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8
1.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为31300 Mm3,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为21600 Mm3。扣除两者重复计算水量(10400 Mm3)后,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2500 Mm3,总量居全国第19位;按人均、亩均占有量计算仅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5、1/4,居全国第22位。与世界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相比,差距则更大。以占全国水资源总量1.47%,满足占全国总人口6.7%的供水需求,平均年缺水3000~6000 Mm3。这充分反映了我省水资源的紧缺形势。然而在开发利用中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制约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1)水资源地域上分布不均匀
豫北、豫东地区主要依靠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但地下水资源量受降水、河流侧渗及灌水回渗补给影响较大。该区降水稀少,地表水资源贫乏。这*了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导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豫南、豫西南地区降水丰富,但其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特别是汛期,大量降水不能渗入地下,或形成地表径流流走,或在低洼地带积水,反而造成涝灾的频繁发生。水资源分布地域上的不均匀,扩大了南北方用水与工农业布局“倒挂”的矛盾,而且加重了全省水资源紧缺形势。
(2)缺乏统一有效的“三水转化”机制,造成有限资源浪费
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换。这种转化不仅可增大可利用水资源量,而且能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保证其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忽视了对地下水源的补给,即所谓的“三水转化”。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出现井位过密过滥,开采层位不合理等恶化水环境现象。全省地下水资源利用率达60%,已超过全国55%地下水利用率水平。全省浅层地下水超采面积已达17500 km2,主要集中在孟州—温县、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开封、许昌—临颍一带。中深层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在城市地区,以郑州、许昌等市中深层地下水下降幅度最为突出。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造成湿地消失,部分河段干涸、泉水断流、村镇生活饮用水井枯竭,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环境问题。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有限水资源浪费严重
河南省占供水量70%的农田灌溉方式落后,有效率仅为25%~30%;工业用水重复率不足50%,工业生产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贫水区城市规模及工业规模发展过快等,使有限水资源难以充分应用。
(4)水资源数据老化
近十年来气候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降雨、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条件,山区丘陵地下水与平原区地下水之间水力联系、补给关系、计算参数也随之产生较大的变化。而如今所引用的水资源评价资料特别是地下水资源量20余年未经修改,仍以“不变”应“万变”的面孔流通使用。进入新世纪后,面对我省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形势,资源潜力何在?开发利用途径与保护措施如何建立?水环境变化后的技术参数如何修定等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2.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
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2005年、2010年预期主要指标见表8.4.1。
表8.4.1 2005及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指标一览表
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指标预测,在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并考虑一定数量的生态环境用水,预计:2005年平水年总需水量为31000 Mm3/a,中等干旱年总需水量32500 Mm3/a;2010年平水年需水量33000 Mm3/a,中等干旱年需水量36000 Mm3/a。全省现有各类水利工程的年供水量为26000 Mm3。其中,地表水为9500 Mm3/a,地下水12000 Mm3/a,(含中深层地下水2000 Mm3/a),引黄等过境水4500 Mm3/a。若以此相比,全省缺水量将达到7000~10000 Mm3/a。
根据《河南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设计的各项指标,预计到2005年全省各类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新增1500 Mm3/a,达到27500 Mm3/a。届时缺水量为3500~6000 Mm3/a。2010年各类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将达到30000 Mm3/a,其中地下水将新增1500~2000 Mm3/a,达到13500~14000 Mm3/a,占总利用水量的47%。但供需缺口仍在3000~6000 Mm3/a之间。
上述数据表明,河南省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短时期难以改变,要实现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水资源任重而道远。根据河南实际近期内可在“充分利用地表水、切实做好三水转化、创建节水型经济模式”等方面挖掘潜力。从长远看则需有计划地在“兴建一批大型骨干供水工程、增大地下水调蓄能力(开发地下水库)、开发深层岩溶水资源”上找出路。
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配套。该工程规划多年平均调水量14500 Mm3/a,分配我省水量5290 Mm3/a,供水范围涉及11个市(地)的30个县(市),面积23600 km2;
二是,修建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等蓄水工程,增加供水1500 Mm3/a;
三是,沿南水北调总干渠、伊洛河谷、汝河河谷等地段实施截洪引渗工程,可增加地下水调蓄水量1774 Mm3/a;
四是,在太行山前洪积扇区、黄河侧渗区开展地下水调蓄工程试验,在商丘、许昌地区开展深层岩溶水开发研究,力争达到1500 Mm3/a的供水能力。
