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求这张图的高清大图!!拥翠山庄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1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1:08

小院深深深几许

拥翠山庄鸟瞰图   韦 人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构架为主体,由于受材料性能的制约,单幢建筑不宜建得过于高大,一般建筑组群都是由若干单幢建筑组成,并形成庭院。这种建筑构成形态与西方古典建筑砖石结构体系的大体量集中型截然不同。皇宫、庙宇、宗祠、衙署、宅邸,都是运用院落的手法形成建筑群,从而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人们对所在建筑群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也只有进入到各个庭院才能得到。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上面提到的各类建筑都是采用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严整纵深的庭院组合,几何形状的建筑空间秩序与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形成了同构对应现象。
庭院是由房屋、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的社会里,封闭的庭院具有防护作用,庭院可以满足房屋采光、通风、排泄雨水的需要,也是进行室外活动和种植花木用来美化生活的场所。
中国古代园林都是以山水自然景色为主,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多位于城市中,大都为写意自然山水,布局自由。但在园林中也有一些庭院,或为小住、宴聚之用,或为读书、作画之处,这些庭院的主要特性是在庭院的人工建筑环境中渗透较多的自然生态要素。庭院中种植树木,设置花台,开凿水池,堆叠假山,竖立峰石,使庭院成为休憩赏景的佳处。庭院的平面大都为自由不对称的形式,空间形态活泼,较大的庭院具有曲折、起伏、隐显的层次,富于变化。庭院还巧妙运用空廊、门洞、花窗突破庭院空间的封闭,使内外景观交融,形成幽深的境界。

大多庭院是以花木、石峰组合而成的景观

苏州园林的庭院多以花木作为风景主题,如牡丹、玉兰、桂花、竹子等。有以石峰为主,因石峰姿态变化各异,峙立庭中,引人注目。同时,它也符合文人雅士的爱好,如白居易颂石、米芾拜石,但大多庭院是以花木、石峰组合而成的景观。拙政园小沧浪水院则是特例。
在众多的庭院中,拙政园中部的海棠春坞、玲珑馆和听雨轩三栋轩馆通过走廊、院墙的连接、穿插组合成既是一体的建筑组群,又形成三个景色各有特色的庭院。玲珑馆庭院西面云墙转至北面和土山融为一体,围合自然,院内以枇杷树为主,夏时果实成熟,一派“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的独特风情,故圆洞门南砖刻题名“晚翠”,突出了夕阳晚照时院内苍翠欲滴的美丽景色。院内亭名“嘉实”,庭院名枇杷园,被誉为“园中园”。
海棠春坞庭院由一主两次小院组合而成,平面较方正,但建筑平面为一宽一窄两开间,而不是传统的奇数开间,可见园林建筑的灵活、变化。前院植海棠两株,春时花朵娇娆艳媚,有“国艳”之美称,被誉为“花中神仙”。庭院内花街铺地为芝字海棠图案,花落时也能一睹“芳容”。
听雨轩有回廊,四面通透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庭院西北角有碧池睡莲,池边、轩后植翠竹芭蕉,当秋天潇潇雨落时,正如古人所写“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意一家声”,“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的意境。

拥翠山庄是典型的“台地园”格式

不但苏州园林内有庭院,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也有庭院,别有风光和情趣。如虎丘拥翠山庄和天平山高义园等。
拥翠山庄位于虎丘二山门内古“憨憨泉”西侧,根据杨岘《拥翠山庄记》所载,光绪十年的(1884年)春,时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洪钧因母丧回苏州,他与友人同游虎丘寻找已湮没的“憨憨泉”时,竟在试剑石边一块石头下找到了,汲饮后觉得水味甘冽,十分高兴。于是在泉边隙地集资始建了拥翠山庄。
山庄占地仅一亩余,但利用虎丘天然山坡,由南至北依山势呈阶梯状逐层升高,前后大体分为四个台地,并形成三个各有特色的庭院,是典型的“台地园格式”。
山庄南墙建在高近四米的条石台基上,须登上二十余级的台阶后才能入门。墙中门上题额“拥翠山庄”,两侧墙上分别嵌置石刻“龙”、“虎”和“豹”、“熊”四个大字,这些字是光绪十一年(1855年)移自旧时寺墙上的。第一层台地庭院较小,平面较规整,由前面和两侧的院墙、北面第二层台地高二米余的石台基围合而成。面阔三间,硬山顶的“抱瓮轩”位于庭院中部,前后又各形成小院,但从后院可仰视上层台地景色。“抱瓮”之名取自《庄子·天地》,以抱瓮汲水浇灌菜畦寓意淳朴,而轩下东临憨憨泉有水可汲。
第二层台地上方形歇山顶“月驾亭”,也因东临憨憨泉而命名。亭西、北面用湖石堆叠假山构成第三台地。北为三开间、硬山顶“灵澜精舍”,是山庄的主厅,灵澜即美泉之意,厅名仍和憨憨泉有关;厅前西侧为方形、攒尖顶依墙而建的月驾轩,“月驾”取自《水经注》中“峰驻月驾”句,比喻此轩在月光下似穿行于峰峦清流间; 灵澜精舍东为大平台,居高临下可以纵观虎丘山麓一带景色。这两层台地平面、高低交错自如,散植花木,立石峰,互相衬映,构成空间形态自然、富于变化、既封闭又敞亮的庭院。
第四层台地北端为面阔三间、硬山顶“送青簃”,它和南面灵澜精舍、两侧爬山廊围合成有高低变化、封闭的四合院,布局简单整齐。
纵观山庄结合地形创造台地园,而不拘于有无水池,但因其旁有憨憨泉,因地制宜地将数个建筑名称寓有水之意,构思精巧。又能借山庄外景物,如仰视虎丘塔,远借狮子山,俯视虎丘山麓一带风景。尤其是中部布局灵活,视野开阔,花木茂盛,仍有初建时“风来摇扬、戛响空寂,日色正午,人景皆绿”之妙境。更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密切,令人感悟“拥翠”之涵义。

(本文参考了著名园林文化学者、苏州大学曹林娣教授《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一书,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是小院鸟瞰图,不会有原图高清了估计。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1:08

此图出自:《苏州古典园林》 ( 刘敦桢 建工版)

追答

能看到我发的图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1:09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1:09

不知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