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跪求历史文献 王安石改革,详细点的,最好是理论研究的那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06:16

在最根本的运行机制无所触动的情况下,任何貌似先进、科学的改革观念与措施,都只能是看上去很美的风景。组织变革在中国历史语汇里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变法”,跟变法相对的是“立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因此,古典语汇中的“法”并不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法律,而应该理解成“文化制度”的一个综合体。现阶段的改革亦然。这个界定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变法的问题上保持一种必要的宽广视野。5 w+ ]3 M$ [% z% x
一、王安石:具有非常特殊气质的变法 
. |% S& B) w# D$ |3 b3 N第一,王安石变法开始的时候(1069),北宋王朝立国整整110年,按现在的说法已经是一个百年品牌了,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它遭遇到不能回避的困难,这种困难的“表象”是国家财政趋于崩溃。《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因此变法至少外因已经成熟。顺便说一句,“穷”不是指没有钱,而是指走投无路(“穷”的反义词是“达”)。由此推论,王安石变法是被*出来的。  2 f, a+ g C C3 W2 n
第二,王安石变法具有非常强烈的思辨气息。变法的中心人物都是彪炳史册的文化巨人,王安石是经学大师、文坛领袖;司马光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余如苏东坡兄弟、程颢、张载、富弼、韩琦、文彦博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这些人观念成熟、词锋犀利、操守严谨,有能力就任何观点说服你,因此王安石变法是被讨论得最深切的。如果“真理越辩越明”是正确的,那么王安石变法也可以说是一场“真理大讨论”。# q; Y- `% Q! ~0 b+ m
第三,观察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进程,似乎有一种潜在的强硬逻辑:基于种种良好愿望开始的变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越来越走向反面。这种逻辑以及其实现的路径让人难以忽视。  
% \6 G0 ^: o- @; G第四,变法领袖王安石与反对变法的领袖司马光个人道德操守都没有问题,这就排除了因私利或个人恩怨推行变法或反对变法的可能性。这一点非常难得,如果私心暗中作怪,那么他们的言论就是二元*的,就当不得真。
3 q6 W% t+ w& y1 i第五,王安石变法中的人事问题非常引人注目,其中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变法领导层(宋神宗、王安石、吕惠卿),二是变法执行层(各级官吏),三是广大老百姓。王安石变法使我相信剥离人事问题来谈组织变革是狭隘的、简陋的,“法”作为“文化制度”的一个综合体,与人事密不可分。    
8 K ~8 L$ q$ Y. J5 z$ R6 a7 S& U, e二、越演越烈的北宋财政问题7 i# J' _, s R+ g! O, n
王安石变法的直接起因是北宋财政越来越困难,这让宋神宗非常烦恼。变法开始的那一年,宋神宗只有22岁,刚好是现在大学毕业急着找工作的年龄。同年,变法的一些中心人物,王安石48岁,司马光50岁,吕惠卿37岁,苏轼32岁,苏辙30岁;还有一些年纪更大的前朝元老,富弼65岁,韩琦61岁,文彦博62岁。  . k- r; T) m* i; g
变法前一年宋神宗对文彦博说:“当今管理财政是最紧急的事务,养兵守备边防,国库不可不丰盈,大臣应当共同留意节约用度。”从这一段话看,当时财政困乏非常严重,而宋神宗没有主张,能想到的办法只是“节流”。隔了一个月,宋神宗又问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故,用的是什么治道?”此一问,可以看出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己接手的北宋这一大摊子,在列祖列宗手上大体承平,宋神宗有点担心自己顶不住了。王安石为此专门写了一个奏章,说:“仰赖不是夷狄(指辽和西夏)昌盛的时期,又没有连年水灾、旱灾的忧患,所以天下承平超过了百年,虽说是人事,也是由于上天的保佑。但是陛下不能不知道:天助之不可常,人事之不可急于求成,则大有作为的时机,正在今日!”王安石实际上已经吹响了变法的号角。对于财政问题,王安石说:“本朝财政管理大抵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虽然俭朴节约而百姓并不富裕,虽然勤勉忧劳而国家并不强盛。”也就是说光靠节流是不行的,必须开源,开源的办法就是立刻实施财经改革。至于如何进行财经改革,王安石认为国家之所以困乏,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理财办法。而且自古以来的治世,没有哪一个会在经济问题上伤脑筋,经济问题是小儿科,我王安石一变法,就会迎刃而解。  
