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2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16
念起即断——念头一起来,就停住,掐断它(像猫发现了老鼠,一爪子就按上去逮住它);
念起不随——念头一起来不要跟着念头走(刚开始小猫会被大老鼠拖的团团转);
念起即觉——念头一起来就要发现它(像猫随时注意老鼠的动静);
觉之既无——保持自己的觉知,念头就渐渐的木有了(像大猫盯着小老鼠)
这是禅定时的法门.所谓“念”,指的是我们内心因境、因情等各种不同的状况而浮现出来的念头,这些念头既是入门时的大障碍,也是修成以后的资粮.其次,你要了解什么叫做“觉”,这里特指“觉知”,但是觉知很难解释,*惯用的方法就是叫我们把手放在背后,五指伸开又合拢,如是数次,然后问我们,为何看不到却知道手掌的状态呢?这就是“觉知”了.所以,觉知是我们意识中那一点不排除任何事物、任何状态,能够包含一切的明性,*把“觉知”比喻成猫,“念头”比喻成老鼠,整个禅定的过程就是一个猫捉老鼠的过程,即觉知与念头博弈的过程.刚开始禅定的时候,觉得很累、腿疼,因为觉知很弱,念头很强,是“小猫捉大老鼠”,经常被老鼠拖着到处跑,这个层次就叫“粗念住”;等到了后面,猫长大了,对付老鼠就不费力了,只需盯着老鼠,老鼠就乖乖的了,这个时候就进入了禅定的“细念住”境界,禅定就会满心欢喜,不累也不烦躁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禅悦”).如何鉴别呢?通常以2个时辰也就是4小时为依据,禅定4小时以上不觉疲倦者,细念住的境界就到了.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这几句话就好理解了。
扩展资料
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dhya^na 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与坐禅同义。五家参详要路门附录(大八一·六一五上):‘夫修禅定者,先须厚敷*,结跏趺坐。’
禅定是佛教译语中特别的译法,「禅」,这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其义为「定」、「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故「禅定」是华、梵兼称,这是从其名称上来解说的。
若从其意义上来说,一个修行人,能摄受散乱心专注一境,即是所谓「定」;摄心系念一种法门,能出生种种三昧,即是「思维修」;依于禅定能出生种种功德,即所谓「功德丛林」。总括起来说,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的境界。由此看来,禅定是修菩萨行所必经过程的手段;禅味不可着,死水不藏龙,正是纠正认手段为目的的错误。
因禅定未必就是禅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秘效验的,无非是从禅定的工夫而来,不论他们是用持咒也好、祈祷也好、礼拜也好、诵经也好,所得的结果,多是禅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
禅定-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16
念起即断——念头一起来,就停住,掐断它(像猫发现了老鼠,一爪子就按上去逮住它);
念起不随——念头一起来不要跟着念头走(刚开始小猫会被大老鼠拖的团团转);
念起即觉——念头一起来就要发现它(像猫随时注意老鼠的动静);
觉之既无——保持自己的觉知,念头就渐渐的没有了(像大猫盯着小老鼠)。
具体解释如下:
念,指一个念头,一个想法,一个*,一个需求。
念起即断,就是说你应该在念升起的时候就断念。
念起不随,就是说你应该在念升起的时候不随念而行。
念起即觉,就是说你应当在念升起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自己起了这样的念头,而念起即觉,就是要求你时刻能够察觉自己的念头究竟目的是什么。
做到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就可以做到不因念头而有妄想、有行为。所以究极的状态就是获得无念。无念不是要你无所想,而是要你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想并且能断、不随、当下察觉,察觉了就 没有了是为觉之既无。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既无这几句话是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经》的释论有:憨山大师的《金刚决疑》 ;天亲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17
这是禅定时的法门。所谓“念”,指的是我们内心因境、因情等各种不同的状况而浮现出来的念头,这些念头既是入门时的大障碍,也是修成以后的资粮。其次,你要了解什么叫做“觉”,这里特指“觉知”,但是觉知很难解释,*惯用的方法就是叫我们把手放在背后,五指伸开又合拢,如是数次,然后问我们,为何看不到却知道手掌的状态呢?这就是“觉知”了。所以,觉知是我们意识中那一点不排除任何事物、任何状态,能够包含一切的明性,*把“觉知”比喻成猫,“念头”比喻成老鼠,整个禅定的过程就是一个猫捉老鼠的过程,即觉知与念头博弈的过程。刚开始禅定的时候,觉得很累、腿疼,因为觉知很弱,念头很强,是“小猫捉大老鼠”,经常被老鼠拖着到处跑,这个层次就叫“粗念住”;等到了后面,猫长大了,对付老鼠就不费力了,只需盯着老鼠,老鼠就乖乖的了,这个时候就进入了禅定的“细念住”境界,禅定就会满心欢喜,不累也不烦躁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禅悦”)。如何鉴别呢?通常以2个时辰也就是4小时为依据,禅定4小时以上不觉疲倦者,细念住的境界就到了。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下面几句话就好理解了:
念起即断——念头一起来,就停住,掐断它(像猫发现了老鼠,一爪子就按上去逮住它);
念起不随——念头一起来不要跟着念头走(刚开始小猫会被大老鼠拖的团团转);
念起即觉——念头一起来就要发现它(像猫随时注意老鼠的动静);
觉之既无——保持自己的觉知,念头就渐渐的木有了(像大猫盯着小老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18
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既无,意思是不起心、不动念,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是禅定时的法门,所谓“念”,指的是我们内心因境、因情等各种不同的状况而浮现出来的念头,这些念头既是入门时的大障碍,也是修成以后的资粮.其次,你要了解什么叫做“觉”。
这里特指“觉知”,但是觉知很难解释,*惯用的方法就是叫我们把手放在背后,五指伸开又合拢,如是数次,然后问我们,为何看不到却知道手掌的状态呢?这就是“觉知”了。
念起即断——念头一起来,就停住,掐断它(像猫发现了老鼠,一爪子就按上去逮住它);
念起不随——念头一起来不要跟着念头走(刚开始小猫会被大老鼠拖的团团转);
念起即觉——念头一起来就要发现它(像猫随时注意老鼠的动静);
觉之既无——保持自己的觉知,念头就渐渐的木有了(像大猫盯着小老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8 04:18
1、解释: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既无出自《金刚经》
2、不要执着。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都不要烦恼。 明白空性的道理。内心的烦恼少了,能量消耗就小了,清心寡欲,了无牵挂。
3、所谓“念”,指的是我们内心因境、因情等各种不同的状况而浮现出来的念头,这些念头既是入门时的大障碍,也是修成以后的资粮。其次,你要了解什么叫做“觉”,这里特指“觉知”,但是觉知很难解释,*惯用的方法就是叫我们把手放在背后,五指伸开又合拢,如是数次,然后问我们,为何看不到却知道手掌的状态呢?这就是“觉知”了。
拓展资料:
1、觉知是我们意识中那一点不排除任何事物、任何状态,能够包含一切的明性,*把“觉知”比喻成猫,“念头”比喻成老鼠,整个禅定的过程就是一个猫捉老鼠的过程,即觉知与念头博弈的过程。刚开始禅定的时候,觉得很累、腿疼,因为觉知很弱,念头很强。
2、可以读《金刚经》《六祖坛经》。就是去明白世间万物的无常,苦、空、无我。不要执着。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都不要烦恼。 明白空性的道理。内心的烦恼少了,能量消耗就小了,清心寡欲,了无牵挂。 该吃吃,该睡睡,这样就容易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