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9:51
为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实行科学的管理;而科学管理则建立在对地下水资源正确的评价基础之上。
1)地下水资源的评价
地下水资源量通常分为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两部分。几十年来随着评价方法不断的改进,许多国家都多次对区域地下水资源重新进行评价,提高其精度。如原苏联在1977年发布的地下水天然资源为7044×108m3/a,开采资源约为3185×108m3/a。中国在80年代进行了全国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工作。汇总结果:天然资源约为8700×108m3/a,开采资源约为2900×108m3/a。90年代对各重点国土规划片和大的自然单元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更详细的计算和评价。美国从1978~1994年专门立项研究大面积分布的层状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资源,共圈定328个区域含水层系统。这项“区域含水层系统分析计划”(RASAP)采用分布参数系统的有限差分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欧共体9个成员国,包括英、法、联邦德国、爱尔兰、丹麦、荷、比、卢、意于80年代联合对区域地下水开采资源进行了评价,编制了38幅1:50万的图幅,地下水超采区占丹麦国土的16%,占英国国土的4%。由此可见,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定量评价方面已取得重要的可供应用的研究成果。
2)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因为提出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最佳或最优化地下水开发方案和管理模型,是专业人员可以做到的,而能否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管理*和相应的*法律保证。所以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个统筹兼顾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解决当地的水资源问题,也要解决整个流域的水均衡问题;既要预测地下水动态的变化对环境自然条件的影响,也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评价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管理目标上不是单纯考虑含水层特性,而是多目标的,即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为改善水资源的管理状况,国际上一些国家开始重视研究地下水的经济价值,以提高其使用和分配的合理性;研究用水市场和水的转让,以提高其经济使用效益,如美国、智利、墨西哥都在积极推行水资源管理新的运行机制。
50年代后期国外开始用模型的方法管理水资源,中国则始于80年代后期。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经历了模型理论摸索、发展、推广应用和实用性研究4个发展阶段。90年代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水资源,在保证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模型的目标函数除了普遍考虑经济目标外,水质、环境和社会目标也在考虑之中,并且随机性的水质管理模型明显增多。在已建模型中地下水管理模型居多。
由上可见,地下水管理从单一的水力学管理模型发展到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地下水主要管理模型,从单一的地下水管理发展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管理,从地下水水量合理开发到综合考虑水质、水量管理一体化模型,从集中参数管理到分布参数管理。今后地下水管理明显的发展趋势是(贺学海,1997):①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即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②大系统、多目标、多级优化的综合管理趋势,水资源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功能和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所决定的;③随机、动态、智能化的趋势,从以前的趋势性、确定性评价方法转向随机性和模糊性的评价方法,发展非线性的解法并建立智能化的模型。
对于如何解决淡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淡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1992年“水与环境:21世纪的发展问题”的国际会议,总结了世界各地淡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呼吁建立评价、开发和管理淡水资源的新途径:①强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②建立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③检验淡水资源管理的有效程度取决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④决策管理部门、广大用户、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单位等共同参与管理;⑤强调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及其相应的研究。会议提出加强淡水资源的管理研究应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着手。而“研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水文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在全球、地区和局部地方等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进行并互相比较”,被认为是淡水资源管理研究的重大基础研究方向,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弄清淡水资源的形成、演变以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