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地球变暖的利与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59

全球变暖对中国利大于弊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人类来说,全球变暖意味着什么,会产生哪些一系列的链式反应,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关注的是全球变暖,究竟会对中国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笔者的结论是,全球变暖,对中国利大于弊。
一 、全球变暖的主要效应
全球变暖,相当于地球自然环境的一次重新“洗牌”,其主要效应如下:
1 、全球气候洗牌,有的地区气候变得更好,有的地方气候变得更坏,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如果原本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该地区的农业(包括畜牧业、林业等)收成也会增加;如果原本湿润地区的降水量进一步增加,该地区农业收成有可能减少。如果原本寒冷地区的气温得到提升,该地区的农业收成也会增加;如果原本高热地区的气温进一步升高,该地区的农业收成有可能减少。
2 、海平面上升,原因一是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冰山积雪大量消融,二是海洋体积因温度升高而膨胀。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将造成诸多负面效应,包括淹没沿海土地,以及加剧沿海区域的盐碱化。
3 、地球生物分布将发生变化,许多动物*迁徙到其它地方,一些生物会大量繁殖,另一些生物会灭绝。对于农作物来说,全球变暖可使无霜期延长,原本一年收一季的地方,可收一季半,原本收二季的地方可收三季,因此有利于农业增产。
4 、由于经济活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全球变暖引起的一系列气候变化都将影响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暖冬使得冬季保暖服装销量萎缩,取暖消耗能源也随之减少;热夏会增加空调制冷成本,同时也会减少食欲。
二 、全球变暖有助于增加中国降水量
无庸置疑,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重新洗牌同样适用于中国。众所周知,中国位于欧亚*的东部,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还降水量存在地域不平衡(东南多、西北少)和季节不平衡(夏季多,其它三季少),因此水资源匮乏乃是制约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笔者根据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分析后认为,从整体上说,地球气温上升有助于增加中国全境降水量。
1 、中国降水量的主要来源
众所周知,地球陆地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来自海洋水汽的多少和当地温差的大小。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与印度洋、南太平洋、西太平洋的距离很小,而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水汽有非常充沛,因此中国南方降水量也比较丰富,年平均降水量通常都在1000毫米以上;其中印度洋的水汽,能够通过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的深山峡谷进入青藏高原的南部和东部,给藏南地区和澜沧江、怒江、长江、黄河上游送去宝贵的水资源。上述两项,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
对比之下,中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既远离印度洋和太平洋,又远离大西洋和北冰洋,因此降水量稀少,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1000毫米之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仅有50~300毫米。
2 、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气温升高,会给中国南方带来更多的降水量。但是由于我国南方降水量原本就比较充沛,因此新增降水量对南方的经济增长贡献并不大,反而有可能增加洪涝灾害和极端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
3 、西太平洋气温升高,有助于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增加,对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有利。
