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如何求有机物的化学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5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50

- -||,

肯定是要的,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最重要最重要的规律定理,可以说如果不懂这个定律,化学就不用学了。

摩尔质量的定律,是表示,某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ol的时候,它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是说,以碳12原子来作为12的标准,任何其他原子跟他的质量比是多少。相对原子质量是没有单位的,是一种比值。
一般来说,1mol某种原子的质量跟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比方说碳原子的摩尔质量是【12】,于是1摩尔碳原子质量是【12g】。一个是比值,一个是确切质量。但是数值上是相等的。

有了相对原子质量,就可以求相对分子质量。
比方说水H2O。一份子水相当于2分子H和1分子O。H相对原子质量为1,0相对原子质量为16.于是H2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
H20相对分子质量是18,于是有1mol水存在时候,它的质量就是18g。两者在数值上相等。

有机物是同样的道理,可以说化学式的求定考得就是质量守恒原理。
比方说乙醇CH3CH2OH,写成分子式是C2H6O,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H的相对原子质量1,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于是乙醇C2H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那么1mol乙醇分子的质量就是【46g】

有机物求化学式,无外乎几步
1。题目可能会给出相对分子质量也可能没有,题目也可能告诉你这是一种什么物质(烷烃,烯烃,醇、酮之类)如果有物质类型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粗略估计一下究竟有多少个C(根据有机物的通式,比方说链状烷烃就是CxH2y+2之类的。),或者考虑一下有没有其他原子存在。

2.题目会给你一些反应,比方说1mol的它燃烧了产生多少C,产生多少H20,消耗多少氧气。或者是这种物质跟其他某种已知有机物反应,消耗多少了已知有机物才反应完全之类的。

3.根据这些条件,先推出分子式,比方说根据C02的产量来推C,根据水来推H,之类的。
分子式推出来还要考虑一下分子结构,是环烷烃还是烯烃?是醇还是酮之类的。如果题目要求你写出分子结构,那么题目中肯定有线索。肯定会有涉及特殊官能团的标志反应。

如果你已经是高考生却还没有搞定这个问题,不好意思打击你一下,你是绝对无法参加化学高考的。这种求解化学式是从初三开始学化学就应该掌握的,不然根本无法开始学习。更不用说经历几百轮复习的高考生了,实在很怀疑你高考生的身份。
我是去年的高考生,化学的。
例题分析就不用我说了,你的高考资料上比我齐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6:08

