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5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40
谁会没事饶那么大的圈子,又是过草地又是爬雪山的,哪样不是冒着生命危险?要不是被*无奈也不会出此下策.
是**开始屏弃了*的战术,推崇李德,博古等人的硬拼,伤亡惨重,才不得已这样的。
其实就是保住实力.
长征目的地是如何确定的
(记者樊永强、吴杰)1935年9月18日,**率领红1、3军(即红1、3军团。*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对两个方面军的组织番号进行了统一)和*纵队到达甘肃岷县以南的哈达铺,并作出进军陕北、把长征目的地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至此,万里长征终于有了明确的目的地。
“*是从当地找到的报纸上获悉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并作出这一决定的。”军事科学院长征史专家徐占权说:“长征中,*曾多次改变转移目标,在走了11个月、行程两万多里后,才确定下了长征的终点。”
红军长征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可靠落脚点的过程。
1934年10月16日,当*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河畔踏上征途,除了“北上抗日”的大方向外,对于要转移到哪里、要走多远,当时的*领导人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徐占权说,长征开始时,称为战略转移,*最初的计划是到湘西去同红2、6军团会合,建立新的根据地。惨烈的湘江之战后,因敌强我弱,在湖南通道,*决定转兵去敌人防守薄弱的贵州。随后,在1934年12月召开的黎平会议上,*决定“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在1935年1月中旬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决定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或川西北建立根据地。”徐占权说,直到1935年5月初,渡过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时,*仍决定去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根据地。
1935年6月,*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会师,在随后召开的两河口会议上,*认为川西北的松(潘)理(县)茂(县)地域狭窄,利于敌人封锁,不利于红军*,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粮食、衣被、武器等都缺乏,不利于补充。因此,*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但掌握着红四方面军指挥大权的张国焘却反对*北上方针,坚持南下。9月,**率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先行北上。
“在9月12日召开的俄界会议上,党*认为当前的基本方针是‘首先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一个根据地,将来向东发展’。”徐占权说,“一直到这个时候,究竟到哪里落脚还没有确定下来,因此,党*在哈达铺决定把长征目的地放在陕北,意义重大。”
徐占权说,10月22日,到达陕北吴起镇的第三天,**局召开会议,宣告*红军历时一年的长途行军已经结束,今后将以陕甘晋为主要发展区域。
“*作出把长征目的地放在陕北的决定是基于现实考虑并富有远见的,最后实践证明也是完全正确的。”徐占权说,1936年7月,南下受挫的红四方面军不得不同红2、6军团一道共同北上,并于10月完成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至此,长征全部胜利结束,陕甘宁根据地成为中国*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战略基地和总后方。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40
被*的.反围剿失败,迫不得已,撤到了陕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41
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41
"战略性撤退" 你以为他们不想走条平坦的道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