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中国经济结构如何转型?求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5

在世界乱成了一锅粥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也难以象十年前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独善其身,并成为定海神针。在这危难之际,中国*终于抛弃了那些自由经济学家的论调,看清了事实,并下定决心,不走寻常路,一下子开出了4万亿的拯救中国经济计划,至以后续还有多少动作,就看领导层怎么想了,不是我们一介草民可猜测得出的。 要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告别粗放式的增长,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基本上是现在官方的一致口径。可是大大小小的文件发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也开了不少,我现在却有点担心起来:经济转型,以前不是没说过,n年前就提出了,而且也是一直在推进当中,效果却一直不是很好。直到人民币汇率开始升值,使得沿海省份的工厂因成本压力转向中西部,才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踉跄中步履维艰地向前前行,效果却也是一般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在这个危难时刻,我们既然已经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安全转型呢?通过什么手段呢?广大的经济学家们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似乎都可以拯救中国于危难之中,但是看来看去,都没有发现有从*层面来看问题的。都是就经济论经济,我觉得,似乎缺少了什么?在中国,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不论是文化、宗教、娱乐、经济等等等——,管你是什么问题,所有的问题归根究底都跟*离不开关系,既然无可避免,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利用这一点呢?在中国,*的升迁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他所管辖的范围之内GDP的增长情况的。虽然**的升迁还有其它方面的考核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只要GDP这一关没过,那做得再好都是白搭。一般,GDP的考核都是依照当地GDP总量相对以往的增减来进行考核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细化指标。那好,既然**的前途升迁确实离不开GDP的量化指标,跟*有着切身的利益*,那么,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是无法用另一套方案来取代目前考核*的这一套方案,那我就以我井底之蛙的眼光认为,既然其它路走不通的话,唯有华山一条道了,也就只好给这条道修修补补拓宽拓宽了,就以现行的方案兼收并蓄,使这套方案更加科学化,量化,具有更加灵活的可操作性。我开出的方案就是:中国目前把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那么,我们以后在考核*的时候,也跟现在一样,也是按GDP来考核,但是GDP的考核则要细化,量化,不再以总量来进行考核,而是分散到三个产业来考核。如第一产业增长多少,或降低多少,第二产业增长多少,或降低多少,第三产业增长多少,或降低多少,通过对这三个产业的量化考核来确定*的考核得分。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各个地方的产业结构,产业侧重也各不相同,各自要转型的目标也不一样。但是,只要把上述考核**GDP的方案应用到各个地方,由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把关,而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则由*负责考核,则中国的经济结构则有望转型成功,而不是去奢望**依靠自身的*觉悟去进行所谓的思想,开拓眼界,积极创新。一个人如果活得太舒服了,没有外力的推动,恐怕都是躺在温柔乡里,是很难走出创新的步伐的。我们的**心态也大多如此。 如果国家想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的比量,则考核相关省份*时加重对第一产业GDP的审核,想提高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则考核相关省份*时加重对第二产业GDP的审核,想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则考核相关省份*时加重对第三产业GDP的审核。说白了,就是要狠狠抓住34个省级行政区最高首长的GDP量化考核。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则相关**就有外部的也是自身的压力来推动他们的工作,来发挥他们的能力,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这就是所谓的“大公若私”。只有国家把经济结构的转型与**的升迁前途等切身利益*在一起,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才能事半功倍,一马平川。 中国的国企改革之所以能够涅槃重生,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大公若私”,给以国企领导人应有的待遇,有奖有罚。如果在改变经济结构这一*层面上,引入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即如果某一省的经济结构转型成功,则当地的行政首长可获得利益,例如升迁。单纯的靠发红头文件,靠**的自身*觉悟恐怕是无所作为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纸上谈兵,不足之处甚多,望各位行家多多海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