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汉武帝太初元年更改历法前我国用的什么历法?具体介绍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6:52

古代最先进的历法——《太初历》

汉武帝招聘四川天文学家改革历法

西汉武帝时期对历法的改革,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它所创制的新历,就是闻名于世的《太初历》。《太初历》内容全面,结构严整,科学性强,为我国后世治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参加这次历法改革的最主要骨干,就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今四川阆中市人落下闳。

历法,就是按照某种人为的规定,将年、月、日三者合理地编排起来,便于人们借以安排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同时还要符合天体运动规律。由于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三者之间没有公约数,而且各个时代其年、月的长度也各取不同的近似值,因此,就产生了“阳历”或“太阳历”、“阴历”或“太阴历”和“阴阳合历”等不同历法。

我国古代远自商朝时候起,历家即并用阴阳两历,并不断探求两种历法的配合原则,即置闰法。阴历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从月圆或缺到下次月圆或缺所需的时间(朔望月)定为一月,约为29.53日,为了取其整数,将月分为大月30天,小月29天,多少彼此相补;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定为一年,约合365.25日。但阴历12个月的日数和阳历一年的日数并不正好相等,阴历一年比阳历一年大约要少11天左右,三年就要差一个月以上。如果以正月为春季之始,三年后春季就要推迟到二月开始,正月却变成了冬季,形成四季紊乱。为了协调朔望月和回归年两个不同周期的长度,采取所谓置闰法,起初三年一闰,还不够,后来五年再闰,又多了,从春秋中叶起,确定采用19年7闰的办法,使阴历的平均历年与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阳历一年)大体一致,《尚书·尧典》谓之“以闰月定四时成岁”。阴历置闰以后,实际上成了一种“阴阳合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古代天文学家对于岁实(地球绕太阳真正公转的周期,又称回归年,其实际长度应为365.2422日)与朔策(朔望月实数,实际长度应为29.5306日)的测算并不很精确,一种历法使用到一些年代便发生累积误差,形成朔日(日月相会为朔,即阴历每月初一)或晦日(阴历每月的末一天)见月出的混乱现象,又须重新修改测算,才能与天象相合。

参考资料:http://www.bscul.com/boyix/channelboyix/bashu/open.html.aspx?id=17685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