上述工程实施后,可增加供水量近9000 Mm3/a,总供水能力将达到38000~40000mm3/a,可极大地缓解全省水资源紧张形势,实现供需大体平衡。
3.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建议
(1)控制与调整相结合,适当扩大地下水的开采量
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实际情况及已形成的水环境问题,应对地下水的开采做及时调整。豫北地区和许昌、漯河两市,要严格控制开采,并适当削减地下水开采量。豫南地区应利用降水多、地下水埋藏浅等有利因素,加大对浅层地下水开采力度,腾出地下空间,供汛期降水入渗、储存。黄河等河道两侧,含水层埋藏浅,厚度大,颗粒粗,极有利于河水侧渗,是地下水集中开采的有利地段。
初步估算可增加地下水开采量1500~1800 Mm3/a,使地下水可供水量达到13500~13800 Mm3/a。这对缓解省内水资源紧缺形势将起到重要作用。
(2)开发过境水,开展“三水”转化,增加地下水可利用量
省内过境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45490 Mm3/a。目前仅利用4500 Mm3/a,开发潜力较大。若能积极开发利用,对最终缓解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起到决定的作用。因此,要抓住引水机遇,积极开展“三水”转化研究,选择有利地段,如在豫东黄河灌区、南水北调中线流经地段、小浪底南北岸引水灌区、太行山前洪积裙等有利地段,提前安排水文地质前期论证工作,探讨截洪引渗转化机理和地下水库库址的优选等勘查工作。这对调蓄省内水资源,促进“三水”转化,增加地下水可利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节约用水是一项最具战略性的措施
“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001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增强全民“水患”意识的基础上,实行全面节水,是解决我省水资源不足最具战略性的措施。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地下水用水量最大的用户。要利用各种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渗灌),扩大节水型灌溉面积,将农业用水有效使用率从30%提高到50%左右。通过节水型技术,渠道硬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到2010年,使全省农业节水2700 Mm3/a或更多。工业节水将从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污水资源化,*耗水型企业发展方面入手,提高用水重复率(由现状重复率50%提高到70%),节水800 Mm3/a。
(4)积极推行水权制度的改革,确立“水市场”概念
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改变水资源使用仅由国家垄断的状况,推行以股份制等形式拥有或买断水的使用权制度。运用*、经济和价格的杠杆调节与平衡,以达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在健全和完善水费收取制度的同时,城市地下水(尤其是中深层地下水)要充分利用其水质优良,含多种有益元素的特点,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优价,促使开发投入得以回报,使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循环。
(5)加强水资源的监测,防止水污染及水环境恶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际社会已进入到崭新的信息时代,资讯工程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水资源的管理也理所应当地由传统管理模式进入到信息化工程管理形式,建立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从目前我省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看,水质污染及水环境恶化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部分地区还因水污染或水环境恶化引发不安定因素,水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建国五十余年来,由于水文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辛勤工作,积累了大量资源观测管理数据。因此,适时建立地表水、地下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河南水资源数字化,以保证我省水资源在整体上达到最优化管理。
(6)重视微咸水、半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全省浅层咸水面积约5200 km2,中深层咸水面积11800 km2,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1%和7.1%。其中,微咸水资源开采量约614Mm3/a,主要分布在商丘、周口及豫北沿黄地段。如能充分利用微咸水,改良水质,对缓解这些地区地下水资源不足,加快“三水”之间转化,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将起到很大作用。
(7)重视缺水城市周边地区深层岩溶水的开发利用
我省东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特别是许昌、商丘、周口、濮阳等城市供水问题更为突出。该地区在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开发接近极限时,深层岩溶水的开发利用问题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勘查开发埋深1000 m左右的岩溶地下水,对缓解城市供水矛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据调查,商丘市西部埋深1000~500 m、永城市东部埋深500~0 m分别有1900 km2及227 km2的石灰岩地层。根据河南岩溶水富水系数(0.079 Mm3/km2)计算,该两区潜在水源量分别为150 Mm3及18 Mm3。其分布如下。
濮阳市西部埋深1000~500 m,有1318 km2的石灰岩地层,根据岩溶水富水系数计算,该区潜在水源量为105 Mm3;
许昌市西部埋深1000~500 m,有260 km2的石灰岩地层,根据岩溶水富水系数计算,该区潜在水源量合计为21 Mm3;
漯河市西部埋深1000~1500 m、驻马店市西部埋深500~0 m、周口市南部埋深1000~1500 m,分别有76 km2、2092 km2、62 km2的石灰岩地层,根据岩溶水富水系数计算,该区三地市潜在水源量分别为6 Mm3、165 Mm3、5 Mm3。
(8)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提高利用水资源的效率
要在*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下,实现全省范围的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充分利用我省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地下水库调蓄空间大这一特点,创造条件(结合工程措施),促其相互转化,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