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2:52
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养蚕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蚕蚁。
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从冰箱中取出来,等桑叶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农村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松树枝条作为蚕山。作为宠物喂养的蚕,可用一个纸盒子分成许多小格来代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10
一、学生与蚕同成长
(一)、初见蚕宝宝
当我第一次把蚕卵拿到他们面前时,几乎每个人都睁大眼睛发出了阵阵惊呼。蚕对于城市里的孩子而言,是一种陌生的小动物。可能其中一些人对蚕有所了解,但大多停留在书本知识或浅显的印象。这样新奇有趣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纷纷发问:这是什么蚕的卵?世界上有几种蚕?它真是从这么小的卵中孵出的吗?面对孩子们的发问,我采用了“拖”字诀即推说不太清楚,咱们共同查找答案吧。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并给予了恰当的提示。没过几天他们迫不及待地向我汇报调查结果,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信息来源却各不相同:有的查阅资料、有的上网浏览、有的请教家长或老人、有的询问卖蚕的小贩等。这样就初步达到激发研究兴趣的目的。将蚕卵放在实验室,请同学们来观察。在蚁蚕出壳时布置了一节观察课,观察中学生感到新奇、迷惑,甚至是害怕、恶心(女同学居多)。我对他们的表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孩子们纷纷要求每天来观察蚕宝宝,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心中暗喜:果然中了我的“欲擒故纵”之计。在后续的观察活动中,他们七嘴八舌地把观察到的现象讲了出来,我肯定了他们观察的很仔细、成果不少,但是你的家长、朋友没有见到蚕宝宝,你是否愿意与他们分享这个成果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也知道呢?一是把观察结果记下来,给他们看记录;二是把蚕宝宝带回家观察。孩子们开始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有的观察它的样子、用手或尺测量数据、看它怎样吃桑叶、看它怎样运动等等。请学生把观察记录给同学、家长看一看,征求他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我的用意在于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促使他对记录进行修改,修改过的观察记录比较完整、清晰了。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更具有实践意义,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同时也渗透了尊重他人意见,坚持自己的主见,与人交流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如:蚁蚕的大小、颜色、形态、运动的方式等,说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活动,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蚕宝宝。
(二)、再见蚕姑娘
在第二次观察课中,学生分组观察。有的组各自为战,分别记录;有的组在组长的协调下分工观察记录;也有的组自选工作——有的观察,有的记录,有的测量,有的画图(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一种合作方式)。在汇报时各自观察的多有重复、遗漏;组长协调研究的进度受其能力的影响;分工合作的观察比较全面;我对这种研究方式表示了欣赏。意在影响学生们向这种合作方式学习。学生在观察时发现了许多细微之处,例如:发现蚕在吃桑叶时,不同的发育阶段速度也不同;有的吃桑叶先咬成一个弧形,转移方向再咬成一个弧形或不规则的圆形,有的形成不知名的多边形,有的蚕碰到同伴会让出一些地方共同吃,有的则寸土不让;开始蚁蚕在桑叶上咬出一个一个针孔大小的洞,后来发展到小米粒大小,在逐渐扩大;蚕排便时先软后硬,由小到大,而且可以入药,清热去火。这些发现都在证明一个观点——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出色的研究者。著名的教育家帕克赫斯特说过:“经验对于儿童的价值,如同*的价值一样,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高。”由此我想到*用理性认识世界,儿童则用心灵去感悟、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三)、洒泪别蚕蛾
在观察了蚕的成虫阶段后,又迎来了吐丝、做茧。孩子们在观察、在发现、在感悟。蚕在吐丝前要排一次便身体变得有些透明、柔软。然后在盒子里寻找合适的地方,用嘴把它弄湿再来回吐丝。刚开始还可以看到蚕的动作,逐渐地被蚕丝笼罩住,丝越来越厚形成了蚕蛾的家。孩子们觉得它把自己围在茧中是为了化蛹成蛾。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痛苦却不可避免。由此这个系列活动,也渗透着生命意识的教育。在观察蚕茧时,有人提出剪开茧观察,有的提议在灯光下或阳光下观察,这样既可以达到观察的目的又不伤害茧中的蛹。茧蛾在产卵后会逐渐死去,学生很难过。我想:这个活动展示了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养蚕活动一定会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印象。
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想过去的一个多月,孩子们一起观察蚕、养蚕,有过收获的喜悦,也有过失败后的苦涩。
(一)、无心之失 铸成大错
例如:学生在喂桑叶时,急于喂蚕忘记将桑叶洗净、擦干,导致蚕中毒(树叶上喷上了农药)进入拉稀、死亡阶段。经过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后,注意到桑叶的干净与否、水分的多少对蚕的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相信他会终身不忘。又如:蚕在结茧前会在盒子角落拉几根丝,有的同学无意中弄断了,结果蚕再次吐丝固定自己,有的蚕就未能破茧而出。学生知道是自己的“误操作”,导致蚕未能成功时很难过。我对他们进行劝慰,相信他们会“吃一堑长一智”。因为我们坚信,失败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成功。在失败的灰烬中,往往会迸发出成功的火花。当孩子们失误时、遭受挫折时,教师应该多些宽容与体谅,他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成功的硕果。
(二)、争强好胜 导致失败
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希望能够与众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案大多复杂、不易操作或者为了别出新裁而选取不同的方案,最终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这是我们可以采用两种应对方法,一是严厉指出他为了出风头而导致的失败,这种方法符合实际情况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与信心,所以不该用也不能用;二是肯定他做出选择的勇气,同时委婉地告诉他:我们经常面临很多选择,但是看起来最华丽的未必是最佳选择。请他选择前多加思考,这样可以提高选择的成功率。同时也反映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师生交流互动的艺术,一门要穷尽心智探索的艺术。
