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1:21
网络互助,其实是国外的互助保险(或者叫相互保险)在国内的一个变体。它继承了互助保险的一些模式的特点,比如组织形式、管理办法,也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和当前的监管环境做了一些变更。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互助保险,二是网络互助。互助保险,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的人自愿组织起来,定义好风险补偿的规则,预交风险补偿分摊资金,从而保障每一个参与者的风险损失。
这是现代保险的最初形式,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面临巨大劳动风险却无法得到补偿的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互助社,进而逐步演变成相互保险公司的形式。相比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像平安保险、人寿保险这样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互助保险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投保人即股东,对公司拥有所有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所支付的保费要全部用于风险保障,保费资金所产生的收益也贵全体投保人所有。二是同类人群的同质风险保障,因为有共同点,所以投保人相互之间更加认同,对于互助保险组织或者公司的忠诚度也更高,愿意长期参与。
另一方面,对于商业保险因为不赚钱或风险难以预测的风险,像高风险人群(比如大厦清洁工,俗称蜘蛛人),或者不固定的风险(比如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而在互助保险模式下,只要全体会员认可,定好规则,就可以运转了。所以说,互助保险不仅是一种靠谱的保障模式,而且对于股份制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还能形成有益的补充,覆盖一些特殊的的保障需求。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互助保险历经400多年的变迁,依然在全球保险市场占有27%的份额,能覆盖将近10亿用户的原因。而其中的佼佼者,像日本较大的寿险公司“日本生命相互保险株式会社”,长期稳居日本寿险公司的首位,其资金规模是日本较大的商业寿险公司“三井生命”的三倍之多,同时还掌管日本的养老金发放。可见相互保险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重要性。
而网络互助,是互助保险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当前特殊的监管环境下的一个变体,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虽然*在去年已经发布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各种规定基本是按照国外的相互保险模式来定的。但迟迟没有发。而国内的一些先行者又担心错过机会,所以经过改良,以网络互助的名义开始探索。除了没有,没有注册保险公司之外,他们的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一:面向大众,而不是同类人群。这样扩大了用户群体,有利于迅速积攒用户,但失去了同类人群的特点;二:不预收费,或者小额预收费,而不是按照精算模型按年缴费。这样降低了获客门槛,但拉来的用户的后续付费意愿和留存率会降低;三:保障标的以重大疾bing和意外伤害为主,这两个是相对比较标准化的,有利于互助平台做风控。但还没有发挥出互助保险保障灵活的特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1:21
2011年,首个网络互助平台“互保公社”(后改名康爱公社)成立,它利用针对癌症的小额互助,帮助患者筹集医疗费。
到2016年,康爱公社的社员达到了43万,这让互助行业在国内真正受到了关注。
同年,第三方众筹平台“水滴筹”入局,旗下水滴互助”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展现了互助行业的巨大潜力。
关于网络互助是否还能加入,我们要清楚两点。
1、网络互助跟保险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参与了互助平台就等于买了保险。
但实际上它们差异很大,我们以重疾险为例,跟相互宝做个综合对比。
可以看到,重疾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比相互宝高很多,且在保障范围更全面。
所以要明确的是,网络互助的作用,不是代替保险,而是在保险之外作为一个保障补充。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看这里:《网络互助、众筹,到底能不能替代保险?》
2、到底有没有必要加入网络互助
对“网络互助”,我们客观看待就好,不要将其当成保险,但也无需一味排斥。
一个完善的保障计划,社保是基础,其次是商业保险,例如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
在已经配置好前面两种保险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网络互助计划。
或者是你暂时预算非常紧张,无力购买保险,可以用网络互助来过渡,总比什么保障都没有要好。
等有了预算,再及时补充保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1:22
网络互助,其实是国外的互助保险(或者叫相互保险)在国内的一个变体。它继承了互助保险的一些模式的特点,比如组织形式、管理办法,也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和当前的监管环境做了一些变更。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互助保险,二是网络互助。互助保险,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的人自愿组织起来,定义好风险补偿的规则,预交风险补偿分摊资金,从而保障每一个参与者的风险损失。
这是现代保险的最初形式,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面临巨大劳动风险却无法得到补偿的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互助社,进而逐步演变成相互保险公司的形式。相比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像平安保险、人寿保险这样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互助保险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投保人即股东,对公司拥有所有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所支付的保费要全部用于风险保障,保费资金所产生的收益也贵全体投保人所有。 二是同类人群的同质风险保障,因为有共同点,所以投保人相互之间更加认同,对于互助保险组织或者公司的忠诚度也更高,愿意长期参与。
另一方面,对于商业保险因为不赚钱或风险难以预测的风险,像高风险人群(比如大厦清洁工,俗称蜘蛛人),或者不固定的风险(比如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而在互助保险模式下,只要全体会员认可,定好规则,就可以运转了。所以说,互助保险不仅是一种靠谱的保障模式,而且对于股份制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还能形成有益的补充,覆盖一些特殊的的保障需求。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互助保险历经400多年的变迁,依然在全球保险市场占有27%的份额,能覆盖将近10亿用户的原因。而其中的佼佼者,像日本较大的寿险公司“日本生命相互保险株式会社”,长期稳居日本寿险公司的首位,其资金规模是日本较大的商业寿险公司“三井生命”的三倍之多,同时还掌管日本的养老金发放。可见相互保险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重要性。
而网络互助,是互助保险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当前特殊的监管环境下的一个变体,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虽然*在去年已经发布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各种规定基本是按照国外的相互保险模式来定的。但迟迟没有发。而国内的一些先行者又担心错过机会,所以经过改良,以网络互助的名义开始探索。除了没有,没有注册保险公司之外,他们的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面向大众,而不是同类人群。这样扩大了用户群体,有利于迅速积攒用户,但失去了同类人群的特点; 二:不预收费,或者小额预收费,而不是按照精算模型按年缴费。这样降低了获客门槛,但拉来的用户的后续付费意愿和留存率会降低; 三:保障标的以重大疾bing和意外伤害为主,这两个是相对比较标准化的,有利于互助平台做风控。但还没有发挥出互助保险保障灵活的特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21:22
网络互助平台:壁虎互助,属于网络互助这类的性质,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的人自愿组织起来,定义好风险补偿的规则,预交风险补偿分摊资金,从而保障每一个参与者的风险损失。
当有人发生风险的时候,采用每个人均摊的形式,从资金池抽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其他的人,从而实现网络互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