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两汉互相比较,虽然各具特色,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2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0:30

两汉是我国西汉与东汉的合称,本文将与大家分享一下,两汉各自的特色与相同之处,力求让读者以史为鉴,各取所需。

西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历经210年;东汉王朝,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历经195年。

一。 两汉各具特色

1. 君王方面:

从皇帝数量上看两汉都是12位,但质量上,西汉明显强于东汉,西汉从汉高祖刘邦创立汉朝起,历经了由汉文帝、景帝共创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汉武盛世"及汉昭帝、宣帝共创的"昭宣中兴"共三段盛世,时间长达132年(占西汉全期的63%),到汉宣帝之时,西汉国力达到极盛时期。

正因为如此,西汉的皇权除了刘邦死后吕氏短暂篡权,及后期被王氏夺权外,一直没有旁落过,其政局非常稳定。

而东汉只有汉光武帝创立的汉武中兴、汉明帝与章帝建立的"明章之汉"及汉和帝的"永元之隆",二个半盛世,时间虽有81年,但如果减去13年窦氏外戚专权时间,实际只有68年(占东汉全期的35%)。至汉和帝英年早逝后,东汉在中后期即一蹶不振,逐步走向衰落。

所以,东汉至汉章帝后期就进入戚宦之争当中,由外戚、宦官轮番篡位争权,使得朝纲混乱,政局极其不稳定,给民众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让东汉走入下坡通道。

但是在开国皇帝对待功臣态度与方式上,东汉的汉光武帝接受汉高祖刘邦的经验教训,运用了比他高明的多处理方法。

刘邦的办法是——剪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在刘邦在位时对各异姓王还是有怀柔之心的,韩信、彭越、英布均因吕后的原因而亡,而其他诸侯则因有心或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剪除异姓王之后就是封同姓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种*在以后的汉朝皇帝当政时更是变本加厉,同姓王又转变成为汉朝新的威胁。而这种开国杀功臣的恶劣先例也被后世君王们"借鉴"。

汉光武很聪明,他接受了前辈刘邦的教训,对待开国功臣们采取高禄奖赏,同时剥夺他们手中军权的办法,并且及时招纳文人管理国家事务,这样能让国家很快由军人政权过渡到文人政权,不仅避免了兵戎相见,而且还防止了权力斗争,更好地巩固了皇权,维护了国家安定。

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开国君臣关系,也多为后世创业者们效仿。

2.边防*方面

西汉初期因为刚建国,实力不够,所以对匈奴等*采取和亲退让*,后来经过文景之治,国力与财力得以恢复,到汉武帝时期,边关*由原来的消极防御转为积极进攻,并涌现出卫青、霍去病等抗击匈奴的英雄,取得了空前的战果。

东汉的边防*,除了出现班超等积极经营西域的名将,短期让汉朝占据边关优势外,从中期开始,特别到后期就放弃了对边防的积极经营,转为消极防御的*。自汉安帝至东汉末期,随着戚宦之争的加剧,执政者根本顾不上边防,让匈奴、羌人等大规模侵犯边境多达近百次,这就加速了东汉的衰亡。

3. 科技文化方面

西汉的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思想,从而确立了儒学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这在当时应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到东汉时期,儒学突出迷信或佛教之风,宣扬天命皇权的思想,让儒学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过王充的《论衡》是东汉时期的闪光点,它反对儒家学术,提倡唯物辩证主义。但这在当时属于反潮流的行为,所以只是昙花一现。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与东汉班固的《汉书》相映成辉,都是我国历史著作的精品,但相比而言,《史记》比《汉书》的历史影响深远些。

在自然科学方面,西汉推广了铁农具、发明了耧车(一种播种机)等;东汉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发明了水排、牛挽犁,让铁器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因为西汉在前东汉在后,所以从科技发明的技术含量上东汉高于西汉,但发明数量上东汉还是不及西汉的。

二。 两汉相同之处

1.都加强了皇权

西汉之初,刘邦沿袭的是秦始皇**集权制度,到汉武帝时实施了推恩法,削弱了各诸侯的权力,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通过实施刺史制度、察举制等,确立与完善了封建*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从而更加巩固了统治阶级的地位。

东汉初,刘秀将西汉时设立的尚书四曹扩大到六曹,进一步提高了尚书台的地位,还加强了州部刺史制度、缩减三公权力等等,其目的同样是进一步加强并定型*集权制度。

2. *经济制度都得当

两汉的*经济制度都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经济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但这样做明显的害处是,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与专权现象,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弊端将日益明显。东汉后期的戚宦之争导致它灭亡就是明证。

总结了两汉成功经验与教训后,我们认识到:只要始终想到为劳苦大众服务,一切*与制度都有利于国富民强,这样的*与*一定会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