4 、北冰洋气温升高可增加中国北方降水量。由于北冰洋的冰山迅速消融,北冰洋气温升高超过摄氏零度,冷空气的温度越高,能够携带的水分子数量也越多,因此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水汽含量也随之大量增加(相对于暖湿气流来说,富含水汽的冷空气可以称之为冷湿气流),这对我国北方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具体来说,北冰洋的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当它的气温低于摄氏零度时,所蒸发的水汽量非常少,对我国北方水资源贡献也微乎其微。但是,随着北冰洋冰山大量融化,北冰洋气温升高到零度以上之后,北冰洋的水汽蒸发量则会成倍增加,对我国北方的水资源贡献也会成倍增加。假设北冰洋蒸发量每年增加10毫米,每平方公里海域就增加蒸发量1万吨,北冰洋总蒸发量就增加1300亿吨;如果有十分之一北冰洋水汽能够输送到我国北方,那么我国北方每年就可增加水资源130亿吨。事实上,随着北冰洋区域的气温升高,北冰洋每年增加的蒸发量远远高于10毫米,而这就意味着我国北方可望从北冰洋得到更多的水资源。
5 、同理,大西洋气温升高也可增加中国西北地区的降水量。
三 、随着全球变暖加速,中国北方降水量正在增加
2007年9月笔者与夫人去旅游,返京后在《重走周穆王西巡路:与穆天子一路神游》游记中笔者写道:“9月6日7时乘K43次列车,顺黄河南下,至中卫后西行,沿祈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于当日21时30分到达嘉峪关市,沿途窗外虽然稀稀落落飘着雨(今年西北地区雨水多,这应当与北冰洋冰山大量消融有关,因此荒漠野草绿色也多,玉米、向日葵等长势也好),但是仍然可以明显感到空气越来越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春天,北京(包括华北平原)接连下了好几场小雨,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山西,以及内蒙古河套地区也接连下了好几场中雨和小雨。与此同时,我国北方每年春季都要刮的十几场扬沙、浮尘、沙尘暴(例如,2006年4月17日北京遭遇强烈沙尘暴,笔者首次测定北京市降尘量33万吨),今年春天至今北京地区仅有一二次(此前气象部门预报有11次左右)。笔者认为,这种带有转折性的气候大变化,主要不是植树造林绿化的人为功劳,而是自然环境在大尺度范围里发生了有利于增加我国北方降水量的变化(不排除有人会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全球变暖促使北冰洋冰山大量融化,导致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水汽含量大幅度增加。
四 、北方降水量增加将给我国带来巨大利益
众所周知,中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对于中国北方来说,水资源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水资源的增加(每年约数百亿吨),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利益;如果能够配合渤海汽化工程、空中南水北调工程,则效果更加明显。
1 、北方广大地区由于降水量增加,农业、畜牧业、林业的收成可望增加10-30%。
2 、北方工业生产由于水资源增加,工业产值可随之增加10-30%,甚至更多。
3 、北方城市水源短缺将得到大幅度缓解,市民生活环境质量随之相应提高;国家首都北京市再无缺水之忧,因缺水而迁都的准备可以放弃。
4 、巨额投资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下马,或者压缩投资量,或者改变用途。例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通航目的为主。
5 、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数以百万平方公里计的半荒漠、荒漠、沙漠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得到相应程度的改善,许多久已干涸的内陆湖泊(例如罗布泊)有可能重新碧波荡漾,农业、畜牧业、林业将得到全新的发展,并可吸收大量温室气体。
五 、全球变暖对中国利大于弊
对比之下,全球变暖导致的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对沿海陆地的侵蚀,以及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增加,对我国造成的损失,总体来说远低于我国北方降水量增加而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可以说全球变暖对中国利大于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坐享其成,等着全球变暖给我国带来好处。事实上,我们还有大量的艰巨的工作要做,必须积极应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灾害性天气对我国的挑战和机遇。
1 、认真应对全球变暖对我国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把可能的损失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和尽可能小的范围。
2 、积极利用全球变暖对我国带来的有利机遇,加快实施空中南水北调工程、渤海汽化工程、荒漠沙漠开发利用工程;及时调整行政布局,增设昆仑山(昆仑山南北地区)、敦煌省(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东部),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和服务力度。

