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小时候》的主要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5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8:16

《小时候》-内容提要
任何一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在内地有过童年时光的中国读者,都可能会在桑格格的《小时候》中找到共鸣。这部半自传体和半虚构的小说以混合着四川方言的口语写成,它选择了一个成都女童的主观世界作为展开方式:从最细枝末节的玩物、游戏、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整个似曾相识的童年经历,这一切被作者以散点叙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如同儿童记忆特有的前后颠倒和琐碎,于是在一个大的时间框架下,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被化解成无数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使小说几乎可以从任何页码读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9:34

跨度她她他娶了不认识怕他破怕附图负担发觉剧毒饿十八心理学家苦苦苦苦在旅途中啦我在家人套件新款女装恶意外面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11:09

精彩书摘
我是谁的?没有人管我,我要是咬自己一口,只有我一个人疼。——《小时候》
童年是什么?桑格格认为童年是一罐被自己偷偷吃掉的糖;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童年是什么,因为孩子正经历童年,再平凡的孩子的童年也有神奇之处……
那么,我们自己的童年呢?什么时候,我们就悄悄长大了?我们在获得知识、社会经验的同时失去了什么?我们成为了自己童年时想成为的那个人么?桑格格的《小时候》则写给那些还有童心的大人看。
从小孩到大人
长大的过程曾经是在社会压力下自然完成的,后来则是在父母压力下加速完成的,在这个“神童”越来越多的世界,“大人用尽办法想把小孩拉到他们的世界里,小孩却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大人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同样的规则,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视角,没有什么幻想,也没有什么幻觉,所有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对大人来说,世界再大还是只有这么大,对小孩来说,他自己的世界已经很大了。”“小孩被大人搞得团团转,大人被人生搞得团团转,何苦呢?”
披头幻想自己成为“激光原子侠”,拯救世界和宇宙,可他总不得不回到现实,因为有父母叫他起床的手和老师让他做作业的教鞭。“小孩的脑袋像迷宫,绕来绕去有着各种可能。大人的脑袋像泥沼,除了原地踏步还会使人往下沉。”讨厌爬上了一根豌豆藤,指望能发现神奇世界,藤的尽头却是旅游部门设置的“爬一次5元”的牌子,世界毫不留情地打击着我们的幻想。“小孩是即将被毁坏的大人,大人是已经被毁坏的小孩。”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让孩子尽快“懂事”是好的,因为这个世界属于大人而不属于小孩。
小孩总是说实话的,《小时候》里的桑格格,在一个并不太富裕的年代出生,小时候去亲戚家吃饭,招待她赶快吃饭,她却说:“我要等肉上来再说。”妈妈说桑格格是垃圾堆上捡来的,她就很伤感的去垃圾堆旁边站着,见了捡垃圾的就哭着问“你是我爸爸吗?”老师让桑格格把自己的作文读一遍,然后脸色不对地说再读一遍,最后要她再读一遍,根本不思考老师脸色和语气的桑格格读了三遍,却换来老师疯了般的一声怒吼“滚”。
孩子真实地表达着自己对食物的渴望、不相信妈妈会骗自己、也不明白老师所说的反话。大人觉得小孩子傻,许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相信大家和自己一样,所说出的话都是真诚的。“小孩想哭就哭,该笑就笑,要叫就叫,这是他们和大人的最不相同之处。”等到有一天,他们学会了善意或非善意地撒谎,读懂了那些虚伪语言背后的隐语,学会暗中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他们就长大了。
我们的本来面目
每个人的本性,在童年是表现得最充分的,那时候我们还没有为太多的身份所累,为太多利益困惑,我们的所作所为也还没有为世界的某些规则牵绊。等到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的本性往往为自己的身份、工作所掩盖了。
逐渐苏醒的自我意识是很强烈的,《小时候》的作者桑格格这样写道:“但有一次,我没有睡着,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这堆肉是谁的?我这个手指,这个胳膊、我这个肚皮,是谁的?我是谁的?没有人管我,我要是咬自己一口,只有我一个人疼。”
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桑格格每天约一个男孩子一起上学,去他家撩开他的被子看着他穿衣服,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男孩子的爸刘科长出来干涉。这个爸爸想到了什么?他所想到的*世界的规则,总有一天也会束缚桑格格的。
桑格格小时候认为“谁和谁有一腿,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弄到了一条腌的羊腿、也可以是猪腿,送给另一个人,很友好。”对于复杂的*世界的童年理解,让人感动。
缺乏玩具的桑格格们纷纷从家里拿来自以为高级的玩具,桑格格拿去的是妈妈柜子里的气球,另一同学拿来的是可以扯出棉絮的厚绵纸,还有……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卫生巾和避孕膜。这些东西一旦到了孩子手里,就只有玩具的意义。“小孩的世界没有失败者,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成功。”我们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的规则,包括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等等。那种可以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成功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我们觉得那是在欺骗自己。
接受了标准之后,我们就“懂事”了,因为我们需要为自己谋取这种标准下一切有利于“成功”的好东西。所谓“懂事”不过是在现实压迫下为利益做出取舍的能力。
我们不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很委婉地说真话,因为作为*,一旦说出有悖规则的话,是要被规则处罚的。一个孩子可以大声对父母喊“我讨厌你”,却被原谅,一个职员如果对公司领导喊这个,后果可想而知。
在大人的世界里,心灵还是孩子的*总是会四处碰壁的,这时候他们会被冠以“幼稚”、“天真”的评价。我们最终放弃的是曾经的自己,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判断,都不再是根据自己当时的需要或者直觉,而是基于社会或周围人的期待。
这就是长大的代价。当我们回忆童年时,我们会感动,有时候泪湿衣袖,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为了长大,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而这代价,是用任何东西都换不回来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