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作家张洁的一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34

张洁(1937~) 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 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年度“玛拉帕 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http://www.8181.com.cn/bbs/Plug-ins/book/bookroom/jswx/jswx/y/yanchunde/essj/048.htm
在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作家张洁胸前挂着一个u盘,记者问她何故,她说来领奖却担心家里会忽然失火,于是把电脑里写好的文字存到u盘里,然后像挂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身家性命都在这里呢。”
把文字视为身家性命,张洁对待文字的态度让我肃然起敬。她挂在胸前的u盘,使我想起挂在少女胸前的家门钥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丢了这把钥匙就会打不开回家的门,灵魂就找不到归依。一个对“家”有虔诚的热爱的人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把“钥匙”弄丢呢。
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自语,小说往往带有作家的自传色彩,在《无字》中,写作是女主人公的救命稻草,现实中,写作是张洁的救命稻草。已经花甲的她还时常一天写四千余字,到了这个年龄,创作能力没有衰竭,创作*没有消失,不敢浪费半点时光,把余热、时间、精力全放在文学上了,除了视文字为身家性命还有什么更好的理由呢。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爱,写作才会成为她“生命的存在方式”;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爱,苛求才会成她对自己的残酷要求。
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写作或者非常努力,她的文章总是改了又改,哪怕一个字,放在前面好还是放在后面好?也会反复斟酌。作为作家,她羞于粗制滥造,她说“词汇的匮乏对我的职业是一种讽刺。”她对文字负责的态度,唤起我对文学的信心。
文学首先不是一项辉煌的事业,而是一项寂寞的事业,要有坐得十年冷板凳的恒心和毅力,张洁坐得很沉,坐得很稳。她把写作比喻成京剧演员吊嗓,每天都得进行,否则就会生疏。写《无字》她前后花了十二年的功夫,字字心血。难怪,当她得知《无字》被盗版时,无不伤心地说:“我就像一个穷小子一分钱一分钱攒了十几年,好容易备齐了娶媳妇的嫁妆,结果让梁上君子洗劫一空。”没有这一分钱一分钱的积攒,就不会有张洁在文学上的巨大“财富”,有人说她可与萧红、张爱玲比肩。
我们现在没有必要讨论张洁的文学地位,因为她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视文字为身家性命的张洁还会给我们惊喜,还会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更远。张洁给我们的启示没有什么新意,还是那些老话:这个世界上不乏聪明的作家,但就是缺少视文字为身家性命的作家,缺少甘坐冷板凳的作家,缺少肯下笨功夫的作家,晃动在我们眼前的多是如何“脱”“俗”取宠,如何走捷径、吸引眼球,女口何趁嘴上*快出书、快挣钱、快出名、快成家的作家。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谈他们,害怕亵渎张洁的勤苦,我只祝愿张洁的“身家性命”更寂寞也更辉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