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23:15
俗话说:老人吃粥,多寿多福。人至老年,生理机能老化,所需热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饮食大抵以少而精、清淡熟较为宜。若恣食膏粱厚味,往往会加重脾胃负担,造成脂肪堆积,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丛生,最终导致衰老。诚如明代莫是龙在《笔尘》中所说:“人久御肥甘炮炙之味,不独令肠胃受伤,亦令人心气昏浊。”因此,老年人欲求健康长寿,必须格外注重饮食的调养。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加火慢煎至糜腻似胶,具有补脾润胃,祛除浊气等功效,老年人饥即可食,不必计顿,味美而益人,的确不失为养生良法。据考证,经历代医学家、养生学家的实践与理论总结,粥谱(方)已达数百种之多。古人养生,喜欢自然和随意,食粥养生便时养生良方之一。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享年86岁,他在一首《食粥》诗中云:“世间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老人食粥益寿,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如《后汉书》曰:“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以糜粥。”北宋文人张文潜著《粥记》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清代大医学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粥为世间第一补物,病人、产妇粥养为宜。”清代养生学家黄云鹤在《粥谱》中说:“一省费、二津润、三味全、四利隔。五易消化。”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中说:“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这是指用人参、黄芪等补益药煮粥食,可使人健康长寿。我国元朝老年医学名著《寿亲养老新书》中曾指出:“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不宜,然后命药。”
粥能防病治病,养生延年。我国人民历来有进补的传统,但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当首推粥补。粥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健脾润肠、清热散寒……能防治呼吸、神经、泌尿。生殖、循环系统及小儿、妇科等疾病。《本草纲目》指出:“古有用药物、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医药六书药胜总义》中说:“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滋养谷气妙品。”我国民间流行的粥养谚语,如“若要不失眠,煮粥添白莲”,“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要保肝脏好,枸杞煮粥妙”,“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等,实践证明,十分有效。《本草纲目》中的“胡萝卜粥”,老年人若能经常食用,可防高血压病;《广济方》中的“薏苡仁粥”,可防老年人得癌症;“玉米粉粥”可防心血管疾病;有慢性气管炎的老人冬天常吃“羊肉粥”和“生姜粥”,可防慢性气管炎的发作;又如神仙粥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屡试屡效;鸭粥、冬瓜粥、赤豆粥可治各类水肿;杏仁粥可治老年人咳嗽;酸枣仁粥治疗失眠;黄芪粥治疗慢性肾炎;莲子、芡实粥治疗造精、泄泻等等。
粥能应时宜人。夏天可食绿豆粥、赤豆粥、荷叶粥、百合粥、芦根粥,再配薏苡米仁、山药等。集防暑解毒滋补于一体。若将绿豆、赤豆、黑芝麻、麦片制成四色粥,其色、香、味俱全,滋补作用更为明显。冬天可食狗肉粥、羊肉粥、牛肉粥、糯米红枣粥,既暖胃、御寒,又可滋补,着实妙不可言。
“药食同源,药食同用”。古人总结出粥补的“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的八字诀,阐明了食物互补作用的优点。那么,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补品众多的现实面前,粥补仍有其独特的优势。老人养生,粥补最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