参考资料: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54977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0

暖冬,又是一个温吞吞的暖冬,这仍旧是全球变暖趋势的结果。作为近几年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的气候异常现象,全球变暖使水汽蒸发加剧,进而影响到各地的降水,改变大气环流状况,使气候反常,增加洪涝、干旱、飓风、热浪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几率,引发疾病的流行和蔓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危害极大。根据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物种灭绝。欧洲环境署发表报告称,欧洲气候变暖的速度要明显快于世界其他地区。
还有很多,你可以下载来看

参考资料: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6-QKBL2006Z1034.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0

总的来说弊大与利```
海平面上升将会有许多岛屿被淹没```沿海地区的部分被淹没```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气候变得炎热```候鸟等许多生物将会频临灭绝`````许多冰川覆盖地区将会融化```
气候变热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又有利于农业种植```比如水稻就需要许多热量```南极洲变得不在寒冷又有利于人类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北亚的许多无人区也将会得以利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1

冬天会比较暖和

夏天会比较炎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2

不仅玻璃、塑料薄膜可以造就温室,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也能发挥温室的作用。金星、火星等行星,也有自己的大气层,因此也都具有大气温效应。
地球大气层包含多种气体,它们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各异。二氧化碳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跟玻璃和塑料薄膜的作用相类似,二氧化碳对太阳射向地面的可见光影响不大,却对来自地面的热辐射(红外线辐射)有很强吸收作用。太阳光把地面晒热,由于二氧化碳的阻挡,地球热量不能散发到宇宙中去,因此,地球的温度就升高了。这就是天然的大气温室效应。
天然的大气温室效应,给我们人类造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试想,如果地球没有这个宝贵的大气层,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应该是-23℃。在那种情况下,地球上将是一片荒凉,哪有人类产生和繁衍的条件?由于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38℃,达到15℃,才有了这个绿色的繁荣的地球。
我们地球的大气温室效应对生物的生存极为适度。金星大气层就不是这样,它的二氧化碳含量太高,达到97%。这就导致温室效应太强,把金星表面温度升到465-485℃。
温室气体陡增
人们发现,大气层这个温室,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186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为280ppm(百万分率)。
1958年,夏威夷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315ppm。
1986年,人们测得的数据是:348ppm,比1860年增加了24%。
设在南极和阿拉斯加的观测站,也记录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提高的现象。在南极,1975年为330ppm,1986年为345ppm。到1997年,人们看到一份报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440ppm。看来,不同的科学家都得到了相似的数据:自1860年至今,地球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大约25%,而且其中一半是1960年以后增加的。
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它是怎样增加的?
1962年,苏联气候和气象学家指出,人类大量燃烧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导致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浓度增加。除此,热带地区烧毁森林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今天,对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了比较确切的统计。1997年,设在伦敦的世界能源委员会公布了上一年度的统计结果:1996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65亿吨,比1990年(61亿吨)提高6.4%。在这个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燃烧煤炭产生了24亿吨二氧化碳,占37%;燃烧石油产生了28亿吨,占43%;燃烧天然气产生了13亿吨,占20%。到2000年,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将达到385亿吨,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工业化以前的2倍,即560ppm。庞大的工业,正在改变着地球大气的成分。科学家们警告说:“人类正在并不情愿地从事一项全球范围的不可控制的实验,它的最终后果仅次于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温室效应争论多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引起什么样的直接后果?这个问题涉及的温室效应理论,要追溯到本世纪初。瑞典化学家斯特万•阿伦尼乌斯通过理论计算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地球气温上升4-6℃。
阿伦尼乌斯的理论并未从一开始就引起重视。实际上,直至目前,关于温室效应的争论从未中断过。人们争论的问题主要有:①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是否明显升高了?②变暖的趋势和幅度与温室效应的机制是否一致?③变暖将产生哪些影响?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④如何防止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研究,是“全球变化”这个大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系统,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间的相互作用,纵观千百万年的长期变化,以及几十年数百年的近期变化。考察人类对这些变化的影响,预测对人类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制订科学有效对策,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工作,出现不同见解是可以理解的。
温度是否在升高
谈论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必须首先弄清近百年来随着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是否升高了,气温升高是否直接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1997年,北京人不会忘记,他们遇到了一个40年未有的漫长的酷暑。
感到闷热难熬的不只是中国北方的百姓。8月初,英国气象局哈德利气候预测中心指出,1997年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1860年开始记载全球气温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此之前,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报告,也披露了气温升高这个事实。1986年10月,美国地质调查局指出,近一百年以来,阿拉斯加北极冻土的温度上升了2.2-3.9℃。英国科学家沃恩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南极半岛的温度上升了2.5℃。从北极到南极,都有“升温”报告。因此,科学家认为,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近年气温记录表明了地球变暖的趋势,而且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趋势相一致。至于未来气温的变化,1996年1月4日,英国气象局预测,21世纪全球气温将上升1-3.5℃。
