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1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7:48
《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
《泰山吟》
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吴越歌文化十分发达。且抄几首以见其容貌:“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欢愁侬亦惨,郎笑侬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气清月明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白露朝夕生,秋风凄夜长。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这种意境、语言均美妙至极的民歌,文学史上称之谓“清商曲辞”(亦曰清商乐),是不带伴奏的清唱歌曲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吴越之地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多在诗中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我们虽不知子夜在何方,但知是吴越之女也,始称吴歌。
吴越江南是一片温厚养人的土地。气候温暖,春天来得早,夏天来得长,人的情感也更加纤细多情。梁朝丘迟描述了江南风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故吴越之歌就以清丽多情丶软调缱绻为主要特色。主要的歌辞名有《吴歌》,《子夜歌》、《采莲曲》、《西洲曲》、《长干曲》。
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久居古越大地,为江南清丽多情的民歌所影响,他们倡导了诗歌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序刘禹锡诗云:“予顷与元微之唱和颇多,或在人口……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 新乐府运动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
从小在嵊州龙藏寺学习长大的李绅,则曾作新题乐府二十首,惜已无存。他的《悯农》诗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起人、参与者,几乎无例外地皆在吴越之地或为过官、或久居、或旅行过。这就足以证明吴越民歌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诗歌的新乐府运动发起人元稹、白居易等,分别做过越州刺史、杭州刺史、浙东观察使等官。他们和唱之作甚丰,史合称为“元白”。 元稹曾与蜀中才女薛涛有一段婚外恋。
蜀女入越,也吟吴歌越声。薛涛, 字洪度(770-832年),人称女校书。薛涛八岁那年,其父让她以院中梧桐树为题,吟诗一首,薛涛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元稹比薛涛整整小了十一岁,并且是闻名的才子,他也被这位迟暮的美人深深吸引。虽然地位、年龄悬殊,他们却在一起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元稹回到长安后曾寄诗给薛涛,表达思念之情,但他最终也没有回来。可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元稹,实际上是一个负心汉,薛涛在锦江畔刻骨铭心地思念着他,元稹任越州(今浙江绍兴)刺史,转浙东观察史在越州长达八年之久,却又同年轻貌美的越州女刘采春热恋得如火如荼。“越州都在浙河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百里油盆镜湖水,千峰钿朵会稽山。”风尘才女薛涛毕竟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支小插曲,他又何曾想过与她相伴终身呢!
暮年的薛涛欲隐于剡中, 欲学支遁买剡山而隐:“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前山总未经。入户剡溪云水满,高斋咫尺蹑青冥。”
元稹好友白居易赠诗《赠薛涛》劝慰说:“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d03wha
追寻历史,大唐诗盛,吴越民歌唱晚。晚唐吴越王钱鏐,连催王妃戴氏回宫竟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足见越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
影响深远的中国四大著名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白蛇传),有二大传说就深深植根于吴越民间文化的土壤。《白蛇传》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它长期的演变过程中,白娘子的形象逐步升华,从一条凶残*的白蛇转变成一位美丽多情勇敢坚强的人间女子。
唐代传记《白蛇记》是刍形与滥觞。到明冯梦龙笔下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有完整的故事了。大致可以确认,白蛇传的故事起源于吴越文化的江南。故事从杭州说起,许仙与白娘子在西湖断桥相遇,又相爱,后被镇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施法,被镇在杭州雷峰塔下。
2005年6月, 白蛇传传说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蛇传传说早已深深植根于吴越民间文化的土壤。从民间文化的社会功能,即它作为一种社会压抑的心理反应机制的角度,这一类民间神话传说在中国古代的吴越之地兴起或许将不再难以理解。越文化中有一直有重幻想、浪漫的传统。而支撑这一类神话传说广泛复制和持久传播的,则是社会大众强劲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形态。
雷峰塔作为传说中的白娘子永镇之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轰然倒塌。雷峰塔却实实在在是白娘子的最后悲惨的归宿!因此雷峰塔无可置疑的成为这一千古爱情悲剧的唯一见证,也是忠贞不渝爱情的悲壮、震撼体现。所以, 雷峰塔是具有白蛇传传说文化的唯一性。 n,_9Eh#WD
越文化中的幻想、浪漫的传统,可以让蛇精脱去妖气。白蛇传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吴越民俗文化,还有佛教文化等。白蛇传通过爱情故事,变作表达封建时代男女不满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来解读。与文人墨客创造的以“大团圆”为特征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同,《白蛇传》等神话传说在结局上往往更悲壮与凄惨,也更具批判意义。
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载《义妇冢》故事情节大概为: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于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这故事大多耳熟能详了,也是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四大著名民间传说之一。梁祝传说更是越文化的最要代表之一。
梁祝故事起源很早,大约形成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的东晋时代,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可考证的最早的是梁元帝《金楼子》一书,再就是唐代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和唐代张读的《宣室志》、宋代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北宋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等,内容基本大同小异。而最可信的应该是明代嘉靖年间张时彻的《宁波府志》
解读梁祝传说,它的经典之处还在于:梁祝故事超越了一般的婚姻悲剧模式,而以“合冢化蝶”,将传说推向了更高层次。“合冢化蝶”的真正意义,是从精神上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韧劲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观,也更具震撼力。虽然梁祝在生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们的婚姻理想,但是实现这种理想的精神未死。梁祝传说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而,不但是越文化、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
梁祝传说,不是简单而凄美、缠绵悱恻又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而是对封建礼教的最大控诉。即在传统宗法社会存在的诸多青年,双方经过“自由恋爱”,而依然无法结合的婚姻失败的现实,最后只能用精神胜利来实现婚姻的自主与自由。越文化中的许多要素,为梁祝传说提供了此一类故事繁盛的现实土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7:48
风花雪月。风是指下关的风,终年不止,不冷,却也不温暖;花指白族五朵金花,五个漂亮勇敢的姑娘;雪指苍山的雪,苍山的雪终年不化,远望过去:碧色的天、青黛的山、洁白的雪,相映成辉;月指洱海的月,月圆十分,天上一轮月,海上一轮月,抬头望天,低头看海,不知何处是天,何处是海。 以上是本人游历后的感想,绝对真实可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7:49
去中国旅游网