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妻娴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全诗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41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58

意思是国家正值,*清廉人民就安定。

出自:南宋以后儒家学者的《名贤集》

原文: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译文:

国家周正,为官的清廉,则人民安居乐业。妻子贤惠,丈夫就会少很多麻烦,儿子孝顺,父亲就会宽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名贤集》为南宋以来流行在民间的一种通俗读物。里面收集了一些格言、诗句、谚语等。其中有些内容属封建说教,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

《名贤集》以历代名人贤士的名言善行,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名贤集》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组成,易诵易记,读之朗朗上口,其间集有不少成语、格言,是古代流传很广的启蒙读物。

《名贤集》辑者不详,学者们认为是宋代以后的一位儒家学者。它是一部旧时很流行的童蒙读物,但其内容实际与童蒙无关,主要是辑录关于为人、治家、处世的格言或谚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社会都有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世态炎凉的认识及相应采取的对策。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版本较多,文字往往多有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58

出自:《名贤集》《昔时贤文》《增广昔时贤文》

与《续小儿语》特色更为接近的, 有《名贤集》和《昔时贤文》《增广昔时贤文》等, 作者均不详。它们大量汇集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民间富有生活哲理的格言言语,使之通过蒙学教育,一代代传颂于世, 其功可谓大矣。兹援引数则,以示其美:

一 太子入学,庶民同例;官至一品, 万法依条。
二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 必有余殃。
三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四 国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安。
五 人见利而不见害, 鱼见食而不见钩。
六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以上《名贤集》)
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身之计在于勤。
八 受恩深处宜先退, 得意浓时便可休。
九 道吾好者是吾贼, 道吾恶者是吾师。
十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以上《增广昔时贤文》)

当然,其中也不乏像“三十不豪, 四十不富, 五十将相寻死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类消极的言辞。似乎原本威严圣洁的道德教育,在这里被打上一些市俗化的烙印。一般认为,这类读物与“杂字”相配合,更适合于下层劳动者的弟子们使用。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为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读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亦善其身。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有名闻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欲把亲恩报,亲恩即是天。古来多孝子,勉力学前贤。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53287.html?si=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59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59

冯梦龙的《名贤集》,原话是: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解释为:
国家太平,皇帝就会当得顺利,
*清廉,百姓肯定过得平安,
老婆贤惠,老公祸端就少,
儿子孝顺,老爸才能心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7:00

《妻娴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全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诗,全文如下:

妻娴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家贫常自适,人老不相欺。
世乱身虽在,心闲道自安。
何须问姓名,自是白居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妻子贤淑,丈夫少有灾祸,儿子孝顺,父亲宽厚,家庭虽然贫困,但自己能够自食其力,老年人也不会被人欺骗。作者认为自己的心态很平静,虽然身处乱世,但内心很安宁。最后,作者以自己的名字作为结尾,表达了自信和自豪。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