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6 00:42
格物致知 ,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余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
宋儒理学兴起后,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
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