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5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22:08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中国少数民族也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表示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丧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礼俗中,是一个比较隆重的项目,其仪式是转戛,而转戛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黔中苗乘》中有这样的记载:“亲死,选牛一头或数头,亲戚朋友携鸡来祭,即绕牛而奠之(相传前亲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毕,屠牛分食而散。”流行于云南中部、丽江山区的纳西族在丧葬时有跳耗牛的风俗。老人死后,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内燃起火堆,来客围在四周,跳丧葬舞,领舞者唱着挽歌。歌舞毕,众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随后牵来一头牛,提起牛耳,将一碗牛奶灌进去。若耗牛扬蹄蹦跳,即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则认为亡灵不要此牛,就要另换一头再灌,然后捆住牛的四蹄,请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心,再剥皮分肉,将牛心、牛肉献于骨灰袋前,称“生祭”。肉煮熟后再祭一次,称为“熟祭”,祭毕埋骨入土。
在汉族交际风俗中,有“结牛财亲”一说,流行于湖南一带。在当地,一头牛几户其用的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换成别人,其“亲戚”关系也到此结束流行于陕西留坝县等地的“牛王会”,是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为名给老人祝寿,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抢牛牛尾的婚姻风俗,流行贵州西北一带。男女订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婚礼那天将牛牵到现场,度用两根绳索绊信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会立刻上去抢夺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来之前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22:09
牛,人类驯养的大型畜类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从《耕战图》可知,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牛耕田了。由于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有“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之说。中国历代包括社会主义中国都有禁杀牛的*和法令。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有一位先生被以“爆炸牛腚罪”被判刑。不过那算不上“牛文化”,这种情形只能算耕作文化。中国还有用牛进行战争的记录。只有牛进入人的生活起居才能算的上牛文化。
牛文化起源于汉代。但是在汉代出现牛文化是不得已的事情。刘邦建立汉朝,经济十分困难。皇帝的车驾找不到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来拉,那些大臣只能坐牛车上下班。问题就出在大臣们追求舒适的享受心理上。牛行走速度慢,可是牛拉的车行走起来却很平稳。后来社会经济条件好了,大臣们也不愿意用马车。
有意思的是汉朝深受匈奴骑兵之害,朝廷鼓励养马,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民间养马达到了很大的规模,以至于骑着母马被人耻笑。这为主动出击匈奴解除边境威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强大的骑兵集团建立起来了,可是牛车作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却被延续了下来。汉代亡,西晋的大臣们仍保留平时乘坐牛车的习惯。这种习俗历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直存在,只不过高级*逐步地不用牛车了,在民间使用。牛的文化萎缩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人还曾在一些地方见过牛车。
牛文化的物质形态是牛车,其外延是由此产生的相关的思想和意识。牛文化的出现纯属偶然,牛文化本身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