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25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9 07:40
1、在太空中,不仅有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辐射,各种天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例如,银河系有银河宇宙线辐射,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太阳耀班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由太阳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等。许多天体都有磁场,磁场俘获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性很强的辐射带,如在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由此可见,太空还是一个强辐射环境。宇宙大爆炸后,在宇宙中形成氢和氦两种元素,其中氢占3/4,氦占1/4。后来它们大多数逐渐凝聚成团,形成星系和恒星。恒星中心的氢和氦递次发生核聚变,生成氧、氮、碳等较重的元素。在恒星死亡时,剩下的大部分氢和氦以及氧、氮、碳等元素散布在太空中。其中主要的仍然是氢,但非常稀薄,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在星际分子区中稍多一些,每立方厘米约1万个左右。
2、太空环境除有超低温、强辐射和高真空等特点外,还有高速运动的尘埃、微流星体和流动星体。它个具有极大的动能,1毫克的微流星体可以穿透3毫米厚的铝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3:07
太空的特殊环境和资源主要是:失重--长时间,大范围。
超高真空--真空水平达到10-8至10-14托(1托=133.322帕),长时间,大容量。
超净--无尘埃。
超静--无大地传递的振动,无环境噪声。
深冷--宇宙背景绝对温度4度,无与伦比的热容量。
高度位置--距地面数百千米、甚至数万千米高空,连续、定期、重复、无干扰,视野广阔。
廉价无污染能源--太阳能。
航天事业发展的初期着重于高度位置资源的利用,通信卫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导航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均是利用高度位置资源有效地为人类社会服务。但是在失重等其它太空资源的利用上考虑得不多,而载人航天主要的是利用失重资源以及其它资源进行科学和技术实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探索新的动力。
失重环境提供了一种极端物理条件,在这种物理条件下,许多物理规律不同于重力环境。例如,由重力引起的流体的自然对流基本消除,扩散过程成为主要因素;流体中浮力基本消失,液体的约束力来自于表面张力;润湿现象(液体在另一种物体表面的扩散现象)和毛细现象加剧;流体静压力消失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3:07
太空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一、太空环境
1、超低温。宇宙大爆炸以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虽然有恒星不断向外辐射热能,但恒星的数量和寿命都是有限的,因此宇宙的总体温度依然在逐渐下降。经过100多亿年的时间,太空已成为高寒环境。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大爆炸时遗留在太空的辐射)的研究证明,太空的平均温度为-270.3℃。
2、强辐射。太空中不仅有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辐射,各种天体也在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例如,银河系有银河宇宙线辐射,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太阳耀斑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由太阳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等。许多天体都有磁场,磁场俘获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性很强的辐射带,如地球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由此可见,太空还是一个强辐射环境。
3、高真空。大爆炸之后,宇宙中形成了氢和氦两种元素,其中氢占3/4,氦占1/4。这两种元素大多逐渐凝聚成团,形成星系和恒星。恒星中心的氢氦递次发生核聚变,生成氧、氮、碳等较重的元素。在恒星死亡时,剩下的大部分氢、氦以及氧、氮、碳等元素散布在太空中。其中主要的仍然是氢,但非常稀薄,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在星际分子云中稍多一些,每立方厘米约1万个左右。而在地球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含有1010个氮和氧分子。由此可见,太空是一个高真空环境。
4、高速度。太空中有高速运动的尘埃、微流星体和流星体,它们具有极大的动能,1毫克的微流星体甚至可以穿透3毫米厚的铝板。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中废弃的人造地球卫星等航天器也逐渐增多,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继续绕地球飞行,形成“太空垃圾”。太空垃圾的运行速度也比较高,对正在使用中的航天器造成了潜在的撞击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