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0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4
2019考研心理学燕磊考前定睛班(8课时完结)(高清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4pCon7k-gHrS3N2dmWb3NA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4
如果是全国统考,那么就考普通心理学、实用心、心理统计与测量、和发展心理学。(包括一点心史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如果不参加统考,就看相应学校的招生简章就可以了。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过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Ⅰ. 考 查 目 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 考 试 形 式 和 试 卷 结 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
普通心理学 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分
实验心理学 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Ⅲ.考 查 范 围
普 通 心 理 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认知过程
2. 情绪、情感和意志
3. 能力与人格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 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哲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影响。
2.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1. 神经元
2. 突触
3.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1. 脑的结构
2.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3.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三)脑功能学说
1. 定位说
2. 整体说
3. 机能系统说
三、感觉
(一)感觉概述
1. 感觉的含义
2. 感觉的编码
3. 感觉的测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对数定律;史蒂文斯冥定律。
(二)视觉
1. 视觉刺激
2. 视觉的生理机制
3. 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视觉对比;马赫带;视觉适应;后像;闪光融合。
(三)听觉
1. 听觉刺激
2. 听觉的生理机制
3. 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1. 皮肤感觉
2. 嗅觉和味觉
3. 动觉
4. 平衡觉
5. 内脏感觉
四、知觉
(一)知觉概述
1. 知觉的含义
2.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二)知觉的特征
1. 知觉的选择性
2. 知觉的整体性
3. 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 形状知觉
2. 大小知觉
3. 深度和距离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 时间知觉
2. 运动知觉
(五)错觉
1. 错觉的含义
2. 错觉的种类
五、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 意识的含义
2. 意识的功能
3. 无意识现象
4. 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 注意的含义
2. 注意的种类与特征
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
1. 注意的生理机制
2. 注意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 记忆的含义
2. 记忆的过程
3. 记忆的分类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4.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 感觉记忆的含义
2. 感觉记忆的信息编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 短时记忆的含义
2.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3. 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提取
4. .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 长时记忆的含义
2.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3.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4.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遗忘的含义;遗忘的进程;遗忘的原因。
(五)内隐记忆
1. 内隐记忆的含义
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 思维的含义
2. 思维的特征
3. 思维的种类
4. 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 概念的含义
2. 概念的种类
3. 概念的结构
4. 概念的形成
(三)推理
1. 三段论推理
2. 条件推理
(四)问题解决
1. 问题解决的含义与基本过程
2.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式;启发式。
3.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
3.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和想像
1. 表象
表象的含义;表象的特征;表象在思维中的左右。
2. 想象
想像的含义;想像的种类。
八、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与言语概述
1. 语言与言语的概念及其特征
2. 语言的结构
3. 言语的种类
4.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二)语言加工的生理机制
1. 言语的发音机制
2. 语言加工的中枢机制
(三)语言的理解
1. 语音知觉
2. 词汇的理解
3. 句子的理解
4. 文本的理解
5.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
九、动机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 动机的含义
2. 动机的功能
3. 动机的种类
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二)需要
1. 需要的含义
2. 需要的种类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动机理论
1. 本能论
2. 驱力理论
3. 唤醒理论
4. 诱因理论
5. 认知理论
(四)意志行动
1.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2.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3.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挫折的含义;挫折情境的形成;挫折的反应;挫折的承受力。
4. 意志的品质
十、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 情绪、情感的含义
2. 情绪、情感的功能
3. 情绪和维度和两极性
4. 情绪、情感的分类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
1.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2.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表情
1. 面部表情
2. 体态表情
3. 语调表情
(四)情绪理论
1.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2. 坎农—巴德学说
3. 认知理论
(五)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 能力的含义
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 能力、才能与天才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 能力的结构
(三)能力的理论
1. 能力的因素说
2. 能力的结构理论
3.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差异
1.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3. 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 人格的含义
2.人格的特征
(二)气质与性格
1.气质概述
气质的含义;气质的类型;气质理论。
2. 性格概述
性格的含义;性格特征。
(三)认知风格
1. 场性—场依存性
2. 冲动型—沉思型
3. 同时性—继时性
(四)人格理论
1. 特质理论
2. 类型理论
(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发 展 与 教 育 心 理 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 横断研究
2. 纵向研究
3. 聚合交叉研究
4. 双生子研究
(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业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3. 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4.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 染色体、DNA和基因
2. 减数*和细胞增殖
3. 有丝*和细胞增殖
4. 显性和隐性基因
5. 遗传疾病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 胎儿的发育过程
2.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四、婴儿心理发展
(一)婴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 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 动作发展的规律
2. 动作发展的阶段
3. 动作发展的训练
(四)婴儿言语的发展
(五)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 婴儿感觉的发展
2. 婴儿知觉的发展
(六)婴儿气质的发展
1. 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2.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七)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 婴儿的情绪发展
2. 婴儿的依恋
3. 早期同伴交往
五、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三)幼儿的游戏
1. 游戏理论
2. 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四)幼儿语言的发展
1. 词汇的发展
2. 句子的发展
3.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幼儿认知的发展
1. 记忆的发展
2. 思维的发展
(六)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 心理理论
2.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3. 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4.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5. 同伴关系
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 书面言语的发展
2. 内部言语的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 元认知及其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 自我意识发展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3. 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生理发育
1.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2. 第二性特征与性成熟
(三)认知发展
1.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2. 辩证思维的发展
(四)自我发展
1.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2.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五)社会性发展
1.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 *行为
(六)情绪
1.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2. 常见情绪困扰
3. 情绪调节的ABC理论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
(二)认知发展
1. *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2. 认知老化的代表性观点
感觉功能理论;加工速度理论;抑制理论;工作记忆理论;
(三)人格发展
1. 自我发展理论
2. 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生命的终结
1. 死亡的意义
2. 死亡焦虑
3. 临终心理
4. 死亡应对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及其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作用
(二)学习的作用
(三)学习的分类
1. 学习主体分类
2. 加涅的学习分类
