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19
“问”是一门艺术,怎样“问”,如何“问”,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都要在心里想一想。
在某国的教堂内,一位教士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主教:“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主教的呵斥。其后,又有位教士,也发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主教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问话的方法不同,收效自然有高低之分。高明的问话使人心中喜悦,能顺利地达到谈话的目的,而愚蠢的问话只会贻笑大方,甚至招人厌恶。
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骨真够硬朗,今年高寿?”
老工人回答说:“79啦。”
“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
“哪里,老李头活到了84呢!”
“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
“不过,老李头去年归天了。”
“哟,这回可轮到您了。”
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
这段话的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上。前面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尴尬了。
做人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千万不能忽视“问”的艺术。如果毫无顾忌,不经大脑只以一时痛快来“问”,则只能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个叫光平的女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其实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
那天,这个女孩子刚上班,店里就进来了3位客人,客人一落座就点了饮料,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点的也是冰咖啡,但是第三位客人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光平将这3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就凭这一句话,老板当场就毫不客气地炒了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工作中,要讲究“问”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问”的分寸,恰到好处地“问”好该问的话。
据说,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要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老板却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是问:“您需要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更利于自己的生意。
再比如,在酒馆里点菜时,你向服务员咨询:“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这是句废话,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那儿的常客。倘若你换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的海鲜。
因为这两句问话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前一句话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店家招牌,服务员不能说“不好”,并且好不好的标准也没有固定模式。而第二种问话定义广泛,回答甚至可以是:“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信丰鸡又肥又嫩,值得一试。”另外,服务员见有人求教于他,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比较各种海鲜,推荐最好的。
“问”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语境而恰当地选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