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4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12:36
主要是因为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地震是发生于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前兆出现、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以及地震过程都是及其复杂多变的,这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线性过程非常容易处理,一旦涉及非线性,其处理的难度陡增。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12:36
1、入地探测,实现对地震的精准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道难题。地震都发生在地下,一般的浅源地震震源都有十多公里深,而目前人类最深的探测井也就10公里左右,根本无法进行观测跟踪。
2、要做到预报预测,需要找到与地震运动过程相对应的指标,但目前还不能确立这样的指标体系。并且地震孕育的过程比较长,特别是大地震,复发周期可能达到上千年,但一旦断层破裂,能量又是在瞬间释放。观测时间短、地质运动的不均匀等都造成了信息鉴别的难度。
扩展资料: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中国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中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
此地震活动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几乎彼此相连。总长约65000km,宽约1000~7000km,其轴部宽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而且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的破坏性地震。
*裂谷地震活动带:
该带与上述三个带相比其规模最小,不连续分布于*内部。在地貌上常表现为深水湖,如东非裂谷、红海裂谷、贝加尔裂谷、亚丁湾裂谷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震局专家:应明确告诉老百姓地震不可预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地震预警到地震预测还有多远(假日观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12:37
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尚不成熟,二是预测意义不大。
近几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地震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们地震能被预警但不能被提前预测到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预警的原理。一次地震最先是在地幔处产生的,然后通过波的形式向地表传播,在传播中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横波,另一种是纵波,纵波比横波传播的速度快,可以最先到达地表,而横波却要晚一会儿到达。地震的预警系统就是根据这个时间差来发出预警信息的。通俗一点,就可以把纵波比喻成打雷时的闪电,横波就是打雷时的雷声,预警就是在你看到闪电的那一刻做出的捂耳朵的动作。因此,地震预警其实并不是预测,而是地震已经发生时的预警。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们地震不能被提前预测到。第一,我认为是技术还远远不够成熟。我们每天其实都会接触一种预测形式——天气预报,正如每个人所感觉到的那样,天气预报往往是不准的。所以,我们的技术到现在连天气都预测不准,如果来预测地震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第二,地震预测的实际意义不大。假如某一天我们真的可以预测地震了,知道它将要在何时何地发生,那么就一定会减少损失吗?我认为不一定。比如,预测到一天后将要发生7.6级大地震,那么震中甚至震中附近的社会秩序能够被维持好吗,会不会出现恐慌,大面积人员外逃,交通秩序瘫痪等等比灾难还可怕的社会问题呢?所以说,与其花大力气研究地震预测,不如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加强安全意识更重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12:38
地震不是不能预测,只是不能预报罢了!最典型的就是唐山大地震的时候,秦皇岛青龙县成功躲过大地震的灾害!很多房屋倒塌,紧死一人,而且当时开滦地震局已经有人预测出来,只不过人微言轻罢了!没有所谓的专家说话好使!而这些所谓的专家,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其实他们狗屁不懂!和一些人怕预测错了引起人们恐慌,不敢预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