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专题复习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梳理』
1. 有机物分子结构剖析(烃的衍生物和烃的关系)
①烃——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xHy,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M,则通过M/12,初步确定碳原子数,在 y ≤2x+2的前提下,然后依次增加12个氢,减少一个碳原子,同时结合常见的烃和题意进行分析。
②醇、酚与烃的比较:多一个羟基,实质上就是在碳氢键之间插入氧原子-O-
③醚与烃相比较:醚可看作在烃的碳碳之间插入氧原子-O-
④醛与烃相比较:在碳氢之间插入羰基——碳氧双键
⑤羧酸、酯与烃相比较:分别是在碳氢和碳碳之间插入一个-COO-
⑥卤代烃其实是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氢原子
2. 符合一定碳氢比的有机物:
①C:H=1:1的有机物有:
②C:H=1:2的有机物有
③C:H=1:4的有机物有
3.不饱和度的推算:一个双键(包括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或一个环,不饱和度均为1;一个叁键不饱和度为2;一个苯环,可看作是一个环加三个叁键,不饱和度为4;不饱和度为1,与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相比,少两个H,不饱和度为2,少四个H,依此类推。
4.官能团的结构及反应特点:
① 醇羟基:跟钠发生置换反应、可能脱水成烯、可能氧化成醛或酮、酯化反应
② 酚羟基:弱酸性、易被氧气氧化成粉红色物质、显色反应、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③ 醛基:可被还原或加成(与H2反应生成醇)、可被氧化(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悬浊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
④ 羧基:具有酸的通性、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 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
⑥ 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5.有机反应现象归类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裴林反应的:
②与钠反应产生H2的:
③与NaOH等强碱反应的:
④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
⑤能氧化成醛或羧酸的醇必有 结构,能氧化成酮的醇必有 结构
⑥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
⑦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
⑧能发生显色反应的:
6、重要的有机反应规律:
① 双键的加成和加聚:双键可以断裂,加上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或断开键相互连成链。
② 醇的消去反应:总是消去与羟基所在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上,若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 醇的催化反应:和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若有二个氢原子(—CH2OH)或三个氢原子(如CH3OH),被氧化成醛;若有一个氢原子(—CHOH)被氧化成酮;若没有氢原子,一般不会被氧化。
④ 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键的生成和水解:
R1—CO—OH + H18O—R2 → R1—CO—18O—R2 + H2O
R1—CH(NH2)—CO—18OH + H—NH—CH(R2)COOH →
R1—CH(NH2)—CO—NH—CH(R2)COOH + H2(18)O(虚线为断键处)
⑤ 有机物成环反应:a、羟基(—OH)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酯化(二元醇、二元羧酸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b、氨基(—NH2)与羧基(—COOH)的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
7、衔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五大物质:
①H2——a、与H2加成(还原)的基团
—C=C—、—CO—(1:1)、—C≡C—(1:2)、C6H5—(1:3);
b、能生成H2的反应 Na可置换出—OH(水、醇、酚、酸)中的氢。
②Br2——a、与溴水的反应 加成:—C=C—(1:1)、—C≡C—(1:2)
取代:酚中的—OH的邻、对位上的H被取代;
b、与纯溴的反应 液溴、Fe作催化剂,溴可取代苯环上的H;
溴蒸气、光作条件,溴可取代烃基中的H
③O2——a、燃烧
b、苯酚变成粉红色是由于被O2氧化所致;
c、R—CH2OH → R—CHO →R—COOH
(★除O2外,还常用到另外两种氧化剂:酸性KMnO4溶液可以氧化—C=C—、—C≡C—、—CHO、C6H5—R;Ag(NH3)2OH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氧化—CHO)
④NaOH——a、NaOH作为反应物 与—OH(酚)、—COOH反应生成盐
酯的水解(包括油脂的皂化反应)R1—CO—O—R2 + NaOH → R1—CO—ONa + HO—R2
b、NaOH作为反应条件(可判断反应类型) 。
NaOH水溶液(卤代烃的水解)、NaOH醇溶液(卤代烃的消去)
⑤H2O——a、H2O参与反应
水化(烯烃水化,加成)、水解(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取代);
b、H2O的生成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失水(醇的消去、酯化、成醚或成酸酐),缩聚反应中小分子水的生成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引入官能团:
①引入-X的方法:
②引入-OH的方法:
③引入C=C的方法: 。 *醇氧化引入C=O

2.消除官能团
①消除双键方法:
②消除羟基方法:
③消除醛基方法:
3.增长碳链:
4.缩短碳链: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思路』

『有机合成的一般思路』
不论是自选原料还是利用指定原料,在进行化学合成时,都要有一条合理的合成路线。所谓合理的路线就是应使我们设计合成途径符合以下要求:1、以尽量少的步骤实现原料到产品的转化;2、反应条件低,容易实现;3、用廉价原料制贵重产品;4、反应无可逆性,反应物充分利用,产物产量高且无副反应发生;5、产品容易分离。
合成路线的设计与评价,是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所学反应原理 和特点的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要设计出合理的合成路线,就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要准确掌握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各类型烃、烃的衍生物的反应特点和化学性质,是合理设计合成路线的根本。在这些性质当中,有许多常用于有机合成,如烯烃的加成反应、卤代烃和醇的消去反应、醇及醛的氧化反应等,而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一般不用与合成。
2、要掌握产物与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生成不同的生成物,是有机反应中一个最大特点,如C6H5CH3与Cl2的反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C6H5CH2Cl,而加入铁粉时却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产物是邻氯甲苯或氯甲苯。发生同一类型的反应却有不同的条件,如卤代烃的消去条件是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而醇的消去条件使用浓硫酸加热脱水。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对合成路线进行合理安排。
3、要掌握向化合物合成物分子中引入官能团的方法:
在有机合成中,常需要向分子中引入官能团,如引入:-X、-COOH、-OH、-CHO等,我们要掌握引入官能团的途径,并从中找出合理的方案来,如向分子中引入-OH的方法有:烯烃的水化,卤代烃的水解,醛或酮的加氢还原,醛的氧化、酯的水解等。但实际合成中只有烯烃的水化和卤代烃的水解较为合理。
★如果在合成过程中,有些需要保留的官能团,如果参加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应想办法进行复原(基团保护);如果原有官能团干扰合成反应,要想办法隐蔽起来,合成完毕后也要进行复原。
4、要正确处理信息给予题:
如果是信息给予题,要认真阅读、理解所给材料,从中归纳、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或信息迁移,或机械模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