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1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4:4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
民的组织化程度。“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从我们先情况来看,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不要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决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不能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增长。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混同起来。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有的地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建设,最后搞得不城不乡,反而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平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快更好发展的新载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4:44

我觉得这个提法好像是在很久以前,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候提出过嗯,所谓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现在所对应的就20年全面建成小升小康社会,嘻嘻,相关因为中国有几亿农民,要想达到全部赋予,首先我觉得工作难点,控制重点就是在农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饿目标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重要的任务务之一。嗯,让所有农民全体农民都富起来,从吃饱穿好,到有钱富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4:44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改革和*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4:45

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2005年12月29日闭幕的*农村工作会议是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的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在全面部署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着重研究了未来五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新农村建设”的本身并不是新的概念,以往很多学者曾经提出过“新农村建设”,在我们党的文件中也多次出现过。但这次提出“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这次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新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就像此次*农村工作会议描述的那样:“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
  众所周知,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开始推进工业化的,最初的积累资金只能主要来自农业,农业和农民因此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在进一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要求。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领导同志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因此,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的区别就在于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我国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具体内容就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和金融对农村的支持不足。这次*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对今年明确提出了“三个高于”的原则:“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这无疑是今后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动作”,也是一个重要转向,表明党和*已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在“三个高于”原则要求下,公共财政将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这对于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包括许多内容,当前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就业机会。
  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机制。农村发展的滞后还突出地反映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方面。在以往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财力的*,*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近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在2003年初就提出了“国家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2005年的“1号文件”中,对此再次作了明确规定。此次*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将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7年将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到2008年将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04:45

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生产力有极大提升的农村现代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
要千方百计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注意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要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和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