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小黄花鱼长大后就是大黄花鱼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37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3 14:22

不是,大黄花鱼、小黄花鱼,是两种鱼。

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 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大黄鱼,体延长,侧扁,体长约40-50cm。金*。尾柄细长。鳞较小,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8-9行鳞。椎骨25-27枚。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以鱼虾等为食。

秋冬季又向深海区迁移。鳔能发声,渔民常借此估测鱼群的大小。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供鲜食或制黄鱼鲞等;鳔可制胶。已经人工养殖  。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又名小黄花鱼,脊椎动物,硬骨鱼纲,石首鱼科,又名: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色、金龙、厚鳞仔,也叫“黄花鱼”、“小黄花”。体形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5-6行鳞,金*。椎骨28~30块。

耳石较大。体长约20余厘米,体长最长可达40cm。体背灰褐色,腹部金*。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产卵场在沿岸海区水深10~25米,越冬场一般为40~80米,鱼群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黄昏时上升,黎明下降,白昼栖息于底层或近底层。

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主要以糠虾、毛虾及小型鱼类为食,秋末返回深海。鳔能发声。中国产于东海、黄海、渤海,朝鲜半岛西海岸也有分布。为中国重要经济鱼类。供鲜食或制成咸干品;鳔可制鱼鳔胶;精巢可制鱼精蛋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3 14:23

不会
大黄鱼、小黄鱼,是两种鱼

小黄鱼又叫“小鲜”“黄花鱼”,属鱼纲、石首鱼科,体形和大黄鱼有些相似,只是个头要小一些,小黄鱼的头和身子相比,显得比较大,鳞片也比较大,尾柄短而宽,有28块~30块椎骨,体长20厘米左右,背部灰褐色,腹部金*。小黄鱼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向南不超过海峡。
  小黄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比较清澈的泥质或泥沙质底层,有明显的垂直移动习性,晚上在接近水面的地方活动,白天栖息于海底层或接近于底层的地方,黄昏时上浮、黎明前下沉,活动很有规律,小黄鱼属于近海底结群性洄游鱼类,每年四、五月水温开始上升时,分散栖息在水深为40米~80米的黄海、东海交界处附近越冬的小黄鱼,开始感受到了春意,体内性腺发育日趋成熟,便集群向我国江苏、山东沿海作产卵洄游,产卵洄游时雌鱼在前、雄鱼在后,产卵时能发出类似秋天夜晚田野上青蛙的叫声,并不时跃出水面,渔民常根据跳跃情况和叫声大小来判断鱼群的大小、疏密和远近,小黄鱼的产卵量比大黄鱼少,一般只有7万粒~15万粒,产完卵后就分散在近海索饵,主要以虾类和一些小型鱼类为食,当秋天水温开始下降、寒气袭来时,它们就“拖儿带女”地向深海游去,回到去年越冬的地方。

大黄鱼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尾柄细长,其长为高的3倍多。头大而侧扁,背侧*枕骨棘不明显。颏部有4个不明显的小孔。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三分之二以上被小圆鳞,背鳍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
产  地:   大黄鱼属于*带性鱼类,通常生活在我国近海60米以内沿岸浅海的中上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3 14:23

恩,小黄花鱼也许长不大就被捉起来吃了,所以不一定可以看到小黄花鱼长大,现在人类太残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3 14:24

不是的,小黄花鱼和大黄花鱼是两种不同的鱼哎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