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5:12
1、闭关锁国*的提出是多个皇帝的共同作用,并没有具体指明谁提出了闭关锁国。
顺治十八年(1661)海禁,康熙二十二年开关,历时23年。
康熙五十六年海禁,雍正五年开关,历时10年。
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全面闭关。
2、闭关锁国实行时期:清朝时期。
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清朝顺治初年,清廷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沿袭明朝成规,不许进入广州,只准于澳门交易。随后,由于东南海上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清廷愈严出海之禁。
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1、一定程度上对外采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
2、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4、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5:13
闭关锁国*,又称洋禁、海禁,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严格*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是明清*实行的严格*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明朝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是一种由官府垄断海外贸易的*。同时,明朝的海禁*也未贯彻始终。明*曾一度开放海禁,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又蓬勃发展起来。而清朝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长期关闭国门,严格*国人对外交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一切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这标志着清*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5:13
闭关 也就是海禁最早提出与洪武年间 明代前期官方并没有大规模推行 官方贸易依旧很多 中期倭寇猖獗 明廷开始严厉海禁 隆庆年间明廷彻底开放东西洋海禁 隆庆开关 清代顺治年间出于稳定国家 消灭南明抵抗势力的需要 再次海禁 康熙年间为收复重申海禁 并迁走沿海居民 之后一度开放 康熙五十一年再次海禁 雍正年开放设立五大贸易口岸 准许民间 官方贸易 乾隆即位后 再次海禁 并关闭贸易口岸 只在广州一地 并设立十三行代替官方与外国人贸易 充当中介 此后 官方停止了一切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 十三行 行商成为上传下达的地方 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被废除 这就是闭关 由此而来的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