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1 19:14
一、正确理解高效课堂内涵。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核心是目标达成。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教学高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绝不是仅仅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教学的高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高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传统教学中太注重当前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高效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但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因此,凡是能够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课堂教学都可称之为“高效课堂”。包括高效的教学目的,教师高效的“教”与学生高效的“学”。它既是一种理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第一,构建高效课堂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却没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没能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缺少智慧生成: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讲解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激励表扬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生成,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也只停留在“牵引”上, 教师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或者提问语气的本身(如是不是?对不对?)就已经包含着答案。教师在“启发”式提问时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空间和权利。表现在课后缺少反思与总结: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不少教师往往是上完课后“如释重负”,缺少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与感悟。所以,许多教师往往在参加培训、课堂观摩等教研活动时踌躇满志,但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却“穿新鞋,走老路”。
第二,构建高效课堂要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要树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学校的生命是教学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焦点是效益,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产生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构高效课堂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二是要以人为本,建立构建高效课堂的长效机制。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任何教师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鸣惊人。因此,学校、教师不要把构建高效课堂当作一时的“活动”,而要看成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环境,建立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热情和*的长效机制,并将其纳入教学工作考核范围。既注重骨干教师培养,又关注全员教师参与。把骨干教师培养作为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领头雁”,舍得精力与物力适时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外出理论学习、课堂观摩、实践锻炼,充分发他们示范、引领作用。学校要根据构建高效课堂要求定制度、定规划、定时间、定效率,所有教师无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都要投身其中,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个个发展,使90%左右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达到优秀或合格等次。三是要以有效教研为载体,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持续、良性发展。学校要扎实有效的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内容,以学科教师为主力,以达标课、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中要注意把握好:制定方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评课反思、再次验证、推广应用等环节。每次活动有目标、有专题、有步骤,一次只围绕一、两个问题进行研讨,切忌急于求成、贪大求洋或只停留在表面上的听听课、评评课。
第三,构建高效课堂要把握好“三关”。构建高效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即使同一学科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所以,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每个学科教师要从每节课、每种课型做起,并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评价认真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三关”。
课前备课,认真分析,精心设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课型牢固确立三维目标意识,课前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认真思考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策略。围绕教学目标去研讨教材、研读学生,确定适合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精当、快捷、高效的教学流程。努力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突出学科、课型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的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科学感悟、能力发展。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真本、高效的教学情境,把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在预案、生成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使课堂教学在民主、真实、朴实、扎实基础上更智慧、更富生命一些,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即使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要努力使每个教学环节更加落实,目标科学的达成;绝不能“演戏摆架式”,只注重设计的形式与任务,忽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启迪学生。
课后反思,积累经验,促使进步。教学反思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这里所说的反思重点是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认识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师课后要善于反思,要经常与学生、同伴、教科研人员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以随时将反思铭记于心,留心于下次课堂教学;也可以用笔记录下来,一句、两句就行,一段、两段也可,洋洋洒洒成文成篇更好,主要是反思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即使一个细小的环节、甚至是教学机智方面的因素也不轻易放过。成功之处要认真总结、完善、推广与创新,不足之处要认真分析、克服、纠偏与改革。这种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思过程,就一定会起到积少成多,厚积薄发之功效。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