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7:54
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多个眠期,每经历一个眠期,蚕体就会蜕皮一次,而每一次只有蜕皮成功了,才能算顺利进入下一龄,比如2龄蚕长到3龄蚕,中间需要就眠一次,如果蚕在眠起时没有成功蜕皮,那么蚕的生长发育就意味着出现了异常,养殖周期会有所延长,很容易成为弱小蚕,有的还容易诱发一些蚕病。无论是1龄蚕就眠还是4龄蚕就眠,养殖户都要观察蚕体变化,特别是眠起处理时,要查看蚕座中蚕蜕皮情况,如果发现蜕皮异常的,需要分析具体原因,是由于生理性引起的,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对家蚕的影响有限。但如果蜕皮引起是由病理性引起的,那么情况就复杂多了,3-4龄蚕因病菌而不蜕皮或者半蜕皮,那么部分蚕可能无法进入5龄蚕,更不用说上蔟作茧了,那么蚕茧的产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正常情况下,家蚕在眠起饷食前,90%以上的蚕会完成蜕皮操作,剩余少部分蚕也会陆续蜕皮,蜕皮过后会发现蚕体色泽、大小等都有细微的差别,特别是在5龄蚕眠起时,这种差异会更为明显。当然,这是理想的条件下,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有的养殖户还会遇到蚕不蜕皮或者蜕皮退到一半就没动静了,发现蚕自身无法完成蜕皮操作时,养殖户不可人为强行干预,比如自己用手来剥蚕皮,这种操作是非常不可取的,蚕体很容易出现创伤,反而会诱发一些蚕病,因此无论如何都要避免采取这样的措施。对于刚养蚕不久的新手来说,可能没有搞明白,为何大部分蚕可以顺利蜕皮,而部分蚕却出现蜕皮困难?实际上这还是跟养殖户的日常管理有很大关系,个人认为家蚕不蜕皮或者半蜕皮,主要跟以下五个因素有关。
一、养殖户眠前除沙操作不当,对蚕体造成创伤
养蚕时除沙环节是很常见的,从2龄蚕开始,有两个关键的阶段,可以说都少不了除沙操作,第一个是家蚕即将要入眠时,提前除沙可以给蚕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另一个是蚕醒眠后,通常是眠起饷食阶段,同步进行除沙,更换新的蚕座,这样可以将一些弱小蚕筛选出来。不过在实际操作时,有的养殖户除沙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引发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给即将进入4龄蚕进行除沙,养殖户提网操作幅度较大,导致部分蚕掉在水泥地面上,蚕看起来还能继续进食桑叶,但实际上蚕体内部可能出了问题,即使能够入眠,也可能出现不蜕皮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因养殖户操作不当对蚕体造成的创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有的从外表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隔2-3天异常情况就会体现出来。
二、蚕药过量使用
大部分养殖户在养蚕时,都会使用多种蚕药,基本上是用来预防蚕病,理论上来说,这样操作是可行的,但很多养殖户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特别是用药方法和使用剂量上,长时间过量使用蚕药时,蚕体的生长发育就容易出现偏差,有的蚕可能在3龄蚕期表现出来,有的蚕可能在5龄蚕期表现出相关症状,这跟蚕药使用的剂量有一定关系。还有的养殖户在眠前对蚕体进行消毒操作时,如果消毒药剂使用过多,超出了蚕体承受的范围,那么部分体质偏弱的蚕,也容易出现不蜕皮,或者蜕皮困难的现象。无论是自己现配的消毒剂,还是市场上直接采购的,消毒操作时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不可随意使用,更不能加大剂量使用,同一种消毒剂,在不同的蚕期,其使用量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在2龄蚕入眠前使用防僵粉,使用剂量如果按照5龄蚕来操作,那么必然会存在一个剂量过量的问题,3龄蚕眠起时,就会发现部分蚕并没有蜕皮。
三、弱小蚕出现出现了一些蚕病
通常情况下,同一批蚕种喂食同样的桑叶,蚕体的长势会较为均匀,但有时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部分蚕体体质偏弱,或者个头明显偏小,蚕房内温湿度异常,或者蚕体被蝇蛆寄生,就容易诱发一些蚕病。还有的养殖户在蚕房、蚕体、桑叶等消毒处理时,没有认真落实好,导致部分蚕体出现真菌感染,也很容易诱发多种蚕病。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蚕病,只要在蚕入眠前中招了,蚕眠起时就可能有不蜕皮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在4-5龄蚕期较为多见,1-3龄蚕相关病菌还处于潜伏阶段,没有明显表现出相关症状,蜕皮操作也会较为正常。对于养殖户来说,比较难把握的是5龄蚕,因为该阶段蚕体的生长发育较快,人员进出蚕房也较为频繁,病菌感染的机会也比较多。
四、眠期蚕房内相对湿度偏低
蚕房内温湿度对蚕的生长有很大关系,如果温湿度偏高或者偏低,都会使得家蚕的长势出现异常,比如进食桑叶缓慢、不就眠、蜕皮困难等,3龄蚕期蚕房内的相对湿度高于90%时,蚕座中病菌出现的概率就大幅度增加,一些蚕病也会随之而来,特别是在眠期,家蚕本身的抵抗力偏弱,更容易中招。在蚕蜕皮时期,如果蚕房内的相对湿度低于60%,很多蚕会无法顺利完成蜕皮,1-4龄蚕,在眠期所需的湿度是有所差异的,1龄蚕就眠时,蚕房内的适宜温度为26-27℃,相对湿度为85%-90%;而4龄蚕就眠时,适宜温度为24-25℃,蚕房内的相对湿度为70%左右。如果养殖户在蚕入眠前撒入焦糠,又遇到持续干旱少雨的天气,蚕房内的湿度就可能不足,养殖户不及时采取补湿措施,就容易出现家蚕难以顺利蜕皮。
