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9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07:52
中国古代历法是一门很专门的学问,不仅是古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涉及、影响到数学、医药、易数、物理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文化的基础。
西汉以前,我国使用的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登封第一》有:“炎国丧宝,黄历开睿,祖武类帝,宗文配天”,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至唐后,历书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且只许官方印历发行,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
西汉之前的历法形态各异,如每年的开端不同:夏历建寅,即以阴历一月为岁首,因一月为寅,故称正月建寅;殷历建丑,即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建子,即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颛顼历为基础,以阴历十月为岁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历相同,因为夏历的设置比较符合农事季节。
阅读古籍时就要注意所使用月份的不同。例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三十七年”这一节里,有两段记载;“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每年只有一个十月和一个七月,七月里死,十月怎能出游?这也是历法不同的缘故。按秦历来,夏历十月是秦历正月,夏历七月是秦历十月,秦始皇在这一年里,正月出游,十月崩驾,在外总共9个月的时间,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而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相当于今天的阳历年,一年12个月,365或366日。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岁三百六十六日”;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即阴历年,一年12或13个月(有闰月的话),354或384日。
纪年:干支纪年是古代纪年的基本、通用方式。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现在采用的公历纪年,即格里高利历法,也叫纪元,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元年。如果当初我们的汉武帝有点侵略扩张征服世界的心思的话,那么今年也许就称作“建元2146年”了。
纪月: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等,岁首的月份叫正月。每个月也有些个绰号,如现下阴历五月,也称为皋月,天中,仲夏等。古人又有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份相配: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依此类推。另外,每个月也都配有一个天干,但这个不像月的地支是固顶的,而是根据当年的天干来推算得到。
纪日:与纪月法基本相同。除了以数字纪日外,古人用干支纪日。每日的干支由年、月的干支推算得到。另外,每月的有些日子也有特殊称谓,多半由月相而来,如第一日叫朔(月生之意),最后一日叫晦(月尽),初三叫朏(新月初现),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满月),《前赤壁赋》里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既望就是满月后的日子。
纪时:古人把一日分为十二时辰,从夜半起依次称为子时、丑时,……,亥时,每个时辰也都配有天干(由日的天干而定)。子时大约相当于今23点到1点,亥时相当21点到23点。为了计时方便,一日又分为100刻(到清代改为96刻制),每刻15分,每分60秒。每个时辰也有个别称,子时为夜半,其他分别为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另外,古人将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为一个时辰。初更(一更)相当于戌时(19-21点),二更相当于亥时,三更相当于子时,四更相当於丑时,五更相当于寅时。这下你明白了“三更半夜”的来由了吧。有些城市如今尚保留着更鼓楼,每夜或有更夫敲鼓报更,也算是种怀旧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5:00
与公历的改革完全不同,中国的历法改革复杂而困难得多,从历的本身来看,因为中国的农历是阴阳历,即不但要研究月亮的运动规律,而且要研究太阳的运动规律,同时还要考虑两者的关系,使之能得到恰当的调节。同时考虑这么多因素,比起只关心太阳的运动来显然要经历更大的艰难曲折。因此,从先秦时期起到清末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的历法曾经历过多次的改革。据统计,先后提出过的历法共有近百种,大部分是实际行用过的。谈过,历的基本要素是年、月、日三者的长度。对于农历来讲,年的长度取回归年长度365.2422;月的长度取朔望月的长度29.53隔日。显然,年、月、日三者的关系是不可通约的。因此,无论怎样好的历法都只能是近似地反映了三者的关系。这样从根本上来看,某种历法其行用的年代越长,它和实际天象的偏差就会越明显。等到这种偏差积累到足以影响按节气安排农业生产时,这种历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就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我国历法多次改革,其首要原因就在于此。例如,西汉初年制定的《太初历》,使用到东汉初年时已经一百多年了。人们发现,日月合朔常在历书上所载的朔日之前,月食发生日期也比预先推算的要早一日。这结果引起了后汉初年改历工。作的进行,从而导致一个新历——《四分历》的诞生。除此而外,引起改历频繁的另一因素是封建帝王的反动正统观念。在古代,颁布历法一直是帝王的特有的权力。朝代变了,也必须改颁新历法,即所谓“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命于天也”。“改正朔”,即是指颁新历。这里实际上是借“天意”愚弄被统治的人民。这样一来,每当改朝换代以后,历史上就可能出现改历的事件。例如,魏朝的《景初历》到了西晋时改名为《泰始历》,以后又改为宋时的《永初历》。历名虽三易,历却是一个。其实,这不过是皇帝老官儿玩弄的“改正朔”的把戏而已。
抛开封建帝王的丑恶表演,我们回到科学的改历上来。在我国多次的科学改历中,有几次重大的改革是需要强调的。通过这些改革,我国的历法研究不断向前发展,历法的精度不断提高。我国首次的重大历法改革是在秦代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动时代,周朝的奴隶主统治政权日趋崩溃,作为王权象征的全国统一历法在这种情况下也颁发不出来了,大的诸侯国分别制定了自己的历法。据史籍所载,当时影响最大的有六种历,即所谓“古六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集权,对历法也进行了改革;把颛顼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历法,从而保证了全国*、经济活动的步调一致。1972年在临沂出土的汉简历谱,就是颛顼历的一个历史遗迹。第二次重大改革是汉代的太初改历。汉承秦制,故西汉初年一直使用颛顼历。到汉武帝时代,历法和天象之间的不符已很明显。为了不失农时,汉武帝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下令改历。当时曾召集了“民间治历者”共同参加修订历法,订出了我国有完整史料记载的第一种历法——《太初历》。太初历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历日制度、日月食周期、五星运行情况、二十四节气测定、二十八宿的天球坐标等等,为后世的治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太初历中明确规定了无中气的月为闰月的置闰规则,使阴阳历的调合更为合理。第三次改革是在南北朝时代,由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反映出来。在这部历法中,祖冲之把在此以前由后汉刘洪发现的“月行迟疾”和晋朝虞喜发现的“岁差”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因而制订了比较精确的历法。第四次改革体现在隋时刘焯的《皇极历》中,它根据北齐张子信发现的太阳运动不均匀性,即所谓“日行盈缩”现象,更精确地计算节气发生的时刻,即所谓使用“定气法”。第五次改革是元代郭守敬实行的。他创造了较精密的新仪器,仔细地重测了一些基本天文数据,更精确地皮映了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在数学上,他又引进了十进小数,创造了坐标变换公式和高次内插法,因而编制出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这5次重大改革只是我国历法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这些成就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家辛勤工作和精心研究的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6:18
《太初历》由西汉落下闳[hóng]创制,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规定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大明历》又称《甲子元历》,南北朝祖冲之创制,改进闰法、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从而使得历法更加精确,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二次大改革。
《戊寅元历》由博仁钧和崔善为创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颁行全国的历法,废除平朔,改为定朔、废除闰周,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革。
《授时历》由元代许衡、郭守敬、王恂创制,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积年法,并推算出了365日为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时宪历》由明代徐光启创制,废除自西汉以来的“平气”二十四节气推算法,正式采用以太阳在黄道上位置为标准的“定气”,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五次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