8 U- T. k2 i, t$ F) ~# V8 ^0 t+ ~北宋的财政问题是积年顽症。苏辙在奏书中说:“所谓使财政富裕,不是求取钱财而有所增加,而是除去有害于财的事而已。有害于财的事有三项:一是冗官(多余无事的*);二是冗兵(多余无事的士兵),三是冗费(不应支出的费用)。”这就是北宋有名的“三冗”问题。为了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就冗兵问题,可以看几个数据:约在王安石变法前20年,宋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4),当时北宋有军队118万人。每年巨额军费开支占国家岁入的比例分别为:钱,30%;绢帛,102%;粮,80%;草,80%。按照现在的说法,北宋为了与辽、西夏抗衡,已深陷军备竞赛的泥淖。这还仅仅是冗兵一项,再加上冗官、冗费,北宋*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B \( ?3 e/ q0 h+ E
三、司马光:我只反对“王安石式的变法”    / F& @ Q* x* D# O" s% {
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看问题的角度与王安石不同。约在王安石变法前8年(1061),司马光在奏疏中说:“臣闻致治之道无他,有三而已:一曰任官,二曰信赏,三曰必罚。”而当时的弊端是“国家御群臣之道,累日月以进秩,循资望而授任。日月积久,则不择其人之贤愚而置高位;资望相值,则不问其人之能否而居重职。”这一段话反映的情况我们很熟悉,就是用人不问能力,只管论资排辈,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要慢慢熬,年龄大了,工龄长了,不分贤愚,统一评职称、加工资。改革必须先从人事方面着手,而且唯有人事改革才是根本性的改革,这是司马光变法的基本思想。从这种观念出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王安石主张的单纯经济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  
( C+ s3 Y* Y( c! c4 T. J变法前,宋神宗经常召见司马光进讲《资治通鉴》。司马光一定会趁机向宋神宗传达自己的理念。以至于有一次宋神宗问司马光:“汉王朝常守萧何法,不变可乎?”宋神宗这样问,显然能看出他拿不定主意,跟改革派接触多了,就觉得变法势在必行;跟保守派接触多了,就会觉得变法疑虑重重。前面说过,宋神宗只有22岁,他的年龄、学识、*经验,都决定了他很难做出抉择。就司马光来说,王安石变法是力争“朝夕之益”,宋神宗跟着王安石的想法走,那么在宋神宗是“求治太急”,在王安石则是“蛮干”。   f. y+ A: g7 s4 c
对越演越烈的北宋财政问题,司马光也自有主张。这种主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财政困难的原因分析。司马光说:“国用不足,在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也就是说,国家用度太多,而且这些用度有许多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方面包括皇帝的赏赐没有节制;皇室经过100多年的繁衍,人口众多,就像以前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太多,企业养newpage。二是如何解决“国用不足”。司马光说:“安民勿扰,使之自富,养之有道,用之有节,何息财利之不丰哉!”这是司马光最基本的经济思想,综合了传统儒家学说“与民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同时也包含着司马光对北宋国体的一种根本判断:北宋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变法。为什么?因为“吏缘为奸”,各级官吏会借变法之机“生事”,从而使变法在执行层面扭曲变形。  
3 j! Q! r2 k3 c因此,与其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不如说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悲观论者。他对人事问题的透彻理解,使他对变法没有信心。在他看来,变法的目的再好,最终要靠广大官吏去实施,而官吏会对变法的初袁加以扭曲。事实证明司马光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甚至比他最大胆的想象还要严重得多。对人事复杂性的担忧使司马光对任何激进的改革都采取谨慎的态度,他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实在担心,北宋虽然是一座四面风雨的“破屋子”,但像王安石这样蛮干,恐怕破屋子就要倒了。  
2 e2 b# r) a/ k) J( X0 T谁敢说司马光的担忧不是基于真知灼见呢?事实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都程度不同地持有类似的观点。比如元老大臣富弼对宋神宗说:“大抵小人只喜欢动作生事,以便有所渔利。如果朝廷保持安静,那么凡事都有常法,小人能指望什么呢?”小人一般唯恐天下不乱,也唯恐天下不变,只要一乱、一变,就可以从“不作为”转而“乱作为”。富弼也是人事问题上的悲观论者。    
