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48
海南民间故事:布谷鸟的传说
从前,一座小山村里住着十来户人家,其中的一户,双亲因故过世,只留下年幼的两个小孩子。从此,兄弟俩相依为命。家里实在穷困得没办法,他们只好上山去挖山薯煮熟了充饥。哥哥很懂事,每次煮熟了山薯,都会让弟弟吃山薯下半部分的一大块,自己仅吃上半部分的那么一点点。村里一个蛇蝎心肠的人,没有可怜这一对无父无母的孩子,反倒起了恶念。他了解那位哥哥是怎样跟弟弟分享山薯的。有一天,他偷偷对那位小弟弟说:你哥哥太贪心了,他一点都不疼你!山薯的下半部是最不好吃的,你没看到他总是把山薯的下半部分给你吃,而自己却把上半部分留给自己吃吗?天下哪有这样的哥哥呢?干脆把他推到山薯坑里算了!
小弟弟忽然觉得这位伯伯才是天底下最心疼自己的人,于是,他在心里暗暗的说:哥哥啊,哥哥,我恨死了!第二天,他们又一次上山去挖山薯。这一次,他们挖到了一颗很大的山薯。山薯从好大的一个坑里取上来,哥哥坐在坑边拍着大山薯说:嘿嘿,这回有好吃的啦弟弟!而站在一旁默默不语的弟弟,又想起了那个“伯伯”的话,心一横,就把哥哥往坑里用力一推了下去。这一回,可怜的哥哥一头栽进了山薯坑里!
小弟弟把山薯弄回家煮熟吃了以后,才猛然发现哥哥给他吃的山薯的下半部分,又嫩又香;而哥哥留给自己的那些,既老又涩,甚至难以下咽。上当受骗了,上当受骗了!小弟弟,悔恨难当,他一边大喊“哥啊,哥啊…”,一边往山上跑去。最后,他看到了他的哥哥,而栽在山薯坑里的他唯一的亲骨肉,却永远无法回答他了。小弟弟悲痛已绝,他日夜守在山林里,一遍又一遍的哭喊:“哥啊,哥啊,哥啊”
后来,人们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位小弟弟回到村子里。有人说,小弟弟变成布谷鸟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你听听,布谷鸟那“哥啊,哥啊,哥啊”的声声鸣叫,不是小弟弟的滴血哭喊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4:48
关于这个成语的来由,说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 相传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百姓。死后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飞来唤醒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血,滴滴鲜血洒在大地,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二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三 据《蜀王本纪》载,杜宇是天降贤王,他“从天堕止朱提(四川山名)”“自立为蜀王,号日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日开明帝。”“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
四 在民间传说中,杜宇是治水的英雄。他得到仙人的指点和帮助,惩罚了发洪水害人的恶龙,解救了正直善良的龙妹。龙妹帮助杜宇平治洪水,拯救了平原上的受难百姓。人民因为杜宇治水有功,便拥戴他做了国君;龙妹也同他结为夫妇。杜宇手下有个臣子,原是他先前打猎时的伴当。他妒羡杜宇,阴谋篡夺王位,再把美丽的龙妹据为已有。他同恶龙定下计谋,要将杜宇骗上山后禁闭起来。这个坏人依计行事,向社宇说恶龙已经痛悔前非,愿意和杜宇夫妇和解,请他俩一道上山好当面认罪。龙妹机警,认为哥哥心眼最坏,万不能去上他的当。杜宇忠厚,愿意双方讲和,并希望将来能借助龙兄之力消除旱灾。他不顾龙妹的劝阻,竟单独一人上山。杜宇一到山上,便被恶龙关进铁笼,从此失去自由。他痛恨恶龙的狡猾残暴,悔恨自己不听龙妹的忠告,怀想人民,思念爱妻,竟在笼中悒郁而死。死后他的灵魂化作一只小鸟,直向故国飞去。被坏人幽囚在深宫,日夜愁绪满怀,思念丈夫的龙妹,忽见有小鸟飞来,绕着她悲啼“归汶阳,归汶阳”,断定是丈夫的冤魂无疑,于是伤心痛哭。最后龙妹悲伤过度,也死去了。她的灵魂也化为一只小鸟,和原来那只小鸟双双飞去。
在民间传说中,杜宇死后仍然有益于人民。每年春天农忙,杜宇魂化的小鸟就飞来田间一声声地鸣叫,催农夫播种、插秧。人们把这种小鸟叫做杜宇、杜鹃,或者又叫催耕鸟,催工鸟。现在,人们又称杜鹃为“布谷”。
杜宇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