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我看一个三国的版本,七步诗是说的两头牛什么的,而“煮豆燃豆萁。。。”是之后即口而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0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51

七步诗是有典故的,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出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原文)此为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51

应该是世人既想强调曹植的才思敏捷,博学多才,又要强调“本是同根生”这情感主题,又能反衬一下曹丕阴险狠毒(世人向来都偏向刘备,对姓曹的得江山愤恨),这样就来了个拼盘。
据说曹植即使七步成诗,曹丕仍有杀意,让他应声作诗,曹植说了“煮豆燃豆萁”是古人的诗句,算是向曹丕求情,看在同根兄弟,别杀我吧--尽管争夺继承权时我也用了手段。
不管怎么说,曹植是个文学天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52

七步诗本身的真实性,就很有争议。
是否曹植所作?这个事件是否真实?
有待考证。
在《三国志·曹植传》里,并没有本诗的相关内容,若事件真实,相信陈寿会收录进来的。
当然,也可能陈寿未收到,也可能他认为不重要?
总之应该画个问号,存疑。

本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
南朝,离三国时期年代较远了,而且此书并非史书,是个文学类的书籍。关于历史的真实度有多高?
存疑。

七步诗的真实性不高,本人是存疑的。包括一些史学家、文学家也是存疑的态度。比如郭末若老先生,对此事也是否定的态度,认为七步诗乃是附会之作,并非历史真实事件。

既然并非真实,那就是人们杜撰的了。谁杜撰的呢?始于南朝刘义庆,后人再添油加醋,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版本。
所以,一个本身就是杜撰的故事,就不要追寻真实性了。
就好比讨论猪八戒到底有没有痔疮一样,没什么意义。因为猪八戒本身就是个编造出来的人物,作者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

PS:我对诗词研究不深,但总感觉七步诗和三国时期的诗作不同类。貌似那个时期还没有这种格式的诗吧?那时候应该是以乐府诗为主流的。所以七步诗的格式似乎也不应该出现在三国时期。
关于这点,我不敢保证,只是个人猜测。前面说了,我对诗词研究不深。

纯手打,个人总结。
顺便鄙视一下前面那些纯复制百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52

煮豆燃豆萁,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曹植的七步诗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 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 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 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 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手足的残忍。
曹植才高八斗, 文风俊逸刚健。 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9:53

曹丕为难曹植,如果在七步之内成诗,就不在杀他。曹植走了七步,做出了这首诗。所以叫做七步诗。至于你说的两头牛,真不知道是哪一版的三国里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