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4

考纲规定的120常见文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⑴而

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

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

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③被动,“被”。

(15)与

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

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

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学好文言文有哪些技巧

第一、对文言文的兴趣。从一开始,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历史事迹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古文毕竟是以前时代的人们所使用的书面文字,有些字词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我们从故事中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第二、了解文言文词语。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的字词意义演变也一定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言词语,如实词和虚词。如“彩”这个字最早出现于魏晋以后,本义与彩色的意思不一样。

第三、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因为不少文言文都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需要平时多少有些了解和认识。不少文章和诗歌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内容,如称谓、季节、时代、年号、地名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4

考纲规定的120常见文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⑴而

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

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

介词①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②表比较,“比”;③被动,“被”。

(15)与

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

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

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学好文言文有哪些技巧

第一、对文言文的兴趣。从一开始,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历史事迹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因为古文毕竟是以前时代的人们所使用的书面文字,有些字词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我们从故事中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第二、了解文言文词语。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的字词意义演变也一定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言词语,如实词和虚词。如“彩”这个字最早出现于魏晋以后,本义与彩色的意思不一样。

第三、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因为不少文言文都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所以我们需要平时多少有些了解和认识。不少文章和诗歌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内容,如称谓、季节、时代、年号、地名等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