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3
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十月,为了方便应对西夏的威胁,宋廷分陕西为四路,派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四位文臣出任安抚使,掌管各路的军、民事务,再由四位武官担任安抚副使。
半年以后,庆历二年(1042年)四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极力主张下,宋仁宗下诏将这四位安抚使换为观察使,而观察使为武阶官职。
吕夷简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主张呢?
因为他认为安抚使主要在于统兵,所以范仲淹等人的文官官阶不用再维持下去,而是应该换为武阶官职;而且武阶官职的俸禄较高,不改武阶的话,范仲淹等安抚使的俸禄甚至还不如属下一些武官的俸禄;更何况有着文官前往地方担任军职,改换为武阶官职的前例。
综上来看,可以说吕夷简的主张是充分合情合理的,因此宋仁宗同意了他的主张,下了这道诏书。
但是下令换官阶的诏书下达以后,安抚使们是纷纷反对,其中以范仲淹最为激烈,是先后呈交三份书表,拒不接受这个诏令,并且说道如果朝廷坚持这个诏令的话,他也坚持违抗皇命,哪怕因此身陷困境之中。
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天子的诏书命令,可以说范仲淹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是赤裸裸挑战皇帝的权威,但结果是面对范仲淹的强烈反对,宋仁宗竟然取消了这个任命,使陕西各路的安抚使继续维持了原本的文阶官职。
那么为什么范仲淹如此反对皇帝诏令,还成功了呢?
因为范仲淹的理由是他的文职头衔是“龙图阁直学士”,代表他是以天子近臣的身份,到了陕西负责边防,这样一来,地方边将自然老老实实听从他的指挥和调令;如果他接受换为武阶官职的任命,就会转变成为地方武官的身份,那么是对下统领不了地方边将,对上则是失去参与朝廷军事决策的权力,等于是权力严重缩水,无形中被降职,更是不利于他有充分自主权来抵御西夏侵袭。
范仲淹的这一理由也是很合情合理,所以宋仁宗权衡利弊之下,最终取消了这一任命。
那么吕夷简身为宰相,按说这个弊端他比谁都清楚,为何还要主张安抚使文阶官职换为武阶呢?他的动机真的如上所说那般单纯?
其实如今再看这段历史,会发现这背后吕夷简有着一个小心思,可谓是相当动机不纯,那便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隐晦的将对自己宰相之位有威胁的人上升空间给断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3
因为他认为安抚使主要在于统兵,所以范仲淹等人的文官官阶不用再维持下去,而是应该换为武阶官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4
可能是范仲淹认为他自己没有这个才能和能力胜任这个职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5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范仲淹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还有就是他不想昧着良心去做一些对人民不好的事情等等所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