很多网友就想到了同为腾讯旗下聊天巨头的QQ也有着类似功能,桌面端QQ有窗口抖动,移动端QQ还有一个名字就很相似的“戳一戳”。
不过QQ的“戳一戳”功能并非首创,早在十几年前,微软的前办公软件MSN上,就加入了类似窗口抖动的提醒功能。
微软加入“抖动”功能,本质上是想给传统的办公场景分级:相较于传统的@和消息发送,“抖动”的社交提醒强度如同其字面含义,弱而温和,既可以减少接收人的焦虑感,又能对用户进行有效提醒。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2 19:34
这个只不过是微信出了一个功能罢了,拍一拍你的话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他的消息,所以提醒你一下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2 21:09
微信最近新上线的“拍拍”功能引起热议,有人觉得很有趣,有人觉得很鸡肋。本文作者通过六个方面,探讨“拍拍”的用途,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拍拍”功能,就是微信用户在聊天或群聊窗口中,双击对方(或自己)的头像,即可触发“拍拍”行为。发起“拍拍”的用户双击对方头像后,会看到头像抖动反馈,但“拍拍”功能不会向对方做强制提醒,只在聊天窗口显示一行“xxx拍了拍xxx”的文字。
在打开的群聊窗口中,用户间发起“拍拍”行为会被所有人看到。
未打开微信或聊天窗口状态下,包括被拍对象在内的所有人,则不会接收到“拍拍”的任何提示。
可见,相较于微信“强提醒”,“拍拍”则是一个弱属性的提醒功能。
该功能一上线,就引来了许多网友热议和吐槽,焦点话题之一就是:“这功能有啥用?”
一、“拍拍”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拍”本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通的行为,肢体语言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我们与人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可以凭借对方的肢体语言来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同样,对方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了解到我们的真实想法,包括:
打招呼:作为双方沟通第一句话,相同于“你好”、“在吗”。就像现实中两人见面,通常都是以打招呼开场。
提醒:通过肢体接触,达到提醒的效果。假设一个场景,有人在上课或上班时瞌睡,拍一拍的提醒效果是不是明显好于语言沟通?
鼓励:可以表示对人的一种鼓励,长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朋友之间均适用。
欣赏:欣赏、认可的意思,配合眼神,表达效果完美。内心潜台词就是:“你做的很好,我很欣赏。”
信任:传递信任,此时或许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言,“别让我失望”、“我相信你”、“这件事儿交给你了。”
安慰:代表安顿抚慰,让对方别再难受,帮助其改善心情。
等等……
二、增加趣味性,提升活跃度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下滑以及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冲击,微信活跃用户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如何突破用户增长瓶颈,打造新玩法、发现新增长点将是微信面临的巨大挑战。
“拍拍”功能,则是微信的尝试之一,这个蛮人性化的设计,大大增加了社交的趣味性。
很多网友在微信群中,通过修改群昵称,将这个功能玩出了新花样,重拾了幼稚的快乐。
就这样,大家在群里你拍我,我拍你,玩得不亦乐乎。
于是,有网友表示,我终于能像明星一样喊出这句话:别拍了!别拍了!!
三、降低沟通成本
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微信,最高频的沟通方式主要为文字、语音、图片。
无论哪种方式,沟通成本都不低,需要经历思考—选择—操作等一系列操作来完成。
这,有悖于微信“少即是多”的产品设计理念。
而使用“拍拍”功能,不需要用户思考,仅需要一个双击动作,便可代替文字、语音、图片,表达出多种语义。
正如张小龙对于好产品的期待:很含蓄、不招摇。
满足沟通需求同时,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四、减小社交压力
很多人每天微信上会收到大量信息,尤其对于工作压力大的人,微信侵占了太多的个人时间。
特别是同时被多人@的情况,相信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刻骨铭心的体会。
相对于微信的“强提醒”和“@”功能,拍拍的提醒效果更弱。
作为提醒功能使用时,没有明显的消息提醒,对方有空看到回复即可,不强制,感觉很自然、很舒服。
对方回复信息时,可以不用思考说什么,也不用再琢磨语言艺术,拍一拍就好了。
想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发动图表达想法,道理是一样的。
五、增强熟人社交互动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微信作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App,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12亿。
然而,微信高度普及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微信好友中,充斥着大部分由于工作或合作关系添加的“陌生人”。
这似乎与微信熟人社交产品的定位相左。
“拍拍”这个动作在现实生活中更适应于熟人之间的互动,可以用做传递亲情、友情、爱情的一种方式。
相比,@某人这种指定式的互动,“拍拍”更为自然、温和,更利于增强熟人之间互动性和情感交流。
比如情侣之间,“拍拍”就可以代表想TA了。
当然,“拍拍”的使用需要分清对象和场合,不然后果可能很严重。
六、培养用户习惯
智能手机常用的操作手势包括单击、滑动、长按、拖动、双击、缩放。
微信作为12亿人的日常沟通工具,聊天窗口中基本覆盖了所有交互手势,唯独“双击”操作使用场景很少。
此次,通过“拍拍”功能的上线和传播, 或许是有意引导用户学习和熟悉这个新的操作方式,为之后的功能使用,提前培养用户习惯。
众所周知,腾讯目前在大力扶持自家的视频类产品,从微视到小程序直播,再到视频号。
双击视频点赞已成标配,微信会不会利用“拍拍”作为切入口,将用户导流到视频产品上?
又或者将部分操作用“双击”代替,比如朋友圈双击用户头像点赞。
这些都只是猜测,微信能否带来更多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2 23:00
在聊天中出现了某某拍了拍自己,有可能那个人是误操作或者是那个人想和你说话,所以他双击了你的图标,才导致的拍了拍你这种状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3 01:08
这个就是她双击了你的头像,所以显示出文字提示,这个是一个微信的小功能,单纯觉得好玩,没有别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3 03:33
可能别人觉得这种玩法很好奇,就拍了拍,有时候我也会无意中拍拍自己的好朋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3 06:14
话是一个微信的新功能,就是把你拍了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3 09:12
可能就是无聊拍了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3 12:27
是需要微信版本更新至最新版本方可进行尝试使用该功能。
微信拍一拍功能首先打开微信,首先确保自己的微信为最新版本,更新后在微信里选择一个好友,打开聊天窗口,双击对方头像,就可以用拍一拍的功能了。
温馨提示:
微信升级至最新版本后可通过双击对方头像后看到对方头像出现震动并感到手机的震动反馈,与此同时还会伴有“你拍了拍xxx”的文字提醒,包括被拍对象在内的其他人都能在对话框看到文字提醒。在个人对话中,用户使用“拍一拍”功能仅限于看到头像震动,被拍对象也不会收到提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03 15:58
这是微信新出的功能啊,你不知道嘛,一种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