0 ]1 S4 y; n4 @3 B5 t0 j7 G9 B三、从理念之争到人事之争的全面堕落    
$ b) F; M, g( Z1 T( D( G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性跟王安石、司马光的个性很有关系,两个人都是犟脾气,王安石的外号“拗相公”,司马光的外号“司马牛”,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主。司马光对人事问题的真知灼见,丝毫没有引起王安石的警觉。相反,王安石自信满满,他也不想积极争取朝中大佬的支持。当时宋神宗信用他,他手上有权,于是对各方反对变法的人施以无情的打击。《宋史》记载吕公著、韩维是帮助他建立声誉的人,欧阳修,文彦博是向朝廷推荐他的人,这些人的想法现在跟不上形势,王安石全都加以排斥。弄到后来,不要说民间,就是帝国中枢的朝廷,根本就没能统一思想,而是改革派与守旧派,更糟糕的还有改革派内部也纷争不休。  
0 H2 S/ {4 h: d* D3 }王安石与宋神宗的君臣组合也非常特别。王安石有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是毫无顾忌的。王安石如此个性,时间长了,宋神宗难免没有想法。后来随着变法的深入,分歧越来越大,王安石就一再要求辞职,如此明确地没有官瘾,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不给宋神宗面子,更严重地说,甚至有点看不起宋神宗。  
0 F. L" A; C- l4 U" O: I9 K5 e如果王安石仅仅是一个文人,或者仅仅是一个经学家,孤傲一点、个性强一点,甚至怪僻一点,都无伤大雅:问题是王安石现在是宰相,是变法的实际领导者,他理应做到群策群力,但现在他很孤独,只能在内信用自己的儿子王雱为“谋主”,在外信用心怀叵测的吕惠卿等人做“执行”。  " `9 ^1 V; u/ H
王雱聪明有才,《宋史》上说“安石更张政事,雩实导之。”王雱最佩服的人是商鞅,“常称商鞅为豪杰之士,言不诛异议者法不行”,是个狠角色。他曾经放出话来:“枭富弼之头于市,则法行矣。”可惜王雾死得早,只活了33岁。王安石晚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改革的志气也消磨了不少。  
( d& |: R6 Q- D$ C吕惠卿是王安石最信任的改革派大将,比王安石小11岁,王安石对他非常欣赏,提拔他,重用他。当时朝野许多人吹捧王安石是孔子,吕惠卿是颜子(颜回)。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吕惠卿最终把“自愿请贷”改为“强制发放”,而且有硬性指标,老百姓不想贷也不行,最后必然是“上下*动”。另外,吕惠卿的个人操守也大有问题,他任用亲信,打击其他改革派成员,发展到后来“凡可以害王安石者无不为”、“朝廷纲纪几于烦紊”,原因是他想取王安石而代之。吕惠卿个人*大发作,在他看来,仕途和权力比变法重要得多,这就不能不使变法走向人事纷争的漩涡。  
. x2 t: } Y) x# U王安石既然不能争取更多的支持力量,最终也就不能光大他的事业。事实上,朝廷反对王安石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不惜以命抗争。反对王安石的人基本上有一条共通的理由,就是王安石做一个翰林学士可以,但做宰相不行。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不仅对王安石成立,对司马光也成立。司马光后来做宰相,但很快去世了,因此其为相的政绩不太好评价,但就其上台之后,把王安石变法的所有内容全部推翻的“牛”劲来说,也不是“顺四时,理阴阳”的宰相气度。王安石变法很快进入了沼泽地。王安石在变法的第6年罢了相。第7年春天,又复相,熬到秋天,再罢相。王安石从此永远离开了朝廷,回到南京半山园,孤独自守,大约10年之后,病死在南京。
7 s1 Y" d+ d2 a& @2 F王安石变法经历了漫长的“一波三折”,先是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后来高太后(宋神宗的皇太后)任用司马光把法又变了回来;宋哲宗(幼年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亲政后,又开始继续王安石变法的道路。“变法”不是煎饼,可以正过来烙,再反过来烙,烙多了就有一股焦煳味。白寿彝《中国通史》评价说:“在哲宗亲政时期,打击守旧派愈演愈烈,成为主要政事,而不是集中精力进行改革,其情况同守旧派当政的时期相类似,北宋政权遂逐渐走向衰弱。”纷争的时间长了,方方面面开始集体堕落,堕落的标志就是从理念之争转向人事之争。一到人事之争这个层次,就把君子、小人的标签到处乱贴,渐至无所不为,最后让参战各方差不多全部堕落为真正的小人。
# v3 c' g" ]8 } D- p2 N5 t王安石变法后57年(1126),北宋首都开封城破,宋徽宗成了金帝国的俘虏。那个时候,就不是“国用不足”的问题了,北宋成了南宋,这是宋帝国的奇耻大辱。    ; F' ?/ c/ c5 V4 S8 ~, e A, B
四、中国式组织创新的四项原则    
. P1 N6 [8 j r" g% e& _) `$ _1、只有法家人物才有可能担当变法的领导者  " \- R) Z. u$ Z
王安石、司马光这些人都是儒家人物。儒家学说重在“守成”,而不是“开创”。事实上,儒家人物坚定地相信,只有遥远的尧、舜、禹、文王、周公的时代才是理想社会,儒家的使命(以及儒家占主导地位之后的国家使命)不过是回到从前。这是儒家的基本信念,因此不管具体领导变法的儒家人物道德如何高尚,用心如何纯良,但企图变法成功一律是缘木求鱼,在中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儒家人物领导变法最终成功的案例。灭了西汉的新朝皇帝王莽是个儒生,在新朝短短的15年时间里大肆改革,但看上去更像是一出闹剧。