三、孩子虽小 心却不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这样一段话: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只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在这次养蚕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们众多的发现、新颖别致的观察报告,而是他们在活动中展示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孩子们在观察中有许多发现,如:蚕的身体形态、斑点花纹、生活习性等,这些发现很独特但都可以在书中或别的资料中找到答案,而他寻找答案时真挚、执着的态度、对生命的热爱却是无法传授的。有位学生提出要剪开茧观察蛹,很多人反对,理由是蚕会感到冷、蚕可能生气、可能再也不能变成蚕蛾了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他们不仅仅把蚕作为观察对象,而是当作一个朋友来关心。由此我想到了几句话:冷漠只能培养冷漠!智慧需要用智慧来培养!!只有爱才能培养爱 !!!他们对待蚕的态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孩子们对蚕是这样,那么教师对待孩子们的态度不更应该如此吗?这个活动孩子们用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四、“养蚕”带来的感悟
(一)、家校合作天地宽
新课程带给了我们全新的理念,其中一条给人印象深刻即“课堂之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更广阔的天地”。开始大部分学生很感兴趣,每天观察蚕、查阅资料、请教家长,很快对蚕有所了解继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每次课安排一定时间让他们交流,逐渐的那些不太感兴趣的同学也受到了感染,迷上了养蚕,这可能就是生生交流的好处吧。孩子的家长从事各行各业、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如果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是挖掘出了一座科学教育资源的富矿。比如:开始有的家长认为养蚕既麻烦又不卫生,不支持在家养蚕。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对这件事很认真,并从中学到很多课外知识时,由不支持转变为不凡对继而全力支持。为观察活动拍照、录像,配上解说词,指导孩子从网上、图书中获取相关信息。成为我们科学课的强力支持者,我们通过发家长信、打电话等形式表达对家长支持的谢意。这样既可以促进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关注,同时可以深入了解家长的情况,从中开发出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多方互动的科学教育模式。这一定会给我们的科学教育,带来丰厚的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分享学生的智慧
分享的理念渗透于科学教育的每个环节,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分享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征,一种开放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否具有分享的理念,是衡量一个现代人的重要标志。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现代教育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思想的价值,把它转变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开放的交流、交互式的沟通。分享的前提是平等的交流,所以教师要从“教育者”尽快转变为“促进者”的角色,才能在探究活动中分享学生的智慧。
1、你快乐 所以我快乐
在养蚕活动中,学生涌现了许多奇思妙想。例如:他们打算用不同的叶子喂蚕,观察事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帮学生选择叶子、制定计划,直到取得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研究者”身份介入,关注他们的得失成败,少干预,给他们思考、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转变学生的固有观念——教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包打天下,一切听教师的。只有这样坚持下去,学生才能平等的对待教师,逐渐树立学习者的角色意识,与我们分享学习、研究的快乐。又如:学生在写观察日记时,不仅记录蚕的各种变化,如食量、粪便、颜色、斑点、蜕皮日期等,还别有见地的将每次蜕下的皮附在记录上,有的还进行拍照、录像,明确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记录。这种对事情认真的态度会使他终生受益,我欣赏他们的才智,期待他们的成功。
2、你思考 我关注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个理念,大家都很熟悉,但如何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则各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在课堂中让他们思考、相互交流,分享思考的快乐与成果,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学生提出了大量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蚕尾部的小刺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身体里一条黑色的管子是血管还是食管?蚕的花纹有什么用?有什么规律吗?括号一样的花纹有什么用?这都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通过讨论、查找资料、思考、辩论得出结论。这样交流的氛围是令人愉悦的,我们随时关注着学生,但不意味着必须告诉他。只要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教师不必加以干涉。但是尊重学生决不意味着“不作为”,我们还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积极地帮助他们分析、过滤各种信息,同时在师生的、生生的共同建构中,面带微笑地倾听、参与他们的交流与争论,期待他们的成功。
四、养蚕中生成的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应该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探究应该是积极活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的互动产生了许多新的学习生长点,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如:蚕卵的颜色有无变化?这种变化代表了什么?蚕蛾不交配是否产卵?卵为什么是这样的?蚁蚕孵出后卵壳有什么用?不同的蚕产卵是否相同?蚕丝如何制成的?丝绸如何传播的?(这就是丝绸之路的起源)孩子们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科学课研究生物水平,上升到了文化交流的层面。这真是:小小蚕儿本领大,丝绸之路传天下。遍及五洲与四海,华夏智慧耀天下。我曾经期待让科学的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如果能持之以恒,相信新课程资源的生成就指日可待了。
在养蚕活动中,感受到的是学生的锐气与活力。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开始进入“后示时代”,即后出生的一代人教给前一代人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希望我们不要落伍于时代,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与学生共同开创一片科学学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