五、眠中保护处理不当,未能提供安静、舒适环境
养殖户在选择蚕房时,不仅要考虑到蚕房内部环境,而且还要注意外部环境,比如周边是否有发出噪声的工厂,或者其他加工型企业。如果蚕在入眠时,蚕房内部或者周边经常出现震动,或者有其他噪声,那么蚕是无法顺利就眠的,特别是3龄以下的蚕,对周围环境较为敏感,受到惊吓后会停止就眠,4-5龄蚕相对好些,但也不宜在喧闹的环境下。另外,还有的养殖户,在蚕进入眠期时,人为去移动蚕座、抽到蚕网等操作,同样会使蚕受到惊吓,部分蚕比较敏感的,会有不蜕皮的现象,如果是蚕正好在蜕皮,那么会使得蜕皮不再继续,进而出现半蜕皮。
家蚕在该蜕皮时不蜕皮或者蜕皮不彻底,都意味着蚕的生长发育出现了异常,会使得后期蚕茧产量存在变数,当然养蚕收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5龄蚕眠起时,有5%的蚕蜕皮异常,非病理性引起的,蚕茧产量的影响值会控制在5%以内;但如果是病理性引起的蜕皮异常,蚕茧产量的降幅可能在10%以上,诱发一些蚕病的,养蚕收益的降幅可能超过50%。家蚕不蜕皮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有的养殖户如果不细心观察,可能还没有注意到蚕是否蜕皮,等经历了一两次后,就会发现家蚕蜕皮异常也会影响养蚕收益。那么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该如何减少蚕不蜕皮或者半蜕皮的现象呢?个人认为可以落实好以下6点内容。
1、认真落实各环节消毒措施,减少病菌残留
家蚕不蜕皮,有的是病理性引起的,为了减少这一现象,养殖户就要重视卫生消毒环节,蚕房墙壁、蚕座等处,不能有上一季蚕留下的污渍,对蚕房、蚕具等消毒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管是1-3龄蚕,还是4-5龄蚕,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除了做好蚕房内部的消毒外,还要注意桑叶是否干净,有的桑叶上含有虫卵,如果养殖户不将桑叶消毒再使用,一些病菌就会进入蚕房中,部分会直接寄生在蚕体上,进而出现一些蚕病。从3龄蚕开始,养殖户应当重视桑叶的消毒环节,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更是要用漂白粉溶液清洗桑叶,晾干后再给蚕喂食。蚕病的预防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没有哪种蚕药可以彻底解决的,只有养殖户平时重视蚕房、蚕体等消毒,家蚕因病理性不蜕皮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少。
2、蚕房精细化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对蚕体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角度来说,家蚕是很脆弱的,需要养殖户精心照料,蚕房内的温湿度,要根据1-5龄蚕期进行适当调整,不管外界气温如何变化,室内的温湿度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养殖户在除沙、放置蚕具、喂食桑叶等操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动作幅度过大,减少人为因素给蚕体带来的伤害。有的养殖户蚕种数量较多,而自家劳动力不是很足,比如3个人养8张蚕种,进入4龄蚕后,每天需要采摘桑叶、喂食桑叶、除沙、消毒等,这时人就会显得很疲劳,眠前除沙操作时,就不会那么小心翼翼的,弄不好就将蚕受伤了,这种现象是要想办法避免的。养殖户在对蚕房进行管理时,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越仔细,后期操作起来就会越顺畅,蚕的生长发育也会很正常,当然不蜕皮的现象也会很少见。
3、严格控制蚕药、消毒剂使用量,不擅自增加使用量
养殖户想要把蚕养好,可以说蚕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使用蚕药是有一定讲究的,特别是在使用量上,很多养殖户会陷入误区,认为蚕药多用些,蚕茧产量会明显提升。实际上并非如此,蚕药不仅要选择正确,而且还得控制好使用量,比如灭蚕蝇溶液,主要用来预防家蚕蝇蛆病,从4龄蚕开始就可以使用,前期使用1-2次,如果是对蚕体进行喷药,那么需要稀释成300倍的溶液,喷洒量过大时,蚕座中会比较潮湿,反而不利于蚕的生长。另外抗生素类蚕药也要控制好使用量,每次喷洒在桑叶上时,不可超过使用量的30%以上,一旦使用量过多,不仅养蚕成本增加了,而且效果还达不到预期。在不同蚕期,使用蚕药、消毒剂等,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同时春蚕、夏秋蚕等,要更换不同的蚕药,这样家蚕的蜕皮就会比较正常。
4、眠前喂食偏嫩桑叶,尽可能饱食就眠
大部分养殖户都比较清楚,在1-2龄蚕期,需要采摘相对鲜嫩的桑叶,只有进入4-5龄蚕期时,才能给蚕喂食偏老的桑叶,实际上在蚕入眠前和眠起饷食时,都不宜喂食偏老的桑叶,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阶段,蚕的消化能力会有所减弱,鲜嫩的桑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吸收,里面的水分也更加充足。蚕在眠期不再进食桑叶,而在眠期阶段自身会消耗一定的水分,眠起蜕皮时也会消耗一定的体力,这就意味着入眠前喂食的桑叶非常关键,桑叶投放量过少,蚕在眠期的抵抗力就会偏弱,也可能无法顺利蜕皮,此时不仅要喂食相对鲜嫩的桑叶,而且还要让蚕饱食就眠,这样蚕才能顺利蜕皮进入下一龄。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2龄蚕期喂食的鲜嫩桑叶,和4龄蚕期眠前喂食的桑叶是有一定差别的,4龄蚕要入眠时,不用采摘1-2龄蚕喂食的桑叶,可以喂食3龄蚕的桑叶。