' c, Y! y8 m( F6 |! b5 \# v在中国历史上,变法有一个特别的思想源泉,就是法家。法家在组织管理和变革中一直处于担当大任的主体地位,变法的光荣都属于法家人物,比如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管仲、奠定秦统一中国基石的商鞅。法家既有一流的*家,也有一流的理论家。韩非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强调“法、术、势”综合运用。因此,只有法家既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上为大规模的newpage。    , t0 K/ @8 x6 \+ X- G
2、变法涉及具体的人,而不仅仅是抽象的制度  
5 I/ x2 v: M7 [! \3 d; a把“人”和“法”隔裂开来只能是一种实验室里的假设。制度的确立和变革其地板和天花板都是人。当准备实施大规模的组织变革时,如果对变法领导层、变法执行层、变法民众层的个性、人性拿捏不准,这种变法最大的可能只是对组织的扰动,比不变法还要坏。如果撇开王安石、宋神宗、司马光的个性、阅历、学养、价值观念来谈王安石变法,比如用一种纯经济分析的视角、或者阶级斗争的视角,都会极大地偏离历史*。  : I3 P. O9 y) _: K' d: A
通用的杰克·韦尔奇有一个著名的“数一数二原则”,据说下属向韦尔奇提请重大项目时,韦尔奇一定要面谈,而且面谈的时候一定要凝视对方的眼睛,如果对方的眼睛中不能闪现出*、野性的光芒,再好的方案也通不过。在王安石变法的案例中,从年龄、学识、*经验来说,变法的最高领导人宋神宗事实上属于弱势群体,他“看”不透王安石、司马光,当然更“看”不透儒家与法家的本质分野。
1 H- D" S# {3 O4 U4 T3、变法不是克隆标杆组织的制度  ) V" o1 ]7 |2 x* j. l% s- Y6 U! p) m
变法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现实感”。别人穿着得体的衣服,不一定适合你。不能为了清晰地把握一种形势、一种状态、一个过程、一个人就人为地加以“简单化”。简单化是一种暴力,因为它扼杀了组织个性,最终也扼杀了变法*。  
% A4 Y& ]* r( p. l8 C2 j7 Q有许多组织用标杆法引领变革。标杆法源于一种“不恰当”的横向对比,事实上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组织纵向演进的线索。标杆法过分地关注别人,往往缺乏一种内生的逻辑和动力。如果没有内生逻辑和动力的呼应,虽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标杆法引领的变革还是没有成功的希望。唐甄在《潜书》中说:“《孙子》十三篇,智通微妙,然知除疾,而未知养体也。”是的,对组织管理和变革来说,“养体”是第一位的,“除疾”以向标杆靠拢只能居于从属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是一句广告词,但我还是非常欣赏埃森哲的口号“超越自我51%,超越对手49%。”    " e& l! o! s& W7 D1 B9 C3 ~1 y
4、变法的最终目标是成就“壁虎形组织”  $ t/ q& w- o- ]" L- [
壁虎形组织是我设想的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打一个比方,假如组织都是顺着一堵垂直的墙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免不了风吹草动,甚至狂风大作,某些组织就会跌落下来,哪怕它已经爬到相当的高度;而另一类组织则像壁虎一样,壁虎的脚上有吸盘,吸盘提供了壁虎和墙壁之间的“黏性”,因此壁虎形组织就不容易滑落,即使滑落,也不会垂直下降,壁虎有能力止住下滑的步履。  * {# n) e# i7 }- c9 L! F
按中国历史语汇,组织黏性最终来源于“教化与风俗”,现在的管理学语汇则模糊地称之为“文化”。教化与风俗有种种表征,现在的管理学家要去看麦当劳的卫生间,中国古代儒家到一个诸侯国调研的时候则关注“礼乐”(礼仪和音乐)。孟子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的比喻很有力量,风吹过草原,草当然低头哈腰。不过,在一个组织中,很多时候小人之德才是“风”,潜规则会像地火一样迅速蔓延,新进员工虽然进门的时候像根洁白的“葱”,可要不了几天,身上就沾满了黑乎乎的“酱”。司马光曾经感慨过:“教化,是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俗吏却不加重视;风俗,是天下的大事,而庸君却对此疏忽。只有明智的君子,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才知道它们的益处之大,功效之远。”
7 D, b" a& {( j$ D参阅:《交锋三十年》:从观念之争到利益之争4 Q) X+ z$ B$ U( M% r$ u
附:朱四倍:“近亲式就业”或是社会流动的异化% P& @7 m* F7 U/ o& j4 m- R' u( T
帝国不语对枯棋,北宋那场“叫好不叫座”的改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