3. 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4. 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我国的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3.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班都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 奥伯苏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4.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 学习动机的含义
2. 学习动机的分类
3. 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学习的迁移
(一)学习的迁移的实质与作用
1. 学习的迁移的实质
2. 学习的迁移的分类
3. 学习的迁移的作用
(二)学习的迁移的主要理论
1. 学习的迁移的经典理论
2. 学习的迁移的现代理论
(三)学习的迁移的条件与促进
1. 学习的迁移的条件
2. 学习的迁移的促进
实 验 心 理 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 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 实验设计与实施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 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二)心理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 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2. 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3. 无关变量及其控制
(三)实验设计
1. 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 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 准实验设计
4. 真实验设计
完全随机单因素设计;完全随即多因素设计;随即区组设计。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1. 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
2.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3.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1. 反应时的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
2. 反应时实验的种类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
2. 机体因素
(三)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
1. 反应时技术
减法法;加法法;开窗实验。
2. 反应时技术的发展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1. 极限法
极限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极限法的变式。
2. 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的测定;误差的控制。
3. 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绝对阈限的测定;差别阈限的测定;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
(二)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类型
直接量表和间接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心理量表的评价。
2. 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制作等比量表应注意的问题。
3. 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差别阈限法;感觉等距法;评价量表。
4. 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
(三)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电子侦查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人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问题。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统计学原理;最优决策原则。
3. 辨别力指数dˊ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 听觉现象的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征;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
2. 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定位的实验方法。
3. 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二)视觉实验
1. 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 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三)知觉实验
1. 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 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
3. 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
4. 知觉与觉察实验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
1. 条件性学习实验
2. 认知性学习实验
(五)记忆实验
1. 感觉记忆的实验
2. 短时记忆的实验
3. 长时记忆的实验
4. 工作记忆的实验
5. 内隐记忆的实验
(六)情绪实验
1. 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 面部表情的测量
3. 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 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2. 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 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4. 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心 理 统 计 与 测 量
[考查目标]
1. 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 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解释。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 统计图
2. 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
1. 算术平均数
2. 中数
3. 众数
(三)差异量数
1. 离差与平均差
2. 方差与标准差
3. 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
1. 百分位数
2. 百分等级
3. 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 积差相关
2. 等级相关
3. 肯德尔等级相关
4. 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5. φ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 概率
2. 正态分布
3. 二项分布
4. 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5. 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
1. 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三)假设检验
1. 假设检验的原理
2. 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3. 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4. 方差齐性检验
5.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 方程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 完全随即设计的方差分析
3. 随即区组设计的方程分析
4. 两因素方差分析
5. 事后检验
(五)回归分析
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六)卡方检验
1. 拟合度检验
2. 性检验
(七)非参数检验
1. 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 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3. 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 测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2. 测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3.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四)心理测量的误差
1. 测量误差的定义
2. 测量的随即误差来源及控制
3. 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
4. 测量误差的估计
(五)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1. 题目的难度
2. 题目的区分度
3. 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六)心理测验编制技术
1. 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 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3. 题目编制技术
(七)心理测验的施测
1. 测验的设计
2. 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八)测验常模
1. 常模与常模团体
2. 分数转换与合成
3. 常模的编制
4. 几种常用的常模
(九)标准参照测验
1. 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2. 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3.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 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十)心理测验理论的新发展
1. 经典测验理论的局限
2. 项目反应理论
3. 概化理论
4. 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的应用
(一)成就测验
1. 成就测验的定义
2. 成就测验的编制
3. 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
1. 智力测验的定义
2. 个体智力测验
3. 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
1. 能力倾向测验
2. 特殊能力测验
3. 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
1. 人格测验的定义
2. 自陈测验
3. 投射测验
4. 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
1. 心理健康测验
2. 态度测验
3. 兴趣测验
Ⅳ. 试 题 示 例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示例:
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感觉现象是
A. 对比 B. 适应 C. 后像 D. 感受性
2. 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儿童心理》一书的作者是
A. 鲍德温( J. M. Baldwin ) B. 皮亚杰( J. Piaget )
C. 普莱尔( W. Prdyer ) D. 弗洛伊德( S. Freud )
3. 常用来估计测验一致性信度的α 系数是
A. 信度的精确估计 B. 信度估计的上限 C. 信度估计的下限 D. 依条件而定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试题示例:
66. 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有
A.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出现变声 B. 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C. 昆虫形成对光收缩身体的条件反射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7. 感觉阈限测量的基本方法有
A. 恒定刺激法 B. 调整法 C. 等级法 D. 最小变化法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试题示例:
76. 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77. 简述视崖实验及其意义。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试题示例:
81. 论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关系。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b072538010006zf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5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55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
“实验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基本上就是这些,
以后实行统考,就是说不论你考哪个学校这些都是必考的。
这就是全貌了.
你还有时间慢点来,先看专业课本吧,找找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