科学家为“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这个结论找到了许多证据。例如,英国鸟类研究人员对1971-1995年25年间65种鸟的74258次产蛋记录进行了分析,发现有20种鸟的产蛋时间平均提前了8.8天。喜鹊产蛋时间提前最多,竟达17天。鸟类专家说,产蛋时间与自然界提供给鸟类的食物量有关。产蛋时间提前,说明鸟类比25年前能更早地得到足够的食物,这只有在地球变暖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
关于地球平均温度的变化,也存在一些不同的估价。有人提出,全球气温的历史记录与温室效应的理论不符。他们说,1940-1965年的平均温度比1880-1940年还低,因此地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没有必然联系。
1997年7月22日美国《商业日报》载文称:地球上多数小幅度的“变暖”都发生在1940年以前。文中说,卫星对高层大气的温度测量已坚持了19年,并未发现变暖的趋势。
温室气体多少种
除了二氧化碳以外,经过多年研究,科学有又发现了若干种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它们是:氯氟烃、各种氮氧化物和甲烷。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也与人类的活动直接有关。
自然界本不存在氯氟烃。这种化合物是本世纪30年代研制成功的。氯氟烃诞生后在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用作发泡剂、冷却剂、喷射剂、清洗剂,产量逐年增加。到80年代中期,氯氟烃化合物年产量达120万吨。
氯氟烃分子吸收红外线(也就是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分子的1万倍。因此,虽然迄今共排放氯氟烃1500万吨(人类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则达220亿吨),但是科学家却给氯氟烃对温室效应发挥的作用判了一个很大的比例:15%。氯氟烃升腾到距地面20至25公里的平流层后,由于受到太阳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便会裂解生产氯原子。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发生作用,生成氧分子,这样,臭氧层就遭到破坏。南极上空巨大的臭氧空洞,面积早已超过美国。臭氧是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人类失去了臭氧层的保护,皮癌患者就会大大增加。
各种氮氧化物的来源是:汽车尾气、发电厂烟囱排出的气体、森林大火产生的气体和尼龙产生过程。100年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增加了19%甲烷也是一种强烈的温室气体,它的分子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在大气中本来就有天然的甲烷。寄生在牛大肠内的细菌、麦秸腐烂、垃圾腐烂也可产生甲烷。百余年来,地球大气中的甲烷增加了一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6亿吨。
对于温室气体,各国科学家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比如二氧化硫,前些年有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硫会吸收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升高。然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提出,二氧化硫能够反射太阳辐射,它们是保护地球的“盾牌”,不应把它们视为温室气体。他们以90年代初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为例:火山喷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地球气温并未像有些科学家预料的那样,由于“火山喷发物吸收太阳热能”而升高。但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祸首却是无人怀疑的。
温度上升利弊观
气温上升对自然、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变暖究竟有利还是有弊?科学家也有不同的分析和结论。
关于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迅速变暖,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变暖的幅度是夜间大于白天,冬天大于夏天,两极大于赤道。这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和雨量分布变化。一种观点认为,这将使一些地区干燥少雨,甚至荒漠化。另一种观点则推断,撒哈拉大沙漠雨量将赶上爱尔兰潮湿地区。
关于对农业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变暖使干旱地区更加缺少降水,导致沙漠范围扩大,农业萎缩,而潮湿地区气候变化也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持另一种观点的科学家指出,温室蔬菜比露天种植产量高20%以上,而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比大气层高出两倍,说明二氧化碳增加有利农业增产。美国农业专家威特沃甚至说,迄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可能已经使全世界农作物产量增加了10%。
关于海平面上升 一种观点认为,气温上升导致海水体积膨胀和两极冰山融化,到2030年海平面将比1860年上升0.2米-1.4米。有报告说,“世界各地沿海地区都在下沉,实际上是由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加纳有一座小城市已经没入大海。如果将来海平面上升1至2米,纽约、伦敦,以及孟加拉国、荷兰的部分地区都会被海水吞噬。如若南极的冰有10%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4米-9米,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另一种观点提出,极地冰盖的面积与降水量关系更大,而温度是次要的。全球变暖使降水增加,两极冰盖将会增大,而不是冰盖融化,淹没纽约、伦敦的事不会发生。
温升问题对策难。科学家早已为控制温室效应开出了药方。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③节约能源;④发展核电;⑤大量使用天然气;⑥减少矿物能源消费量;⑦开发可再生能源;⑧减缓以至停止砍伐森林;⑨植树造林;⑩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⑾减缓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抑制能源消耗。为停止排放氯氟烃化合物,应禁止这种化合物的生产与使用。为减少甲烷排放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①收集利用垃圾场产生的沼气;②推广沼气能源,少用矿物燃料;③利用自然界产生的甲烷作燃料。为减少各类氮氧化物排放量,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汽车采用清洁燃料;②减少矿物燃料消费量;③采用清洁煤技术。
世界各国陆续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订出了指标。1988年6月,30多个国家在多伦多会议上提出,到2005年,应力争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88年减少20%然而,到1997年,联合国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已经做到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之间的差距加大了”,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非但没有减少,而且在继续增加,1996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了6.4%。
地球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每天都在增加,地球正在变暖。尽管人们对地球变暖的后果存有不同估计,但是放任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放任气温不断升高,肯定对人类生存不利。人类应该继续研究我们这颗星球,好好保护它,为了人类的未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