5、加强眠中保护措施,避免蚕蝇、老鼠等进入蚕房
有的蚕无法顺利蜕皮,是有外界干扰因素的,比如说在眠期给蚕房通风时,养殖户没有在门窗上做一些保护措施,直接让蚕蝇、老鼠等进入了蚕房,蚕蝇飞进蚕房对蚕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一些蝇蛆就可能寄生在蚕体上,容易诱发家蚕蝇蛆病,出现了蚕病,不能顺利蜕皮也就比较正常了。因此,养殖户在眠期,不仅要控制好蚕房内的温湿度,还要注意不能让外面的老鼠、飞虫等进入蚕房,特别是4龄蚕以后,蚕座的数量较多,如果不落实好眠中保护,部分蚕的生长发育就会出现异常,蜕皮困难只是其中一方面,后期还可能出现多种蚕病。整个眠期,蚕房内要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养殖户进入蚕房查看时,也要尽可能少发出声音,这样是有利于蚕正常蜕皮的。
6、眠期注意蚕房内相对湿度变化,必要时需增湿操作
在日常饲养时,养殖户对蚕房内的温湿度是比较了解的,毕竟每天需要喂食桑叶,但当蚕止桑就眠时,同样要注意蚕房内相对湿度变化,特别是眠前在蚕座中撒入焦糠的,在蚕蜕皮时要查看蚕房内的相对湿度变化,因为焦糠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如果眠前蚕房内的相对湿度为70%,眠起时相对湿度就可能降至60%以内,很显然这样的状态,是不利于蚕正常蜕皮的,需要进行补湿操作。发现部分蚕不蜕皮或者半蜕皮时,养殖户可以在蚕座中加入湿蚕网,这样室内的相对湿度会增加,更有利于蚕正常蜕皮。整个眠期的温湿度,养殖户都要及时了解,相对湿度偏低了,就想办法进行补湿,数值偏高了,就进行排湿操作,当然,比较好的是配备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化科学管理,家蚕的生长发育会更加理想。
总之,影响家蚕不蜕皮或者半蜕皮的因素有很多,养殖户提前了解清楚,当自己真正遇到时,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样养蚕收益就不会影响很大。实际上,这种现象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会出现的,养殖户如果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也是可以避免的,根据多年的养蚕经验来看,只要养殖户认真做好以上6点内容,形成一个标准化操作,那么家蚕不蜕皮或者半蜕皮的现象就会大幅度降低,养蚕收益自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这一角度也可以看出,养蚕收益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一些细节管理是否到位,平时多观察、多分析、多总结,养蚕技术也就会不断提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9:12
失眠的治疗方法
1、失眠的治疗方法
1.1、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1.2、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1.3、身心松驰,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
1.4、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2、什么是失眠
失眠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等。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意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
3、失眠的危害
失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短期效应来看,睡眠不足直接影响的是第二天的工作与学习,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危害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大多数患者长期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易引发焦虑症;同时失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诱发某种潜在疾病的可能,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易患神经功能亢进等,出现手脚心多汗,心悸,心跳快,呼吸急阻,肌肉收缩,颤抖,尿急尿频,*有压迫感,腹胀而泻,咽部阻碍感,多汗、四肢没力麻木等症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0:46
蚕宝宝属於完全*类昆虫,从卵孵化后,通常称为一龄,经过大约3天左右的吃桑叶后,就进入了一个不食不动的休息期,也就是蜕皮期,经过蜕皮后,它长大了一岁(龄),进入二龄的生长期。我们一般饲养的蚕宝宝幼虫期要经过这样4次的幼虫蜕皮才能变成五龄幼虫,在五龄的末期它长得又肥又大后,再吐丝结茧、化蛹及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因为这样的蚕宝宝经过了4次幼虫蜕皮,称它为四眠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