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19
应该选A。
理论依据:
心理学界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三大分支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先后提出了“无意识”人格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就是经典的“无意识”人格理论。“本我”是生物的我,包括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自我”可称为意识我,它理智地试图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与本我的自然驱动力之间求得平衡,是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的一个中间角色。“超我”即个体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弗洛伊德的学说理论强调了社会的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力量的作用。埃里克森(Erik Erikson)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将人的一生划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各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又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无异于动物,行为决定于环境。依此解释,社会化过程就是应用于孩子身上的外在力量的作用,不需要任何内部结构的改变。华生医生(Dr.Watson)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而班杜拉(Albert Banra)认为,儿童学会的众多行为模式并不是按照单调乏味的加强—惩罚的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人的习得活动,多数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而完成的”[2]。这种理论把模仿的概念引入到了社会化的理论研究之中,提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是个人认知、环境和行为的交互作用才能实现人的社会化,并不能简单地用激励和惩罚来进行解释。他们还指出,儿童所学到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角色行为,而不是像其它动物那样单一模仿的具体行为。
强化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1、为预知与控制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操作性的角度。斯金纳之前的心理学理论皆关注于心理现象的内在方面,将心理现象看做一个“暗箱”,都认为心理现象是不可预知或难以预知的;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描述了行为的可操纵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预测和控制有机体(从老鼠到人) 的能力。但强化理论试验本身屡次遭到当时与后人的置疑,即使其自己在最后也不得不承认:“新奇的成果, 第一是由于类似的意外, 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话, 近来重温五年来的研究结果, 发现许多是由于继电器和真空管的失误而碰到新的发现。”
2、为社会及工作行为的培训、教育以及人类社会化因素的培养形成,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上的依据。比如新加坡的社会治理效果、比如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人性格上的传承、印度种姓制度的顽固等等,都是强化理论在社会制度实践中的实证。
3、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将来是否重复发生。那么,与其对这种行为和后果的关系采取一种碰运气的态度,就不如加以分析和控制,使大家都知道应该有什么后果最好。这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而是使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因而,强化理论能被广泛地应用在激励和人的行为的改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